孙权真的是忘恩负义之人吗 孙权称帝为何无视孙策的追封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追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无论是东汉朝臣还是地方豪强都掀起了争夺土地、占山为王的斗争。在一番恶斗之后,唯有盘踞汉中地区的刘备、自立为魏王的曹操和割据江东的孙权三*势大兴,形成了当时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局面。
由于《三国演义》和翻拍电视剧的影响,人们对于刘备和曹操的影响可谓是刻在骨子之中。蜀汉和曹魏的斗争在众人看来就像是命中注定的斗争一般。
在二者如此耀眼的光环之下,东吴就显得黯淡了许多。但是,三国鼎立,必然是实力相当。除去诸葛亮、关羽、司马懿、夏侯渊等蜀魏的名将谋臣,周瑜、黄盖、吕蒙等人也是三国中足智多谋、英雄善战的佼佼者,而他们都来自东吴。
东吴能够从分裂中统一并建国与孙坚和孙策脱不了干系,但是要说东吴发展到能够与蜀魏相抗衡的实力,孙权一人功不可没。
孙权其父孙坚,少时便展现出英雄的气概。在17岁时,一人手持大刀追杀一众海盗并成功而返,威震一方。黄巾起义之后,张角在多地*。孙坚当时担任佐军司马,随着朱儁南征北战。
在战争之中,孙坚异常勇猛但是也缺乏审时度势的气度,常常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渐渐地,孙坚作战的强悍传遍了当时的整个中原,每当对手听到与孙坚作战的消息都要为之一颤。在董卓*后,孙坚和袁术联手,准备进军洛阳,讨伐董卓。随着作战的进行,孙坚最终在追杀黄祖部下的过程中英勇牺牲。
孙坚死后,他的大儿子孙策继承他的遗业,入袁术麾下。但是孙策并不想一直屈从于袁术的手下。公元195年,孙策在袁术的允许下,进军江东,在大败刘繇和王朗之后名声四起,俨然成为了可以据守一方的*。
公元197年,袁术称帝,这一举动既背驰了孙坚留给孙策的遗愿,同时也给了孙策同袁术彻底断绝联系的理由。同袁术决裂之后,孙策带领着军队一路平反*,同时朝廷也给他封了大大小小一系列的官职,以表彰其收复江东失地有功。
公元199年,孙策终于为父亲孙坚报了仇,成功地杀死了刘表的部下黄祖,并在之后打下了豫章郡,统一了江东。至此,孙策完成了孙坚的遗愿,并准备调兵北上,继续收复失地。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公元200年4月,孙策在狩猎时被许贡三门客所伤,最终不治身亡。
孙策死后,其兄弟孙权上位,在其父兄的基础上扩张版图,稳定国内政治,并与刘备联手组建了孙刘联盟共同抗击曹操。孙权此时的*俨然成为了称霸一方的诸侯,与刘备和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不久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彻底形成了如今能见的东吴的版图。孙权称帝之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并没有封为皇帝。按理来说,孙策虽然为孙坚的儿子,但是其奠定江东基业劳苦而功高如此,为何只封了孙坚为皇帝,而没有封孙策为皇帝呢?
首先,孙权称皇帝的时候,孙策还留有一个儿子,名叫孙绍。在封建政权中,父亲死后自然由儿子即位,假如这个时候贸然将孙策封为皇帝,那么其子孙绍便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子。这样一来,孙权辛苦打下的*自然不翼而飞。这样的结果孙权当然不愿意看到。
其次,从马后炮来看,孙权这样做除去自己的私心,其实也是有保护孙绍以及他子孙后代的理由在其中。我们知道,东吴在孙权之后经历了孙亮、孙休、孙皓三代皇帝,历时50多年。而在孙休死之后,孙权的孙子孙皓,因为一系列关系坐上了东吴皇帝的宝座。这不坐可不要紧,坐了之后便苦了其他可能是皇子候选人的孙家后代。比如,他在民间听到了应当立孙策之孙孙奉为君的舆论,便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孙奉。
孙奉仅仅是有着一届莫须有的皇子候选人的名号便惨遭杀害,那假如孙绍被被封为皇子,他的后代自然也成为了后世皇帝候选人,这其中更是少不了血淋淋的权利斗争。
因此,以孙权与孙策如同磐石一般的关系,孙权肯定不会因为一个名号而落得为后世所诟病的下场。况且,孙权本身足智多谋,能够将东吴如此庞大的政权稳定和发展起来,怎么会连这种细节都考虑不到呢?
参考文献
迟羽西.《三国演义》东吴人物论.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崔峰耀.《三国志》历史叙述研究.兰州大学.2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