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监军制到底是什么样的 揭秘其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对宦官监军制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强大的唐朝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走向全面衰落的。但是你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在古代任何一个王朝都曾发生过比较大的动乱,比如在西汉,就曾有过赫赫有名的七国之乱;在西晋也曾有过更为严重的八王之乱。西汉的七国之乱虽然声势也很大,但历经数月就被平定了,似乎对于西汉王朝没什么影响;而西晋的八王之乱却历时16年之久,比唐朝的安史之乱多了一倍时间,对社会产生了灾难性影响,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这里先不说西晋,因为只有汉朝才能和唐朝相提并论。那么为何西汉的七国之乱很容易就被平定了,而安史之乱就乱了8年?难道唐朝的平叛力度不够,还是唐朝的兵将本领不行?
西汉平叛将军有周亚夫、李广等;而唐朝更是人才济济,有郭子仪、李光弼、高仙芝、封常清、李嗣业、仆固怀恩等等,其将帅不管是从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远在西汉之上,为何对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军硬是打了8年才拿下来?其中有什么隐秘的原因?今天小编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宦官的瞎指挥导致多场战役的失败
其实唐朝对平叛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其将帅兵卒不是不行,也不是不努力,除了多种因素外,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就是在唐军的领导集团中,有一个掣肘人物的存在,他大大地降低了唐军的战斗力。这个人谁?当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就是宦官。
先说第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边令诚。在安史之乱开始不久,此人便登上平叛的舞台,开始对唐军的战斗起负作用。最为著名的是,他灭掉了号称大唐“帝国双壁”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本来在安禄山一开始起兵反唐,唐朝就有动作了,郭子仪等将领在北方,就是在朔方、河西、陇右等地进行迂回战术同叛军作战;而在中原地区,唐朝则派出当时名气更大的有“帝国双壁”之称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来抵挡叛军。不过唐军的主力都驻在各个藩镇,属于节度使管辖,高仙芝和封常清带领的军队多是临时招募的,战斗力不强。所以封常清很快失败,丢了洛阳,败回潼关,同高仙芝会合。而高仙芝这边的战斗力也不强,并且最重要的是,高仙芝的军队最高指挥是宦官边令诚。
本来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关的战略是正确的,如果坚守潼关,叛军很难进入关中,则长安可保。可此时边令诚出来捣乱了。当时他任高仙芝的监军,但他并不懂军事,却经常干涉高仙芝的指挥,高不服从他,他就怀恨在心。后来他又向高仙芝*,又被拒绝,于是趁封常清战败,高仙芝据守潼关不前之际,向唐玄宗诬告二人无故弃地、贪污军粮等,“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于是唐玄宗命其监斩了二位名将。
这样对于唐朝来说,无异于自断一臂,把战乱拖入了泥潭。其实边令诚做为高仙芝的监军在之前就开始了。早在安史之乱开始的8年前,高仙芝率军征战小勃律国时,边令诚就是他的监军了。当时高仙芝和封常清大获全胜。高仙芝得胜回朝时受到上司夫蒙灵察的嫉妒,欲对其治罪,还是边令诚出面向朝廷陈述高仙芝的功劳,使其免罪并获得升职的。不过他后来却气焰嚣张,又将高仙芝、封常清二人置于死地。
不光是边令诚,唐朝还有其他宦官干过这样的事情。比如鱼朝恩。在公元758年进行的平安史著名的邺城大战中,正是做为监军的鱼朝恩的瞎指挥葬送了大唐20万大军,使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九位节度使的兴师动众毁于一旦;761年他又监军李光弼,导致洛阳之战的大败。
不光在安史之乱中,在唐朝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809年十月,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谋反,唐宪宗李纯派兵讨伐,当时唐军的总指挥就是宦官吐突承璀,结果此人也不懂军事,招致大败。那么为何唐朝喜欢用宦官掌管军事呢?这就是今天咱们主要探讨的话题。就是关于宦官监军制的问题。
