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打卡第三次——EM算法
EM算法
前言
EM算法是机器学习十大算法之一,它很简单,但是也同样很有深度,简单是因为它就分两步求解问题,
- E步:求期望(expectation)
- M步:求极大(maximization)
深度在于它的数学推理涉及到比较繁杂的概率公式等,所以本文会介绍很多概率方面的知识,不懂的同学可以先去了解一些知识,当然本文也会尽可能的讲解清楚这些知识,讲的不好的地方麻烦大家评论指出,后续不断改进完善。
三硬币的例子还是经典易懂的~
这个例子中你只观察到了硬币抛完的结果,并不了解A硬币抛完之后,是选择了B硬币抛还是C硬币抛,这时候概率模型就存在着隐含变量!
再来一遍:如果使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模型,模型中存在隐变量的时候,就要用到EM算法去做估计
再来个例子,假设,你炒了一份菜,我想要你把它平均分到两个碟子里,该怎么分?
先分一部分到碟子 A 中,然后再把剩余的分到碟子 B 中,再来观察碟子 A 和 B 里的菜是否一样多,哪个多就匀一些到少的那个碟子里,然后再观察碟子 A 和 B 里的是否一样多……
整个过程一直重复下去,直到份量不发生变化为止。
在这个例子中你能看到三个主要的步骤: 初始化参数,观察预期和重新估计。首先是先给每个碟子初始化一些菜量,然后再观察预期,这两个步骤实际上就是期望步骤(Expectation)简称E步。如果结果存在偏差就需要重新估计参数,这个就是最大化步骤(Maximization)简称M步。这两个步骤加起来也就是 EM 算法的过程。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uzhongqiang/article/details/104312869
你能看出 EM 算法中的 E 步骤就是通过旧的参数来计算隐藏变量。然后在 M 步骤中,通过得到的隐藏变量的结果来重新估计参数。直到参数不再发生变化,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推导逼近
参考dw机器学习基础之EM,统计学习方法和相关视频
证明收敛
参考dw机器学习基础之EM,统计学习方法和相关视频
高斯混合分布
EM算法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高斯混合模型就是由多个高斯模型组合在一起的混合模型(可以理解为多个高斯分布函数的线性组合,理论上高斯混合模型是可以拟合任意类型的分布),例如对于下图中的数据集如果用一个高斯模型来描述的话显然是不合理的:
两个高斯模型可以拟合数据集,如图所示:
参考博客
主要参考统计学习方法这本书,书籍地址:http://www.dgt-factory.com/uploads/2018/07/0725/%E7%BB%9F%E8%AE%A1%E5%AD%A6%E4%B9%A0%E6%96%B9%E6%B3%95.pdf。
统计学习方法-代码解读https://github.com/fengdu78/lihang-code
EM算法 - 期望极大算法https://blog.csdn.net/randompeople/article/details/93711747
EM聚类的工作原理
EM算法一般用于聚类,也就是无监督模型里面,因为无监督学习没有标签(即y值),EM算法可以先给无监督学习估计一个隐状态(即标签),有了标签,算法模型就可以转换成有监督学习,这时就可以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出模型最优参数。其中估计隐状态流程应为EM算法的E步,后面用极大似然估计为M步。
相比于 K-Means 算法,EM 聚类更加灵活,比如下面这两种情况,K-Means 会得到下面的聚类结果。
因为 K-Means 是通过距离来区分样本之间的差别的,且每个样本在计算的时候只能属于一个分类,称之为是硬聚类算法。而 EM 聚类在求解的过程中,实际上每个样本都有一定的概率和每个聚类相关,叫做软聚类算法。
你可以把 EM 算法理解成为是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型来用 EM 进行求解。常用的 EM 聚类有 GMM 高斯混合模型和 HMM 隐马尔科夫模型。GMM(高斯混合模型)聚类就是 EM 聚类的一种。比如上面这两个图,可以采用 GMM 来进行聚类。
和 K-Means 一样,我们事先知道聚类的个数,但是不知道每个样本分别属于哪一类。通常,我们可以假设样本是符合高斯分布的(也就是正态分布)。每个高斯分布都属于这个模型的组成部分(component),要分成 K 类就相当于是 K 个组成部分。这样我们可以先初始化每个组成部分的高斯分布的参数,然后再看来每个样本是属于哪个组成部分。这也就是 E 步骤。
再通过得到的这些隐含变量结果,反过来求每个组成部分高斯分布的参数,即 M 步骤。反复 EM 步骤,直到每个组成部分的高斯分布参数不变为止。
这样也就相当于将样本按照 GMM 模型进行了 EM 聚类。
所以说很多KMeans解决不了的问题,EM聚类是可以解决的。在 EM 框架中,我们将潜在类别当做隐藏变量,样本看做观察值,把聚类问题转化为参数估计问题,最终把样本进行聚类。
最后再多啰嗦一句,EM 算法相当于一个框架,你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型来进行聚类,比如 GMM(高斯混合模型),或者 HMM(隐马尔科夫模型)来进行聚类。
- GMM 是通过概率密度来进行聚类,聚成的类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
- 而 HMM 用到了马尔可夫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状态转移矩阵来计算状态转移的概率。HMM 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EM算法实战
