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风云一时的民族有哪些?这些民族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上曾风云一时的民族有哪些?这些民族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一、匈奴
在古代长期称雄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位居中原以北,今天蒙古草原。中原*修建长城以防御和对方的对手。
世界上,曾举办匈奴后裔人的体育大会,很多民族以是匈奴人后裔而自豪。
其中有一部分融入今天汉族,历史学家是认可的,但网上极端的蝗汗却拒绝承认。
中国一部分人愿意相信匈牙利人是匈奴后裔,但并不为世界上的大多数历史学者认同。
匈奴人后裔的大多数是在陕西、山西以及山东,而匈奴汉化后的姓氏都有刘、丛、呼延、万俟(mò qí) 等。
我国的蒙古族和*的一些民族自认为是匈奴后裔,但中国的学者不认可,中国学者认为匈奴族后裔有一部分融入到藏族和土族。
二、东胡
东胡是一个古老的游牧为主的民族,东胡有着悠久历史存在了大约1300年,基本上是和匈奴同时期的一支强大民族。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
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
也就是说,历史上其后出现的乌桓族与鲜卑族是东胡后裔。
三、乌桓
秦末汉初(前3世纪末)之际,匈奴王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东胡人北迁至鲜卑山和乌桓山,各以山名为族号,分别形成鲜卑人和乌桓人。乌桓山即现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
乌桓发展,明显不如自己的兄弟鲜卑族,没有产生大的作为,但一直是北方很强大的*。所以被人称为,没当过老大,但是一直不服输的民族。
五胡十六国时期,乌桓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乌桓和匈奴的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立国胡夏。嫩江以北曾建立有乌丸国,传说是乌桓后人所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派兵征伐,之后乌桓融入其他民族。
乌桓在其后融入汉族相继有郝氏、刘氏、张氏、王氏、鲁氏等姓氏。因鲜卑的强大,一部分乌桓加入到鲜卑之中。
四、鲜卑
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合称东胡民族。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应为鲜卑族在历史上很强大,多次建立政权。所以他们最后被登记为汉族,但关于他们的姓氏却有很多明确记载,大约有一百多个姓氏进入到汉族。
首先,孝文帝将自己的拓拔氏改姓元氏,此后元氏彻底融入汉族之中,大多活跃于河南、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可谓是名人辈出。比如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唐代大诗人元稹,就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
其次,鲜卑的几个大姓也改成常见的汉姓。比如说“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贺赖氏,后改为贺氏;独孤氏,后改为刘氏;贺楼氏,后改为楼氏;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穆、陆、贺、刘、楼、于,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姓氏,这些人中有许多是鲜卑后裔。
比如说比较著名的独孤氏,南北朝时期,曾经出了一个大名人独孤信,他有三个女儿,嫁给三个王朝的皇帝,但独孤信的后裔,就改姓刘氏了。另外,唐朝有个大诗人叫刘禹锡,据考证他的七世足刘亮,就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由独孤氏改姓刘的。
另外,咱们在看下其他姓氏的改易情况。拔列氏改为梁氏;若口引氏改为寇氏;叱罗氏改为罗氏;贺葛氏改为葛氏;是贲氏改为封氏;可地延氏改为延氏;阿鹿桓氏改为鹿氏;他骆拔氏改为骆氏;薄奚氏改为薄氏;乌丸氏改为桓氏;素和氏改为和氏;胡古口引氏改为侯氏;匹娄氏改为娄氏。
俟力伐氏改为鲍氏;吐伏卢氏改为卢氏;牒云氏改为云氏;叱利氏改为利氏;阿单氏改为单氏;吐奚氏改为古氏;出连氏改为毕氏;贺拔氏改为何氏;叱吕氏改为吕氏;莫那娄氏改为莫氏;出大汗氏改为韩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扈地于氏,后改为扈氏;俟伏斤氏改为伏氏;是楼氏改为高氏。
尸突氏改为屈氏;嗢石兰氏改为石氏;解枇氏改为解氏;须卜氏改为卜氏;丘林氏改为林氏;盖楼氏改为盖氏;素黎氏改为黎氏;渴单氏改为单氏;壹斗眷氏改为明氏;叱门氏改为门氏;土难氏改为山氏;屋引氏改为房氏;宥连氏改为云氏;纥豆陵氏改为窦氏;侯莫陈氏改为陈氏;伊娄氏改为伊氏。
库狄氏改为狄氏;柯拔氏改为柯氏;步鹿根氏改为步氏;破多罗氏改为潘氏;叱干氏改为薛氏;辗迟氏改为展氏;费连氏改为费氏;去斤氏改为艾氏;叱卢氏改为祝氏;嗢盆氏改为温氏;独孤浑氏改为杜氏;贺兰改为贺氏;郁都甄改为甄氏;纥奚氏改为嵇氏;乌洛兰氏为兰氏;纥骨氏改为胡氏。
当然编者因为篇幅问题,之罗列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姓氏,还有一部分姓氏没有罗别,比如宇文、长孙、尉迟,这些姓氏完全是鲜卑人的后裔。出现的名人也不在少数,比如宇文化及、长孙无忌、尉迟恭。虽然如此,但这些姓氏后裔的身份证上大多写的是汉族
