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8-19 15:39:13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CPU只按照分页实现来解读线性地址,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5-10-25...

分页机制在段机制之后进行,以完成线性—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段机制把逻辑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分页机制进一步把该线性地址再转换为物理地址。

硬件中的分页

分页机制由cr0中的pg位启用。如pg=1,启用分页机制,并使用本节要描述的机制,把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如pg=0,禁用分页机制,直接把段机制产生的线性地址当作物理地址使用。分页机制管理的对象是固定大小的存储块,称之为页 (page)。分页机制把整个线性地址空间及整个物理地址空间都看成由页组成,在线性地址空间中的任何一页,可以映射为物理地址空间中的任何一页(我们把物理空间中的一页叫做一个页面或页框(page frame))。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80386 使用4k字节大小的页。每一页都有4k字节长,并在4k字节的边界上对齐,即每一页的起始地址都能被4k整除。因此,80386把4g字节的线性地址空间,划分为1g个页面,每页有4k字节大小。分页机制通过把线性地址空间中的页,重新定位到物理地址空间来进行管理,因为每个页面的整个4k字节作为一个单位进行映射,并且每个页面都对齐4k字节的边界,因此,线性地址的低12位经过分页机制直接地作为物理地址的低12位使用。

为什么使用两级页表

假设每个进程都占用了4g的线性地址空间,页表共含1m个表项,每个表项占4个字节,那么每个进程的页表要占据4m的内存空间。为了节省页表占用的空间,我们使用两级页表。每个进程都会被分配一个页目录,但是只有被实际使用页表才会被分配到内存里面。一级页表需要一次分配所有页表空间,两级页表则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分配页表空间。

两级页表结构

两级表结构的第一级称为页目录,存储在一个4k字节的页面中。页目录表共有1k个表项,每个表项为4个字节,并指向第二级表。线性地址的最高10位(即位31~位32)用来产生第一级的索引,由索引得到的表项中,指定并选择了1k个二级表中的一个表。

两级表结构的第二级称为页表,也刚好存储在一个4k字节的页面中,包含1k个字节的表项,每个表项包含一个页的物理基地址。第二级页表由线性地址的中间10 位(即位21~位12)进行索引,以获得包含页的物理地址的页表项,这个物理地址的高20位与线性地址的低12位形成了最后的物理地址,也就是页转化过程输出的物理地址。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页目录项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第31~12位是20位页表地址,由于页表地址的低12位总为0,所以用高20位指出32位页表地址就可以了。因此,一个页目录最多包含1024个页表地址。

第0位是存在位,如果p=1,表示页表地址指向的该页在内存中,如果p=0,表示不在内存中。

第1位是读/写位,第2位是用户/管理员位,这两位为页目录项提供硬件保护。当特权级为3的进程要想访问页面时,需要通过页保护检查,而特权级为0的进程就可以绕过页保护。

第3位是pwt(page write-through)位,表示是否采用写透方式,写透方式就是既写内存(ram)也写高速缓存,该位为1表示采用写透方式

第4位是pcd(page cache disable)位,表示是否启用高速缓存,该位为1表示启用高速缓存。

第5位是访问位,当对页目录项进行访问时,a位=1。

第7位是page size标志,只适用于页目录项。如果置为1,页目录项指的是4mb的页面,请看后面的扩展分页。

第9~11位由操作系统专用,linux也没有做特殊之用。

页面项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80386的每个页目录项指向一个页表,页表最多含有1024个页面项,每项4个字节,包含页面的起始地址和有关该页面的信息。页面的起始地址也是4k的整数倍,所以页面的低12位也留作它用。

第31~12位是20位物理页面地址,除第6位外第0~5位及9~11位的用途和页目录项一样,第6位是页面项独有的,当对涉及的页面进行写操作时,d位被置1。

4gb的内存只有一个页目录,它最多有1024个页目录项,每个页目录项又含有1024个页面项,因此,内存一共可以分成1024×1024=1m个页面。由于每个页面为4k个字节,所以,存储器的大小正好最多为4gb。

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32位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1.cr3包含着页目录的起始地址,用32位线性地址的最高10位a31~a22作为页目录的页目录项的索引,将它乘以4,与cr3中的页目录的起始地址相加,形成相应页表的地址。

2.从指定的地址中取出32位页目录项,它的低12位为0,这32位是页表的起始地址。用32位线性地址中的a21~a12位作为页表中的页面的索引,将它乘以4,与页表的起始地址相加,形成32位页面地址。

3.将a11~a0作为相对于页面地址的偏移量,与32位页面地址相加,形成32位物理地址。

扩展分页

从奔腾处理器开始,intel微处理器引进了扩展分页,它允许页的大小为4mb。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在扩展分页的情况下,分页机制把32位线性地址分成两个域:最高10位的目录域和其余22位的偏移量。

页面高速缓存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由于在分页情况下,每次存储器访问都要存取两级页表,这就大大降低了访问速度。所以,为了提高速度,在386中设置一个最近存取页面的高速缓存硬件机制,它 自动保持32项处理器最近使用的页面地址,因此,可以覆盖128k字节的存储器地址。当进行存储器访问时,先检查要访问的页面是否在高速缓存中,如果在, 就不必经过两级访问了,如果不在,再进行两级访问。平均来说,页面高速缓存大约有98%的命中率,也就是说每次访问存储器时,只有2%的情况必须访问两级分页机构。这就大大加快了速度。

linux中的分页机制

linux使用了一个适合32位和64位系统的分页机制。
详解Linux系统内存寻址的分页机制

页全局目录

页*目录

页中间目录

页表

页全局目录包含若干页上级目录的地址,页上级目录又依次包含若干页中间目录的地址,而页中间目录又包含若干页表的地址。每一个页表项指向一个页框。线性地址因此被分成五个部分。图中没有显示位数,因为每一部分的大小与具体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有关。

对于没有启用物理地址扩展的32位系统,两级页表已经足够了。从本质上说,linux通过使“页上级目录”位和“页中间目录”位全为0,彻底取消了页上级目录和页中间目录字段。不过,页上级目录和页中间目录在指针序列中的位置被保留,以便同样的代码在32位系统和64位系统下都能使用。内核为页上级目录和页中间目录保留了一个位置,这是通过把它们的页目录项数设置为1,并把这两个目录项映射到页全局目录的一个合适的目录项而实现的。

启用了物理地址扩展的32 位系统使用了三级页表。linux的页全局目录对应80×86 的页目录指针表(pdpt),取消了页上级目录,页中间目录对应80×86的页目录,linux的页表对应80×86的页表。

最后,64位系统使用三级还是四级分页取决于硬件对线性地址的位的划分。

总结

这里我们不讨论代码实现,只关注原理。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分页机制主要依赖硬件的实现。linux采用的四级页表只是为了最大化兼容不同的硬件实现,单就ia32架构的cpu来说,就有多种分页实现,常规分页机制,pae机制等。

我们虽然讨论的是linux的分页机制,实际上我们用了大部分篇幅来讨论intel cpu的分页机制实现。因为linux的分页机制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的,不同的平台需要有不同的实现。linux在软件层面构造的虚拟地址,最终还是要通过mmu转换为物理地址,也就是说,不管linux的分页机制是怎样实现的,cpu只按照它的分页实现来解读线性地址,所以linux传给cpu的线性地址必然是满足硬件实现的。例如说:linux在32位cpu上,它的四级页表结构就会兼容到硬件的两级页表结构。可见,linux在软件层面上做了一层 抽象,用四级页表的方式兼容32位和64位cpu内存寻址的不同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