在 Python 中有第三方的 EM 算法工具包。由于 EM 算法是一个聚类框架,所以你需要明确你要用的具体算法,比如是采用 GMM 高斯混合模型,还是 HMM 隐马尔科夫模型。
聚类的特点是相同类别之间的属性值相近,不同类别的属性值差异大。
1,导入包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csv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sklearn.mixture import GaussianMixture
2加载数据
# 数据加载,避免中文乱码问题
data_ori = pd.read_csv('dataset/heros.csv', encoding = 'gb18030')
features = [u'最大生命',u'生命成长',u'初始生命',u'最大法力', u'法力成长',u'初始法力',u'最高物攻',u'物攻成长',u'初始物攻',u'最大物防',u'物防成长',u'初始物防', u'最大每5秒回血', u'每5秒回血成长', u'初始每5秒回血', u'最大每5秒回蓝', u'每5秒回蓝成长', u'初始每5秒回蓝', u'最大攻速', u'攻击范围']
data = data_ori[features]
3.数据可视化的探索
我们将 20 个英雄属性之间的关系用热力图呈现了出来,中间的数字代表两个属性之间的关系系数,最大值为 1,代表完全正相关,关系系数越大代表相关性越大。从图中你能看出来“最大生命”“生命成长”和“初始生命”这三个属性的相关性大,我们只需要保留一个属性即可。同理我们也可以对其他相关性大的属性进行筛选,保留一个。你在代码中可以看到,我用 features_remain 数组保留了特征选择的属性,这样就将原本的 20 个属性降维到了 13 个属性。
# 对英雄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
# 设置plt正确显示中文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用来正常显示中文标签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用来正常显示负号
# 用热力图呈现features_mean字段之间的相关性
corr = data[features].corr()
plt.figure(figsize=(14,14))
# annot=True显示每个方格的数据
sns.heatmap(corr, annot=True)
plt.show()
4特征工程
# 相关性大的属性保留一个,因此可以对属性进行降维
features_remain = [u'最大生命', u'初始生命', u'最大法力', u'最高物攻', u'初始物攻', u'最大物防', u'初始物防', u'最大每5秒回血', u'最大每5秒回蓝', u'初始每5秒回蓝', u'最大攻速', u'攻击范围']
data = data_ori[features_remain]
5数据规范化
我们能看到“最大攻速”这个属性值是百分数,不适合做矩阵运算,因此我们需要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我们也看到“攻击范围”这个字段的取值为远程或者近战,也不适合矩阵运算,我们将取值做个映射,用 1 代表远程,0 代表近战。然后采用 Z-Score 规范化,对特征矩阵进行规范化。
data[u'最大攻速'] = data[u'最大攻速'].apply(lambda x: float(x.strip('%'))/100)
data[u'攻击范围']=data[u'攻击范围'].map({'远程':1,'近战':0})
# 采用Z-Score规范化数据,保证每个特征维度的数据均值为0,方差为1
ss = StandardScaler()
data = ss.fit_transform(data)
6建模并产生结果,写入文件
# 构造GMM聚类
gmm = GaussianMixture(n_components=30, covariance_type='full')
gmm.fit(data)
# 训练数据
prediction = gmm.predict(data)
print(prediction)
# 将分组结果输出到CSV文件中
data_ori.insert(0, '分组', prediction)
第一列代表的是分组(簇),我们能看到张飞、程咬金分到了一组,牛魔、白起是一组,老夫子自己是一组,达摩、典韦是一组。聚类的特点是相同类别之间的属性值相近,不同类别的属性值差异大。因此如果你擅长用典韦这个英雄,不防试试达摩这个英雄。同样你也可以在张飞和程咬金中进行切换。这样就算你的英雄被别人选中了,你依然可以有备选的英雄可以使用。
聚类和分类不一样,聚类是无监督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我们没有实际的结果可以进行比对,所以聚类的结果评估不像分类准确率一样直观,那么有没有聚类结果的评估方式呢?这里我们可以采用 Calinski-Harabaz 指标,代码如下: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alinski_harabaz_score
print(calinski_harabaz_score(data, prediction))
指标分数越高,代表聚类效果越好,也就是相同类中的差异性小,不同类之间的差异性大。当然具体聚类的结果含义,我们需要人工来分析,也就是当这些数据被分成不同的类别之后,具体每个类表代表的含义。
另外聚类算法也可以作为其他数据挖掘算法的预处理阶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数据进行降维了。
参考https://blog.csdn.net/wuzhongqiang/article/details/104312869
上一篇: 【zk开发】zk注解的秘密
下一篇: 最长回文子串(含manacher算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