五、柔然
柔然,鲜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
柔然的最高统治集团是郁久闾氏。它的始祖木骨闾。
现在俄罗斯国内的阿瓦尔族就是柔然。
六、契丹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契丹现在已经分散在蒙古族、满族和汉族等血缘中。
七、突厥
突厥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大多自称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后裔。这些人的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突厥人主要讲突厥语。突厥语属阿尔泰语系,跟蒙古语是兄弟语言。
八、回鹘
回纥,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乌护”、“乌纥”、“韦纥”、“回鹘”。回纥是*及裕固族等族的前身。在唐朝的同时代,回纥和吐蕃在北方和西方立国,对中国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回纥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西元前三世纪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九、羌
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现主要聚居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和汶川县。现有人口30.6万人(2000年)。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
羌族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聚居于中国西北,秦国曾与羌族展开过战斗,至汉朝未止。三国时羌族开始迁居中原,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山部地区。五胡十六国期间,384年羌人姚苌利用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之际,自称万年秦王。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建立后秦。
北宋到南宋时,1038年至1227年期间,羌族的一支,党项族曾在今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建立了大夏政权,史称西夏。
十、氐
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氐族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氐族与羌族同源。曾有说法,指属于藏族(古代的吐蕃人)一支的白马藏人。春秋战国时始以氐为族名,居于中国西北部。汉朝至三国期间,氐族曾两度大迁徙,至关中一带居住。其时还有如羌族的少数民族迁入关中。十六国时晋室南下,氐人便在北方建立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随著长居于中国日久,在唐朝时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余氐族则与其他民族相融合。
十一、羯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于小月氏﹐曾附属于匈奴﹐故又称“匈奴别部”。匈奴衰亡后﹐南匈奴及一些原附于匈奴的部众﹐于魏晋时代散居上谷郡与汉人杂居。他们以农耕为主,信奉“胡天”(祆教)。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后渐融入汉族等民族之中。部分旧史解释说羯胡主要散居于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
时至今日,山西﹑河北及陕西渭水北诸山间也多有此族。他们与汉族杂处﹐主要从事农业﹐相貌特征为深目﹑高鼻﹑多须﹐通常用火葬﹐信仰“胡天”(祆教)﹐姓氏有石﹑支﹑康﹑白等。
十二、丁零
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铁勒、高车、丁零(丁灵、狄历)。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在冒顿单于时臣属于匈奴。南迁入中原的敕勒被称为丁零。鲜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汉朝击溃北匈奴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的汉人交往。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权。
4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人大都已鲜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人在北魏时期大量参加鲜卑人、汉人的战争,其中大部和丁零人一起逐渐融入汉族。
敕勒中北方的一部臣服突厥汗国,后来成为回纥,现代*的祖先。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境内的雅库特人也是敕勒人的后裔。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在青涩的年华里, 轻舞飞扬
下一篇: 清浅岁月,吟一首千古绝唱,谱一曲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