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问题管理:从善于发现到有效解决》读书笔记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7-14 07:58:29
...

1、满意度到底是多少才好?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比竞争对手好一点;另一个是考虑那个“临界点”,即超过那个点,可能会带来企业利润的超常损失以及影响可持续性。想到俞军老师说的“体验都是有成本的”;还想到新加坡航空比其他航空公司,牛的不是高水平的服务,而是持续的服务提升和进化力,总是比其他人好一些,“总是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2、如果一个员工离开了公司(to B销售环境中),带走客户怎么办?首先要考虑,客户最担心的是什么?围绕这个来。比如,销售轮岗;比如,以一个小组来服务重要客户(contact strategy);比如,SOP和工具化做确保基础的服务水平,然后建立客户与平台之间的信任与紧密的链接。

 

3、把投诉视为反馈。把问“你对这里一切可满意?”,改为“你看我们能在哪一方面改进以更好服务你?”,氛围就不一样了。缺陷管理,可以先把“缺陷”这个词换掉,营造一个视投诉为反馈让我们变更好的视角,成长型思维的氛围,也要平常心对待“投诉”,成为真正的用户导向的组织。

 

 

4、决策陷阱:维持现状(根源是害怕冲突以及担心否定,以及懒)、维护历史(顾虑来自沉默成本、形象维护)、确认证据(是一种偏见,引导去寻找那些支持现有观点的证据,避开了不利的信息)、过分谨慎的(安全感的考虑以及情感影响,需要适当冒险)。启发是:去掉情感影响、去掉形象顾虑、去掉关系冲突的担忧,考虑必要性,诚实对待动机。刚好今天看到一篇非常好的讲高质量决策的文章,怒赞1块钱~

 

5、决策=企业家的智能+健全透明的信息网络+迅速的判断。

 

6、日本企业家太原总一郎:“打算创新的事业,十个人中,有一两个赞成就可以开始了。等有五个人赞成时已经吃了一步,等七八个人赞成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7、如果发现问题是当事人“不知道有更好的方法”,那么,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去找钥匙:全体参与、让学习成为主旋律、找合适的外人传递信息(中立+可信度)、保证各级员工平等参与、确保个人或集体的灵活性、企业组织的命运取决于员工。

 

8、“*花在人的管理与进行人事决策上的时间,应当远超过花在其他工作上的时间,因为,没有任何别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会像人事决策与管理上出现的错误那样持久而又难以消弭。”

 

9、组织的目标是拿结果。所以在用人上,用人长处,而不是老想克服人的缺点,靠“组织起来各种人才”去搭建强大团队。这个和德鲁克“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以及“管理本质是对组织绩效负责”一脉相承。

 

10、这本书也讨论了“因人设事”和“因事设人”。这个阿里逍遥子也提到过,他提倡的是从“因事用人”到”用人做事”。实践中,大部分还是需要因事设人/因事用人,因为这样把关注点放在了以“任务”为重心,避免了组织内关系的复杂度以及人才的浪费——是的,用人做事,需要匹配组织的成熟度以及业务的阶段,不一概而论。

 

11、作者提到了要关注员工的流失率。爱德华·戴明的研究,公司的资产有80%是无法量度的。这些无法量度的资产流失的时候,很难测算公司损失。隐藏在员工中大量不可言传的知识叫“组织记忆”,需要规避组织健忘症。今天的环境之中,如何去建立一些“确定”的,去面对包括人才流动的“不确定”,也许更是一个值得去深思的课题。

 

12、组织契合:没有最好的架构,也没有最好的文化,关键是契合。该模式表明,成功在的战略应该能反应周边的现实环境。所谓契合,即工作、员工、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任一要素与其他三者相连,连接顺畅度以及契合度,决定了组织效率。需要留意,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流动的“关系”。互动、反馈等环节变得必要。流程是表层,底层仍然需要“文化”支撑。

 

13、职务、智慧、道德,这三者的权威,第一个是惯性,二三则在变革中更为关键。作者提到需要一种“激发创新、打破常规”的制度环境的存在,哪怕积极变革的人数从0.001%增加到2%,则是巨大的增长,当然也是不容易的,因为需要热情、魄力和毅力。

 

14、变革是用户导向以及面向未来的,以及变革不能脱离人性的考量。改变、重建、阶段性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做激发等等,是考量点。三个要素:领导能力、结构能力(绩效/架构/沟通)、组织能力。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一体的思考、感知、运作(8项工作,P142-P146)。

 

15、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帮助员工成功。

 

16、提高士气与激励是两回事。激励,要改变的不是员工,而是公司。明确目标、信任、肯定反馈与建设性的反馈环境、鼓励协作协同等,更为重要。这个部分,一个是想到了我们的8条,好好践行以及持续践行。另一个是想到了信任的公式,同样需要践行,以及更多人的相互影响、变成组织惯性动作。信任=(专业+可靠+亲密)/ 自我目的。

 

17、彼得·圣吉: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衡量系统,而是用这个衡量系统来传播企业战略。所以,绩效管理中,在岗位描述的正确性(达到引导目的)和科学性(能够正确评价)前提下,关注计划、双向对话、赋予获得好绩效的能力以及提供支持解决问题。在如何做绩效管理这件事情上,管理者和团队成员都应受训练,了解得多,就不至于尴尬。当然,想到一个点:绩效管理不是一个年度、半年度的事情,是一个常态,比如,每个互动反馈环节中,日常的工作沟通(基于业务目标的)和个人的1-1(基于IDP的)之中。

 

18、领导方式的审视:紧迫意识、雄心壮志、复盘与迭代、开放与激发、明确目标以及适时的挑战。

 

 

19、企业的文化营造,首先起点也是“正心正德”,尔后,是成长型思维的营造——担责,避免坐视不管而要勇于改变、学习与成长、明确目标以及唤醒和激发认同感,从一群人到一个团队,再到一个组织。以及,最后,提到了担责以及面对现实,即不只是营造一个“外部承诺”,以及刻意的去掉“大家的抱怨”,面对抱怨,需要的是深度的思考与反思,也要看人之大,鼓励每个人的担责、向内看“我能做什么去变得更好”,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成长为一个卓越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