二、宦官监军制的由来、发展以及消失
据易中天先生考证,宦官监军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发明。但它做为监军制中的一种,也不是无中生有的。他来源于隋朝的御史监军制。这里先了解下什么叫监军。顾名思义,监军就是监督军队的意思。在古代,朝廷对出征的将军不放心,于是就用自己的心腹去控制将帅,监督军队,就是监军。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就有对监军的记载:“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后来监军成为一种官职名,成了监督军队的官员的统称。不过在隋唐以前,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的监军大都是临时差遣,没有固定的任职者或者任期。汉武帝时就设置过监军使者;到东汉、魏晋都有,称监军,也称监军事。不过在早期,朝廷一般以御史、刺史、都督等官职的名义行使监军职能,到隋朝末年,开始正式以御史监军事,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唐初。
隋、唐时期是监军制度的发展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兵制正从府兵制由募兵制发生转变。唐朝前期,土地制是均田制,相应的兵制就是府兵制,他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是耕种土地的农民,在农活的间隙进行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是地方自养,将不专兵,不会对*政权形成威胁。但府兵制下的军队不够专业,战斗力不够强。此制是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创建,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到唐玄宗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破坏,其后果是,导致大量农民流亡,当然也造成府兵的兵源枯竭。所以朝廷不得不采取招募的办法补充兵源,这样募兵制就取代了府兵制。募兵制时的军队更专业,战斗力当然更强了,但此时的将帅对士兵拥有了直接的绝对的管控权。但对朝廷来说,显然更难控制军队了,所以监军制就会进一步加强。
据中国关于历史典章制度的经典之作《通典》记载,在隋朝末年至唐玄宗前期,军中使用的是御史监军。而以宦官为监军是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后才有的,这个制度一直被沿用到宋朝。元代不设监军。明代皇权强化,监军制也得到加强。
据明史记载,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在外巡按”职能中有“清军”一项,明言“师行则监军纪功”,其职能与唐监军制相似。明代的监军是以御史和宦官并存的,监军制发展到顶峰。到清代时,地方军队中,朝廷所派总督、巡抚有防止武将专权的职能,使监军做为一种制度渐渐被取消。
三、宦官监军制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这里重点谈谈宦官监军制。它是在隋朝御史监军制的基础上,由唐玄宗在公元732年之后,开始使用的。不过当时宦官监军仍是一种临时制度,并非所有的军营都有,也不是军营里什么时候都存在监军的。比如一场特殊的战役,可以让宦官当监军,战事刚结束,此宦官就可能回到宫里了。直到天宝末年,此制才逐渐普及。但在宦官充当监军的开始,就拥有极大的权力,《旧唐书·宦官传·高力士》中有记载:“监军则权过节度,出使则列郡辟易。”宦官一旦任职监军,其权势极大,对全军有统帅作用,和控制功能。
那么为什么宦官监军制会在唐玄宗时期形成呢?首先是因为在唐玄宗时期,宦官的*开始膨胀,比如玄宗就十分器重宦官高力士等;同时,由于唐玄宗后期的好大喜功,总想开疆僻壤,震慑周围小国,遂对边疆的藩镇*给予了大力培养支持,造成藩镇割据力量过于强大,导致朝廷难以控制的局面,这就使朝廷必须加大对各地军队的监督,监军的职能必然加强。而之前充当监军的御史做为一种官阶,显得太小,不足以对地方军队形成震慑力量;而宦官做为皇帝的心腹,随着其*的迅速膨胀,便自然而然开始取代御史成为监军。
历史记载最早的宦官监军,就是边令诚对唐朝名将高仙芝的监军,只是当时宦官监军还没有形成惯例,并非是每一次战斗,或者每一个军事统帅都要被宦官监军的。
直到安史之乱之后,藩镇的*继续坐大,朝廷对各藩镇节度使越发不放心,就进一步加强了监军的力度,把宦官监军由原来仅在作战时委派,发展到在所有藩镇和边防军队设置的常驻监军机构。唐德宗贞元年间,河东节度使李自良去世后,监军王定远凑请以行军司马李说为留侯,李说为感激王定远,请求朝廷为监军铸印,从此宦官监军做为一种制度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运行机制独立的监军院(又叫监军使院)宣告诞生。
