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从Uber的供需匹配看程序员开发需求
每次看电影中的有钱人都有专属司机接送,只要坐在车里,就有人帮忙开车门、提行李及关车门。感觉是非现实的遥远画面,现在却有机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成真!
2009年Travis Kalanick及Garret Camp在旧金山创办Uber,利用闲置车辆让乘客享受尊贵的乘车体验。这个服务现在已经扩展到45个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而且估值比全球两大租车公司赫兹租车(NYSE:HTZ)、埃尔维斯集团(NASDAQ:CAR)总和还高,接近182亿美元。究竟这样一个简单的接送服务是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成功扩展到这么多国家,并且持续成长呢?
高速扩散的关键点“让乘客享受到尊贵不凡的出租车体验”
就是Uber能在使用者间散播这么快的关键原因。
想体验尊荣享受,只要打开Uber专属APP,就会看到附近的空闲的车辆,只要确认订车即可看到司机姓名、照片、电话及到达时间(大概在10分钟以内),让你可以准确的评价时间。由于注册时已绑定支付宝,所以费用会直接从支付宝扣款。Uber非常重视使用者的服务体验,所以除了简化流程外,它对司机及车子也有相关要求来提升顾客满意度及品牌形象,例如:小编已经在杭州用优步打到过好几次宝马和奥迪,而且服务都非常的人性化,借此让每个只要搭乘过的顾客都能体会到「WOW」的感受,提升顾客回访(Retention)跟推荐(Referral)的机率。
Uber利用尊荣享受来吸引使用者,用完美的服务抓住消费者,那对司机呢?它欢迎任何车主都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载客服务,因为,一般出租车司机需经过职业考试及讲座才能领照接客,但Uber则无此规定也不限制载客数,只要你有车,打开Uber提供的iPhone即可开始上班;在初期推广招募司机甚至还提供补贴金,增加司机加入的意愿。一般车行跟司机抽取高额的费用,Uber则以收入的20 %为抽佣金额,相较之下若载客数相同,Uber可以让司机得到较高的收入。也因此降低司机门坎、弹性工时、补贴金及低于车行的抽佣来吸引司机,许多尝试过的司机也因此推荐更多的同事加入Uber行列。
体验式成长策略
Uber初期的曝光方式是参与各种硅谷的创业活动,因为创业家或是想创业的人,都勇于尝试新的工具及服务,尤其当这个产品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时候,在这些活动里Uber提供赞助或是免费搭乘来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意愿,并借此来增加在硅谷的知名度。
体验式口碑行销(Word of Mouth)也是Uber成长最主要的引擎。Uber从不使用电视广告或是大型广告牌来做营销推广,营销渠道只限于Uber Blog及社群媒体。Uber有个行销推广的模式(如下图),当它进入新城市时,会先利用赞助当地活动及免费乘车金来吸引初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当使用者因为免费而体验Uber的服务时,便能感受到其尊荣式的服务(WOW体验),再加上推荐即可获得的免费乘车金,更会主动推荐Uber给亲朋好友,或是在有特别活动时就会想到Uber,然后新使用者会再推荐给他的朋友,在这良性的循环下不断增加使用者,最后又拓展至其他城市。
因地制宜也是Uber的特色之一,Travis Kalanick认为,每个城市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代表适用其他城市,每当Uber拓展新城市时会在当地聘请三位专职人员(总经理、社交营销及商业开发),希望深入在地经营找出最适合的营运模式及行销战略,例如:芝加哥热爱运动,所以Uber与当地NFL球队合作进行宣传活动;而Uber内部也有自己的社群,每个城市间的团队及总部都会互相分享经验,帮助新城市的团队可以快速找到扩展业务的方式。
Uber未来的成长潜质
或许你会觉得Uber只是城市里的交通工具,为什么公司估值可以这么高?Kalanick给Uber的愿景是:「把你需要的东西在对的时间放在你手上」。当传递渠道是汽车的时候,Uber是可以在城市里载人、载货的服务;当传递渠道是直升机或飞机的时候,Uber可以是跨国的物流业;当它提供每天数百万人物品递送配对服务时,Uber也可能会是全球最大的系统公司。
