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网络运营

社区生鲜突围赛打响,呆萝卜何以取胜?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8-04 21:14:39
如果从2005年诞生的“易果生鲜”算起,生鲜电商并不是什么新物种,在庞大的市场空间和高频刚需的消费属性的双重刺激下,生鲜电商领域从不缺少掘金者,甚至可以说经历了多轮洗牌,不断在寻找切入生鲜市场的最优路径。...

有“电商市场最后一片蓝海”之称的生鲜电商,终于在2019年初再次沸腾起来。

可如果从2005年诞生的“易果生鲜”算起,生鲜电商并不是什么新物种,在庞大的市场空间和高频刚需的消费属性的双重刺激下,生鲜电商领域从不缺少掘金者,甚至可以说经历了多轮洗牌,不断在寻找切入生鲜市场的最优路径。

正如此前在文章里所提到的,社区生鲜有着强烈的区域性特征,群雄并起的说法并不夸张,只是舆论过度聚焦在了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有着巨头背景的玩家身上,一些在二三线市场跑马圈地的尝试被选择性忽略。

借着新一轮的互联网买菜热,不妨把镁光灯照向那些踏踏实实深耕市场的玩家身上,比如在合肥市场开跑了三年的呆萝卜。

商业模式:呆萝卜有哪些不同?

从最早的生鲜电商到o2o,再到新零售模式下的诸多样本,生鲜市场逐渐衍生出了社区生鲜店、前置仓电商、社区拼团、生鲜集市等多种业态,几乎在每种业态下都不难找到一两家佼佼者,也不难看到大额资本的进入。

与很多概念性的模式有所不同,扎根二三线城市的呆萝卜属于彻底的实战派,即在实际探索中不断优化商业模式,并逐渐形成了五个鲜明特征:

1、预约机制。绝大多数社区生鲜店或前置仓电商,不会在用户体验上刻意制造门槛,选择主打半小时内送货上门的“极致体验”。呆萝卜则站在了“对立面”,主打预约购买机制,用户需要先下载app注册,然后选择相应的门店、商品和取菜时间,第二天凭借二维码或取菜卡到相应门店取菜。

2、目标人群。诸如盒马鲜生、叮咚买菜选择扎根人口密度大的一线城市,呆萝卜想要解决的却是家里真正下厨家庭的需求。与经常下馆子用户的溢价消费不同的是,家庭用户的生鲜消费更偏计划性,诉求在于高性价比和新鲜度。

3、到店模式。生鲜电商被讨论最多的是前置仓模式,也被视为新零售模式下的最大创新。呆萝卜却坚持让用户到店,店面设计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前置仓,没有大面积的商品陈列,而是类似于仓库的形态,同时将员工的工作简化为扫码、取菜,尽可能多的减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供应链。呆萝卜并没有完全自建供应链,而是多元化的经营,标品和肉类直接由基地直采,比如与伊利、蒙牛、雨润等一线品牌的合作,而蔬菜、水果选择和产地及一级批发市场合作。

5、社交裂变。呆萝卜接近60%的用户来自口碑传播,这就要提及呆萝卜建立的分销体系,新用户注册时可以输入邀请码,然后老用户可以在新用户下单时拿到“萝卜币”返利。其中100个萝卜币可以兑换1元,但只能在平台上消费。

可以看到,呆萝卜的商业模式完全是针对二三线用户的消费习惯设计的,用户在意的是品质和价格上的横向对比。尽管预约购买、到店取菜等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用户体验,却保证了商品的性价比,呆萝卜的商品价格比永辉超市便宜80%左右,比起夫妻店也有50%左右的让利。

此外,社交裂变的拉新机制、灵活的供应链设计以及追求高效率的仓储结构,无不是围绕价格优势展开的。

竞争壁垒:呆萝卜的三大主导权

生鲜这个领域,从来都不缺少野蛮人,某种商业模式的正确与否,当然不是顶层设计可以决定的,势必要回答三个“敏感问题”:

其一,可复制性。

即便同属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也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被捧上天的生鲜电商样本,始终走不出单一城市,而一旦缺少可复制性,商业上的想象空间自然要大打折扣。

呆萝卜的优势在于,商业结构中的每一环都是针对价格优化的,在下沉市场并不缺少生存土壤。也正是得益于价格上的优势,呆萝卜并没有对潜在用户主动设限,没有收入上的门槛,也没有刻意迎合某类人群的消费需求,理论上只需要解决新城市的冷链物流和仓储问题,不乏规模化复制的可能。

截止到目前,呆萝卜已经在合肥、芜湖等多个城市进行规模化复制,相较于2016年不足100家门店的规模,目前线下门店已经接近1000家,有着十倍速的增长。

其二,可控制性。

对于社区生鲜而言,供应链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不少宣称“产地直供”、“源头直采”的模式,在有限的用户体量下,很难在产业链上游争取到足够的话语权,要么缺少合理的价格控制,要么在供应链管理上被制约。

呆萝卜预约机制的优势在供应链控制上逐渐凸显。一方面,预约式购物最大程度避免了供应链的损耗,在同等毛利下有着足够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价格优势左右了呆萝卜庞大的客群规模,大批量的采购又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性。价格优势刺激了用户增长,用户规模又保障了采购时的议价权,正是呆萝卜控制供应链的技巧。

另一重优势在于,呆萝卜的到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冷链物流的长度,只需要在夜间用物流车将商品分发到店内,物流体系的极度精简,进一步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门槛。

第三,可盈利性。

生鲜电商进行了很多年,可盈利性也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问题。像呆萝卜这样打性价比牌的玩家,在预约机制保障转化率和损耗率的前提下,如何保障自身的投入产出比?

呆萝卜给出的策略有三个:

一是精细化的营销和运营,比如新品抢鲜活动,以社区团购的形式保障了每天的客单量;

二是多达3300多个sku,不亚于一家社区便利店的规模,在生鲜外满足居民的生活化需求。可以借用美团“高频打低频”的组合拳模式,高频商品吸引客流,低频商品扩大盈利;

三是呆萝卜的仓储模式对门店选址没有苛刻要求,并不需要在沿街的人流高低,进一步降低了店面的前期投入。

飞轮效应是电商行业经常提及的名词,几乎所有重资产的电商模式都在遵循这样的道理:前期不可避免的需要高投入,可当飞轮开始转起来,规模化效应逐步凸显,并不缺少持续盈利的可能性,呆萝卜也是其中之一。

市场预期:从合肥到全国的可行性

在生鲜市场尘埃落定之前,任何玩家都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出者,呆萝卜显然也是其中的“野心家”之一。

可以借鉴“下沉市场”的玩法,当互联网流量越来越贵,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成为创业者眼中的香饽饽,相继诞生了拼多多、快手、趣头条、轻松筹等独角兽甚至是巨头级的公司,生鲜市场或将遵循同样的轨迹。

在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叮当买菜、谊品生鲜等阿里系或腾讯系的布局下,一二线城市的热闹程度远低于三四线市场,市场增量和人口红利不在超级城市,而是下沉市场。而就生鲜市场本身而言,买菜做饭属于典型的刚需行为,在人口基数更大的二三线城市同样有着可观的商业前景。

呆萝卜的关键性在于,地域性的社区生鲜平台多半处于小而美的业态,过度重视上门服务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带来了高成本,但呆萝卜的竞争对手似乎并不是同类的生鲜平台,而是传统的菜市场、商超和社区店,这些店铺的特点在于损耗大、价格高,呆萝卜的集中采购和全程冷链,精准击中了传统生鲜生意的弱点。

一旦完成了早期用户习惯的培养,并不缺少重塑生鲜产业链,以及反攻一线城市的可能,毕竟价格和品质是所有城市的“最大公约数”,在价格和品质上筑起护城河,从来都不是一个坏消息。

在社区生鲜这场游戏中,最有可能取胜的玩家,一定是在商业模式上可以沉下去的。尽管还不能断言呆萝卜“一统江湖”的终局,至少是不可小觑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