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春雨事件中我们为何更要关注科研经费分配
徐星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这几个月来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也不奇怪,因为他的NgAgo论文从发表到现在,整个过程充满了激发公众兴趣和讨论的要素:他发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开辟生物学的一个新领域,这让热望“中国第一”的媒体有了大力渲染民族自豪感的机会;作为一个来自省属院校的不知名学者,在占用很少资源的情况下,却做出巨大的成果,再次凸显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现象:知名院校和普通高校,大型和小型研究机构在资源占有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性;当然,最重要的关注点是韩春雨NgAgo论文可重复性争议,这不仅仅涉及到科学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到相关机构的利益,乃至科学界的诚信问题。
在当前的讨论中,我们也许过度关注NgAgo论文可重复性问题了。熟悉科学的人都知道,大多数科学论文,包括一些发表在著名学术杂志上的论文,最终都成为了“垃圾”,这些论文最终被证明没有科学意义,或者被发现有致命错误。很多论文,甚至一些诺奖获得者的某些成果,最终都被证实不具可重复性。在某些时候,可重复性甚至不是决定某篇论文是否有价值的最关键因素(尽管可重复性一般被认为是科学的定义特征之一)。曾经有一篇诺奖获得者撰写的论文,其结论无法重复,最终被完全否定,但这篇论文却开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其实,科学就是一个过程,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在时间长河中,科学发现和假说不停地被证实或证伪,慢慢前行(这其实也是科学和其他领域不同的地方之一)。
其实,如果韩春雨NgAgo论文真有问题(或者没有价值),其他从事基因编辑研究的学者一定会在将来“淘汰”韩的这篇论文,让它和其他“垃圾”论文一样,在大浪淘沙过程中被“淘掉”。当然,如果韩春雨NgAgo论文真有价值,韩的论文一定会被其他学者引用并欣赏,道理也是一样的。
对韩春雨论文可重复性的关注,有科学界急于求真的原因,也许还有中国科学界的“脸面”问题,甚至可能还关系到科学界的诚信问题。这需要时间去检验,也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科学活动中,过快地否定固然不好,但过快地肯定问题更大。其实在这一事件中,相比韩春雨NgAgo论文可重复性问题,有一点也许更值得大家关注和讨论:论文发表不久,NgAgo技术及相关研究可能会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据媒体报道,将可能得到数以亿计的支持),这让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再次曝光在公众眼前。对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中国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和其他科研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远比验证韩春雨NgAgo论文可重复性重要。
有关中国科研经费分配制度的讨论不少了,像公正性、透明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等问题屡屡被提及,但一直很难解决。如果NgAgo技术及相关研究真的在很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经费支持,这将再次凸显中国科研*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的科学研究能够获得多少资源的支持和这些资源如何分配是关系到每个科研工作者的问题。在我国,由于科研资源几乎全部来自*,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在很大程度上*说了算,或者是在*主导下来决定的。前者由*决定容易理解,因为*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当然我们科研工作者应该努力让*相信,长期而言,对科研的更多投入,其收益将是最大的。
但后者(即资源分配)超出了*的能力范围。现代科技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科学门类愈加细分和复杂,尖端前沿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的不可预测性,即便是资深科学家也难以准确把握方向和做出正确判断。
我国科技资源的高度*主导性决定了*的责任巨大,*分配的科技资源(包括经费)一旦出现偏差,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解决科技*存在的不足,避免潜在的资源浪费,需要积极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
科学进步需要批判性思维。韩春雨事件和最近引起热议的大型对撞机项目也许标志着中国的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积极的讨论、热烈的争议和善意的批评将有助于中国科学步入更好的发展轨道,更上一层楼。
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科技资源的分配问题。我国领导层已经下决心在包括科技*在内的诸多方向进行一系列深化改革。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每个科研工作者有义务发出自己的声音。从如何面对有争议的研究成果,到如何更公正地奖励有贡献的研究人员;从如何合理决定资源在不同学科中的分配比例,到如何正确地选择科研项目及确定其支持力度;从如何更好发挥大型科研机构和院士等资深学术群体的作用,到如何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等等。在许多方面,每个科研人员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帮助决策者选择出更好的改革路线,制定出更好的方针。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