Kalanick并不把Uber局限在小框架里,他开放API给其他业者使用,让更多有「需求」的服务可以与Uber结合,例如:餐厅、旅游及飞机;除了此之外,Uber也积极的尝试许多新的商业模式,例如:Uber Ice Cream、UberFRESH等,所以当你把车辆看成是Uber服务的载具时,它未来的可能性便无可限量。
Uber在短时间内拓展至这么多国家,并不是因为他发明新潮又吸引人的产品,而是因为他重新定义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搭车体验」,满足一般大众对尊荣感的隐性需求,并让用户感受到「WOW」的体验,而「WOW」就会是你与其他竞争者的差别,也会是你是否能快速成长及使用者会不会记住你的关键。
除了让用户拥有非凡体验外,重要的是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及管道–产品要如何让人知道、如何让人尝试使用、进而推荐你的产品。Uber用免费乘车,体验式口碑行销及社交媒体作为它主要的营销策略,每个营销策略(Strategy)及战术(Tactic)都需环环相扣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Uber也并非在每个城市都可以拓展得这么顺利,因为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想uber在国内就没有像滴滴发展的那么好,至于具体为什么?你懂的。
看Uber的配算法-快速响应,优良服务,顾客体验的正循环
对于司机而言,派单是比抢单更轻松的方法。Uber在派单之前用来匹配“乘客需求-司机供给”的模型,每个订单通过算法(包括,最短到达时间,是否可用、以往评价等因素),决定了司机和车辆的推荐顺位。
1,通过算法找到能够最短到达的司机
2,司机看不到目的地,因此也无法拒载。
(潜在问题是,司机如果对目的地那片区域如果不熟悉怎么办?除非算法里自动匹配司机过往的行车记录,有类似行车记录的司机才进行推荐,否则将造成司机找不到路,行车体验很差的结果。Uber目前推出的最短路程游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目前创业的项目程序员客栈www.proginn.com的远程开发协作是如何匹配?(下简称客栈)
我们客栈要做的,就是尽量精准快速地匹配用户的开发需求和程序员,类比下来,我们需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一,开发需求和程序员之间的“最近路径”应该由什么量化指标来确认?
GPS定位+道路地图,是Uber能做到最近路径匹配打车者和合作司机的关键因素。
那么有开发需求和程序员之间的“最近路径”应该由什么量化指标来决定呢?
从目的出发,最近是为了对于司机和乘客双方而言,都能够最快实现需求(司机-接活赚钱,乘客-出发)。
因此平台提供的开发服务也从目的出发:为了让程序员能够尽快上手开发,程序员(司机)离开发需求(乘客打车需求)的距离,应该从:程序员对于需求(技能分类,功能,行业)的了解程度,学习,以及沟通成本越低越“近”;字段:程序员的方向/语言,技能树,作品的功能,行业标签;
二,派单推荐顺序参考因素:
程序员是否接单:不派单给暂时处于不接单状态的签约程序员,节省派单时间降低用户等待;针对长期不接单的签约者(3个月),会暂时取消签约。
程序员过往接单率:过往派单后半个小时内接单的比率。
程序员过往用户评价:1-5星打分评价。
程序员每天能够投入的开发时间;
三,筛选出与用户发布的需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吻合的程序员:
方向(iOS、Android、Web)
语言(对于发布方而言是选填)
关键功能(对应程序员过往作品功能)
行业(对应程序员过往作品行业)
四,然后按照以下方式排序:
1,是否接单
2,过往接单率
3,过往用户评价
4,个人每天能够投入的开发时间
五,程序员注册客栈签约时需要填写的信息:
1,作品,作品的功能,行业属性
2,个人方向,语言,技能树
3,是否接单,每日可工作时间多少
六,系统自动计算的程序员属性:
1,接单率
2,用户好评率
七,发布者发布任务的时候需要填写的信息:
1,目前所有发布信息
2,发布需求的关键功能,行业,语言(可选)
3,时间要求
八,系统自动计算的发布者属性:
1,发布成功率
2,程序员好评率
目前客栈已经有40000+老司机开发者在平台接单,这中间有产品经理、设计师、前后端工程师、移动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以及大量的武功非凡的开发者。“少侠,看你骨骼惊奇,不妨来客栈试试?”
上一篇: 移动互联时代的地方网站转型
下一篇: 壮阔与波澜:互联网十年创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