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躲过了火烧庆功楼,为何最后下场也不好呢?
封建王朝时期,想和皇帝攀上关系的人非常多,鲜少人愿意隐居山林。然而在盛世时期,经历差距和科举的万里淘沙,能当上官吏都难,更别说成为皇帝眼前的红人,享尽荣华富贵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想要成为皇帝的近臣,恰巧在乱世是最容易的,但也得看自己跟随的主子是否为心胸宽广之人。唐初时期,但凡和与李渊、李世民一起并肩作战过的武将文臣就都被封侯拜相,尤其名将李靖还被塑造成了神话人物,待遇极好。
反观明朝,朱元璋在即位之后,直接将功臣斩杀大半,不管是自己的老乡,还是最早就跟随在他身边并肩作战的兄弟,他也一个都没有放过。明朝开国六王中韩国公李善长被胡惟庸牵连,全族被处死;宋国公冯胜被无罪赐死;郑国公常茂被贬谪龙州,只剩下三位得以善终,这其中也包括了开国六王之首徐达。
徐达出生于1332年,也和朱元璋同为安徽凤阳的老乡,更是和朱元璋从小长大的好友。不过,朱元璋15岁的时候就去流浪了,他对家乡人也并没有什么留恋,定然也不会因为徐达和他一起刨过土,就不杀徐达。
1353年,朱元璋将徐达带出家乡的,因其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而对其委以重任,从此徐达和常遇春一样成为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1355年,朱元璋被敌军活捉,还是徐达提出用自己来换朱元璋成为俘虏,救了朱元璋一命,还改变了战局。
想必这份恩情,朱元璋不会忘记。但有时候,恩情也会变成滔天的杀意,尤其像朱元璋这样将文武百官杀得血流成河,猜忌心极重的皇帝,又有何人敢卖他人情。万一朱元璋认为徐达功高盖主,恃宠而骄,徐达头上的脑袋就没了。
但徐达虽为武将,但心思缜密,为人处事极其慎重。比如徐达和常遇春一起去围困元顺帝,徐达却故意让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大怒,认为错过了立下大功的机会。但徐达却解释,如果真将帝王给抓到了,朱元璋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便只能将其放了。
朱元璋知晓此事后,也不问责,但徐达能为朱元璋思虑至此,当真是忠心耿耿,且有治理天下之才。1368年,朱元璋建国后,徐达自然成为了丞相,封为魏国公,也被誉为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得此荣耀,徐达依然谨言慎行,朱元璋与其相处每次都很开心。
但1384年的时候,徐达生了背疽,这种病在古代是一种不治之症,徐达在染病后不到一年便去世了。民间便一直盛传徐达之所以会去世得那么早,便是因为朱元璋赐给了徐达一只蒸鹅,而背疽最忌鹅肉,所以徐达在看到朱元璋赐予的蒸鹅后意识到了主上是想杀他,所以吃完鹅后便重病去世。
如此看来,朱元璋的确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阴险暴君了。但要知道的是,不管是明修的《明实录》,还是清修的《明史》上面都记载,徐达的确是得以善终的,朱元璋不仅将其追封为中山王,还追赠其子孙三世结为王爵,并赐其葬在钟山之阴。
现代考古学家经过对徐达墓的检查,也完全推翻了“徐达死于蒸鹅”的说法。按照典籍记载,臣子的神道碑最高只能是九尺,也就是大约3米。但徐达墓不仅具备了所有封王功臣应有的规格,还远远超过了应有的礼制——朱元璋给徐达设立的神道碑竟然高达8.95米。
这个数值有何蹊跷?对比一下朱元璋自己的神功圣德碑,竟然才8.78米;而明成祖朱棣的神功圣德碑也才7.91米而已。神道碑、圣德碑都是用来计量一个人生前的功德的,而徐达明显是被朱元璋捧到天上去了。
同时,朱元璋还给了徐达极高的赞誉:“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按照朱元璋的脾气,他看谁不顺眼,直接赐死便罢,无需暗地里施展阴险手段,表面又一顿猛夸,给他死后哀荣。
那么,徐达死于“蒸鹅”的说法是从哪流传出来的呢?这次还真不是清朝史官在抹黑明朝,而是明人徐祯卿在野史《翦胜野闻》写的,其中一句“忽赐膳”让人展开了无限的遐想。后清人赵翼便也在野史中《廿二史札记》“添油加醋”说:“赐以蒸鹅,疽最忌鹅”。
先且不说徐祯卿此人虽和唐伯虎同为吴中四才子,却屡试不第,当官后还屡遭贬谪和打压,并且还因为相貌丑陋被禁止进入翰林院,《翦胜野闻》里面绝大多数内容也都写得神神鬼鬼,不被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 官员被百姓抓起来,为何朱元璋反而表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