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DRF(五):Request和Response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7-12 11:22:24
...

一 请求与响应

1.1 Request

REST framework 传入视图的request对象不再是Django默认的HttpRequest对象,而是REST framework提供的扩展了HttpRequest类的Request类的对象。

REST framework 提供了Parser解析器,在接收到请求后会自动根据Content-Type指明的请求数据类型(如JSON、表单等)将请求数据进行parse解析,解析为类字典[QueryDict]对象保存到Request对象中。

Request对象的数据是自动根据前端发送数据的格式进行解析之后的结果。

无论前端发送的哪种格式的数据,我们都可以以统一的方式读取数据。

1.1.1常用属性

1).data

request.data 返回解析之后的请求体数据。类似于Django中标准的request.POST和 request.FILES属性,但提供如下特性:

  • 包含了解析之后的文件和非文件数据
  • 包含了对POST、PUT、PATCH请求方式解析后的数据
  • 利用了REST framework的parsers解析器,不仅支持表单类型数据,也支持JSON数据

2).query_params 

request.query_params与Django标准的request.GET相同,只是更换了更正确的名称而已。

3).user

request.user 通常返回一个 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实例, 尽管该行为取决于所使用的的认证策略。

如果请求未认证则 request.user 的默认值为 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的一个实例。匿名用户

1.1.2 DRF的Request对象分析

1 django 原生的Request:django.core.handlers.wsgi.WSGIRequest

2 drf的Request:rest_framework.request.Request

3 drf的request对象内有原生的request,request._request:原生的Request

4 在视图类中使用 request.method  拿到的就是请求方式,
    正常拿,应该request._request.method

5 如何实现这种操作?
	-对象.属性会触发 类的__getattr__方法
    

6 drf的Request类重写了__getattr__
    def __getattr__(self, attr):
        try:
            # 去原生的request反射属性
            return getattr(self._request, attr)
        except AttributeError:
            return self.__getattribute__(attr)
        
        
7 虽然视图类中request对象变成了drf的request,但是用起来,跟原来的一样,只不过它多了一些属性
	-request.data  #post请求提交的数据,不论什么格式,都在它中
    -requst.query_params# get请求提交的数据(查询参数)
    
    
8 重点记住:
	-drf的request对象用起来跟原来一样(重写了__getattr__)
    -request.data  #post请求提交的数据,不论什么格式,都在它中
    -requst.query_params# get请求提交的数据(查询参数)

1.2 Response

1
rest_framework.response.Response

REST framework提供了一个响应类Response,使用该类构造响应对象时,响应的具体数据内容会被转换(render渲染)成符合前端需求的类型。

REST framework提供了Renderer 渲染器,用来根据请求头中的Accept(接收数据类型声明)来自动转换响应数据到对应格式。如果前端请求中未进行Accept声明,则会采用默认方式处理响应数据,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来修改默认响应格式。

可以在rest_framework.settings查找所有的drf默认配置项

1
2
3
4
5
6
REST_FRAMEWORK = {
    'DEFAULT_RENDERER_CLASSES': (  # 默认响应渲染类
        'rest_framework.renderers.JSONRenderer',  # json渲染器
        'rest_framework.renderers.BrowsableAPIRenderer',  # 浏览API渲染器
    )
}

1.2.1 构造方式

1
Response(data, status=None, template_name=None, headers=None, content_type=None)

data数据不要是render处理之后的数据,只需传递python的内建类型数据即可,REST framework会使用renderer渲染器处理data

data不能是复杂结构的数据,如Django的模型类对象,对于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Serializer序列化器序列化处理后(转为了Python字典类型)再传递给data参数。

参数说明:

  • data: 为响应准备的序列化处理后的数据;
  • status: 状态码,默认200;
  • template_name: 模板名称,如果使用HTMLRenderer 时需指明;
  • headers: 用于存放响应头信息的字典;
  • content_type: 响应数据的Content-Type,通常此参数无需传递,REST framework会根据前端所需类型数据来设置该参数。

1.2.2 常用属性

1).data

传给response对象的序列化后,但尚未render处理的数据

2).status_code

状态码的数字

3).content

经过render处理后的响应数据

1.2.3 状态码

为了方便设置状态码,REST framewrok在rest_framework.status模块中提供了常用状态码常量。

1.2.4 自定义封装Reponse类

class APIResponse(Response):
    def __init__(self, code=100, msg=None, data=None, status=None,
                 template_name=None, headers=None,
                 exception=False, content_type=None, **kwargs):
        dic = {'status': code, 'msg': msg}
        if data:
            dic['data'] = data
        if kwargs:
            dic.update(kwargs)

        super().__init__(data=dic, status=status,
                         template_name=template_name, headers=headers,
                         exception=exception, content_type=content_type)

        
### 使用,在视图类中
return APIResponse(msg='成功了',data={'name': 'lqz', 'age': 19},nex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