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正式赴美上市 低价电商的天花板值不值得警惕?
6月29日,成立仅仅3年的社交电商拼多多正式公布赴美上市文件,这家从蹿红到上市一直都备受争议的企业,如果此次顺利完成上市计划,或者创造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的新纪录。
作为一家这两年快速崛起的公司,拼多多自身的很多体系相比阿里京东等成熟电商平台,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走上上市之路的拼多多,也是更加公开地接受公众的审视,拼多多的优势和问题都将因为上市而被放大。对此,就拼多多上市的这个话题,笔者有这么几个看法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下。
一、 此前出现过舆论事故 上市前后公关工作是重点
拼多多自进入公众视野,就伴随着不断的负面舆论。用两年的时间走完了淘宝京东五年十年才走完的路——网站成交额达到1000亿,做出这样的成绩的确不错,但与之相随的却是严重的负面舆论。
前段时间,在商家集体上门讨要说法和全国扫黄打非查处之后,拼多多遇到史上最大的公关危机。由于在策略方面有些不太合适,有很多人认为对拼多多的公关处理结果不是很满意,甚至还接连与多家媒体发生了非常强硬的碰撞,这对于一家自身问题重重但又已经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此前,同样赴美上市,趣店罗敏上市因为公关方面的极大失误,长期不透明的公关与首发于公众号的声明,最终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股价暴跌,这对于投资人和趣店本身来说,损失严重。
如今拼多多上市,公关工作的重要性必须提升起来。在面对上次舆论问题的时候,拼多多ceo黄铮说“整个公司在公众沟通方面是不透明的,我需要负主要责任。”
拼多多作为现象级的产品,背后资本的运作,舆论的真假与好坏已不是简单的问题,生态上的不成熟不完善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直接彻底优化好。只有透明公开有诚意的沟通,才能帮助拼多多在上市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媒体和用户们的更多支持,一路畅行。
二:舆论问题最严重的不是联合抨击 而是本身需要加强平台规范
在之前的公关危机中,拼多多遭到了来自众多主流媒体的抨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其中有大量诸如“拼多多依靠压榨商家获利”这样偏离事实的报道,但也有很多报道内容说的就是事实情况。
从平台对商家的苛政到平台泛滥的假货问题,拼多多平台野蛮生长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并不少。尴尬的是,这些是本身就存在的问题,但拼多多官方的公关团队并没有选择开诚布公,而是采取与媒体敌对的处理方式,事件发酵到最后,被演绎为拼多多的“十月围城”,其ceo黄铮不得不亲自开发布会处理公关危机。
可以说,不仅是现在还是未来,关于拼多多平台规则完善的争议一直都还不会停下来,时间直接决定了拼多多的生态要在短期内非常完善这是不可能的。此前的舆论问题其实最严重的不是怎么把媒体和用户对于拼多多的质疑声音压下去,而是更加柔和地处理好媒体关系,并且强有力地加强平台本身的规范,让用户和媒体都看到拼多多整治平台问题的决心。这一点,尤其是在假货方面得加大力度。
三:假货横行的问题必须整治 淘宝当年的决心的确值得学习
作为“低价电商”的标杆,拼多多的确享受了巨大的市场红利,拼多多专注于三四五线城市低价电商的市场,这是繁重复杂的淘宝难以完成这样的使命,而追求平台信誉的京东也力有不逮。
低价虽然是打开市场的好办法,但低价同时也意味着商品没有品牌的溢价空间,要么利润低,要么做假货。商家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真假参半也非常正常,拼多多的低价由此也和假货挂上了联系。
关于拼多多假货问题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听过,因此有人称其为“坑多多”。相比较于在正品中挑好货,拼多多更像是在假货中挑正品。但是很可能使用拼多多的人并不在意商品的正品与否,低价是选择拼多多的唯一理由。这样的局面原因之一在于商家,另一部分很大的原因,则在于拼多多需要这样的“特殊”商品来制造低价进而获得流量红利(这只是手段之一)。
在完成平台的推广之后,拼多多需要面对的是严重的假货问题,可以说,是这部分商家,阶段性成就了拼多多。如今,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拼多多需要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来处理假货问题。在当年,淘宝处理假货时,马云曾说“假货就像病菌存在周围的空气里,跟假货的斗争,就是跟人性的阴暗面做斗争,这是一场永久性的战争。”可见,打击假货是多么艰难。
只要有人想花58元买到劳力士手表,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就存在天然的吸引力,但这样的红利只是一阵风。如今走上上市之路,如果拼多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学习当年阿里对假货零容忍的态度,真正严厉打击平台的假货问题。
四:消费者不是全部 拼多多对商家要有个相对公平的制度
在拼多多的舆论史中,商家与平台之间的纠纷,一直是热点问题。对于这种矛盾,商家和平台两边各执一词,除非打官司,不然观察者很难去判定对错。
从拼多多本身的生态来看,与消费者和商家两类人处理好关系,才是拼多多处于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目前的情况来看,拼多多作为平台方,在消费者与商家的天平上,是倾向于消费者的,因此,拼多多的某些商家协议,看起来似乎是苛政——消费者赔付金制度包括假一赔十,劣一赔三以及延迟发货3元/单,虚假发货5元至40元/单,处罚生效的单位则是整批货物。
对商家苛政,和打击商家发假货,这其实是两码事情,完全不能混为一谈。商家是拼多多崛起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对比其他大平台,京东和淘宝作为大平台也会存在商家纠纷,但他们很难因此出现舆论问题甚至官司问题。
就在拼多多刚刚公布上市消息后,6月29日,互联网母婴品牌“爸爸的选择”通过律师来向拼多多开启了维权战争。不管是合作方还是内部的商家,拼多多要做大做强,就会需要和他们处理好合作关系。
因此,拼多多作为平台方,对于商家,也应该履行自己的平台责任,建立更加完善的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平台商家规则,让商家可以获得更加公平的待遇。也只有这样加强监管与疏通,双方共赢,才可以让拼多多的商家可以长期为拼多多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商品。
五:低价电商天花板究竟有多高?这时间决定了拼多多的营收瓶颈是多少
作为新兴的低价电商模范,拼多多最大的标签就是“便宜”。在拼多多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9.9拼团,广告的核心是9.9的低价,低价是拼多多最大的底牌。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低价就是隐形的市场。淘宝是把实体店带向了线上,拼多多,某种程度上,则是把地摊市场带到了线上。
有资料显示,在拼多多中,最火的三样商品分别是纸巾、内裤和丝袜。对于三四五线城市的人们来说,这确实也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消费,但对于阿里京东他们旗下电商平台的商家逐渐品牌化,这种情况却和消费降级一般。
拼多多究竟是属于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这个话题非常有争议。但有一定不用质疑的就是:低价电商市场的未来规模究竟和常规电商市场规模是不是一个量级,这是一个尚未验证的事实情况。
在短期内,虽然低价电商一直都会有市场,但在未来,随着三四五线城市的年轻人逐渐的物质基础上升,他们会不会转投阿里京东的电商平台呢?低价电商的天花板,其实就直接决定拼多多有没有可能成为京东甚至阿里巴巴,这或许是很多投资人对于拼多多的最大担忧了。
作者:小谦,互联网观察员,数十家科技媒体专栏作者,微信请联系net1996,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