监军院的长官称监军使,配有副使一人(称为副监),还有判官、小使若干,同时还有一支从*禁军中带去的人员,有数百人至数千人的军队归其调遣。监军使任期一般为三年,也有提前调离或留任的,如著名宦官仇士良仅任一年,而李辅国则担任 监军长达十五年之久。监军使的基本职能是“监视刑赏,奏察违谬”。监军使有权直接向皇帝汇报军情和战事安排等,故其权大势重,自然造成了监军宦官的自以为是,专横跋扈,不少监军宦官根本不把军中主将放在眼里。事实上,在监军的眼里,全军统帅就是个名号而已,监军本人才是实质上的统帅。
宦官监军制其实是古代*集权制的一种高度体现。在一个军团或者藩镇里,监军宦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特地位,表面上看来,做事效率很大,直接体现皇帝对地方军阀的管理,以及在战争时直接体现皇帝的战略战术意图。然而不幸的是,此制体现了皇帝的意图,但皇帝往往在战争时不会御驾亲征(若御驾亲征恐怕轮不到宦官来指挥),皇帝只是在后方遥控,但他未必懂军事,未必能看得清前方战事的发展方向。所以皇帝又在指靠宦官,而宦官懂军事吗?这实在是一种讽刺。
所以宦官监军制往往是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尽管不完全是),像早期的边令诚监军高仙芝大败小勃律国,这样取胜的情况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不懂军事的宦官(这帮整天混在后宫的“残疾”人有几个真正研究兵法的?)在前线牛气哄哄的瞎指挥,而且动不动就斩杀大将等,比如边令诚、鱼朝恩等都是这方面的老手,对战争只会起负作用。但是宦官们仗着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受宠,若战争失败了,往往还把责任推到名义上的统帅身上。比如平安史中著名的邺城大战,鱼朝恩不听李光弼劝告,瞎指挥,结果唐军大败;战后鱼朝恩把责任都推给郭子仪,导致郭子仪曾被免职。
如果碰见软骨头宦官,当战争失败后,监军不但不维护皇帝尊严,像武将那样自杀殉国,反而会当“汉奸”,投敌叛变卖国求荣。比如边令诚,他在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后,唐军一败涂地;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边令诚等人便开门纳降,表现出一个十足的卖国嘴脸。但老边下场也不好,他并没有得到叛军的多少奖赏,他后来还是逃出了长安,想继续为唐朝效力,但为时已晚,被唐肃宗怒而斩之,也是活该。
宦官监军制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好作用,它对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确实有一定监督作用。当时各地藩镇不仅拥有土地,拥有人民,还拥有赋税,拥有军队,各地节度使都是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对*政权构成直接威胁,和朝廷矛盾很大。而监军做为皇帝对地方的特派使者,也确实起到了对地方的监督作用,皇帝随时可以对各地节度使进行“监视”,谁有反心,皇帝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同时称职的监军也缓和了藩镇和朝廷的尖锐矛盾。但是它的局限和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谓是为祸无穷。这个*一直延续到宋朝。比如在北宋赫赫有名的雍熙北伐中,宋朝之所以惨败,也跟宦官监军有很大关系。
雍熙北伐是北宋初年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失败,朝廷动用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气势汹汹,大有一举歼灭辽国之势。但结果却遭遇惨败,使得宋王朝自此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可能,并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当时西路军就是在监军王侁的瞎指挥下失败的,还使宋朝损失了一名勇将杨业(时任西路军副统帅),也让统帅潘美背了黑锅,成为演义中的奸臣潘仁美。
总之宦官监军制违背了军事和战争的规律,由外行领导内行,招致军事大权旁落,一遇到战争
便显出了巨大的负面意义,它的积极意义较小,倒是贻害无穷。它是唐宋颓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至于后来的明朝又部分地恢复了御史监军制,采用御史和宦官双监军制。到清朝,这项制度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文/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唐书》《宋史》《明史》《通典》《唐代藩镇研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