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移动技术

手机厂商集体“退居”二线城市,是逃离还是新生?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8-09 11:31:05
手机厂商集体“退居”二线城市,是逃离还是新生?  日前,小米集团《搬迁员工相关福利政策》在网上流传,引发业界普遍关注。  该文件大致罗列了小米员工在2019年3月底前完成搬迁武汉、南...

手机厂商集体“退居”二线城市,是逃离还是新生?

  日前,小米集团《搬迁员工相关福利政策》在网上流传,引发业界普遍关注。

  该文件大致罗列了小米员工在2019年3月底前完成搬迁武汉、南京的待遇问题,原本平淡无奇。但由于部分媒体热衷使用"告别北漂"、"退居二线"等触碰社会关注的敏感词汇来形容,加之先前已有多家手机厂商搬迁至二线城市的先例,所以广泛引起社会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米们的外迁

  虽然本次搬迁事件外界关注度很高,认为小米会陆续"举家搬迁",直至彻底"逃离一线"。但事实上,这只是外界的想当然。一位接近小米高层的消息人士称:"本次搬迁并非总部不继续驻扎北京,而是成立南京和武汉两个研发中心,鼓励后期招纳人才。"

  关于这一点,其实从小米上市后不久雷军的表态也能佐证。雷军称:"小米武汉总部以研发为核心,是以万人规模来规划和思考的,希望十年内把武汉总部建设成上万人的公司。"

  并且,在雷军的布局中,武汉研发中心被定位为"超大研发总部",主攻方向是黑科技、新零售、人工智能、海外业务和互联网金融。此外它还担负着为武汉引进或培育小米生态链企业,打造智能硬件和互联网产业生态环境的重任。 

  其实,雷军本身就是湖北仙桃人,师从武汉大学。无论是乡土情怀,还是战略布局,雷军选择武汉的背后都进一步显示了雷军加速产业链外迁布局的决心。过去几年中,小米按照"入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的投资逻辑已经矩阵式孵化出了诸多初创企业。例如,小米生态链中的明星企业紫米科技便位于二线城市南京,由此也说明了企业即便不在一线城市扎根,照样可以经营的风生水起。 

  除了小米,其实华为早早便将终端部门搬迁到了东莞松山湖,虽然当时大部分员工反对搬迁,但任正非力排众议,决议把华为终端总部搬迁到东莞。自此,东莞也迎来了手机产业全盛时代,集齐了oppo、vivo、华为三家国内主流手机厂商。

手机厂商集体“退居”二线城市,是逃离还是新生?

  除此之外,比较有"示范"效应的还有中兴与联想两家企业。2016年7月,中兴决定将其通信设备制造业务以及手机业务生产线从深圳迁至河源。虽然今年受到美国禁令风波的影响业务出现停滞,但在今年7月接到恢复生产的通知后,目前手机业务生产线也在河源全面恢复生产。

  而联想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自有工厂也位于小米搬迁地武汉,目前生产产品主要覆盖联想手机及平板电脑全系列产品,工厂设计最大产能达1亿台,可以说是联想手机制造的大本营。虽然联想曾以6100万美金的高价出售武汉研发基地,但仅是其武汉产业基地的一小部分资产,鼓吹联想逃离武汉纯属子虚乌有。

手机厂商集体“退居”二线城市,是逃离还是新生?

  另外,手机厂商魅族也在总部搬迁上几经辗转,中间也曾前往一线城市深圳,只是最近一次搬迁又重返珠海。而在成立之初就扎根北京的锤子手机,也在生死边缘拿到10亿元融资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居二线",将总部由北京搬迁至了成都。

  自此,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主流手机厂商似乎一时间均出现了"告别一线城市"、集体现身"二三线城市"的情况。如果说一家企业搬迁是偶然,但如此集体性的"退居二线",究竟存在着哪些背后考量呢?

  无法回避的大环境影响与巨额成本支出

  手机行业不景气乃大环境使然,并非一两家手机厂商个例。一方面,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当供需关系被打破,再炙手可热的产品也会凉凉。这不仅仅体现在外来厂商如苹果、三星等销量逐年下滑,就连国内本土厂商近些年也是出货量连连下滑,个中滋味可谓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如今的手机产品多数同质化严重,同级别新品性能参数相差无几。在短时间出现革命性技术之前,国内手机市场现状不会有太大改善。与此同时,聚焦到各家终端企业自身上也是都有共同负担。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居高不下的整体物价、人才成本的高额支出等也让原本就业绩不景气的终端厂商萌生去意,纷纷将目光投向各项成本支出都大幅低廉的二三线城市。虽然由企业承诺搬迁员工福利待遇不变,但是仍无法掩盖其在二三线城市当地招人低成本的事实。

  所以说,无法回避的大环境影响与一线城市巨额的成本支出,共同造就了当下主流手机厂商纷纷"逃离"一线城市的情况发生。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二线城市的机遇

  尽管有着不可回避的大环境影响,但是国内多数主流手机厂商依旧保持乐观。尤其是搬迁至二线城市之后,手机厂商与当地*的合作以及产业链聚集效应等都给企业"新生"提供了极大的契机。

  例如,小米便计划通过搬迁陆续与重庆、成都、武汉、南京等地*签署了合作协议。以武汉为代表,武汉作为"华中第一要塞"和全国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内部已形成多个成熟商圈,其在地域和交通上的便利性使得武汉近年来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加之先前光谷聚集的产业和人才优势,可以说为小米入驻武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与此同时,终端企业迁往二线城市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身边聚集。例如,联想落户武汉后,便吸引了包括祁宏光电等上下游配套厂商纷纷来武汉投资,规模超过30亿元。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而且聚集效应的产生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愿开设分公司或者整体搬迁,形成了手机产业生态,为企业长久驻扎打下了基础。 

  顺便提一句,手机企业搬迁至二三线城市后,随迁员工多数福利待遇不变甚至提高,部分企业还提供人才公寓或低价买房政策,无形之中让员工感受到了温暖。并且,新组建的总部大楼大多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工作生活两相宜。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员工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归属感强。

  因此,从政策、产业、人才等几个方面来看,手机厂商搬迁至二三线城市并非"败退之举",而是亟待新生的"柳暗花明"之势。只要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兴契机,二线又何妨?

  【来源:通信世界】 


上一篇: 5 复杂查询

下一篇: Thinking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