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如何改变好莱坞的
从分析观众反应到创造数字人类,逐渐被运用在影视制作的各个阶段。
the hollywood reporter邀请六位领域中的大佬,从运营模式、剪辑方式、视觉特效、数字人类、数据分析和剧本创作等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是如何改变好莱坞的。
运营模式
视效公司工业光魔尝试在监督渲染和呈现视效的流程中加入人工智能。据他们的执行创意总监兼高级副总裁rob bredow介绍,人工智能被用来统筹渲染场的进程,从而通过可预测的方式高效地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算法有趣的地方是,即使只有80%或90%的有效性,它的猜测却往往与人类的猜测保持一致。」
剪辑方式
《识骨寻踪》的剪辑师harry b. meiiler认为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它被用于各种各样的编辑系统中,包括avid研发的media composer。
「media composer的插件可将对话与剧本相匹配,剪辑师因此能够快速找到场景中的任意镜头和角度。」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仍旧存在,但这不妨碍adobe的premiere pro借助人工智能「对不同宽高比的视频进行重新构架」。
「或许理解笑话的定义,但它并不能辨别什么是好笑的。斯坦福大学始终致力于开发足以按照剧本顺序拍摄样片和组装镜头的但它无法明确什么是最恰当的场景,这需要人来分辨。」
视觉特效
视效大厂数字王国已把人工智能融入自主研发的masquerade这一面部捕捉系统和前者的结合成功将乔什布洛林的演绎叠加至《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灭霸。
据数字王国虚拟人部门主管darren hendler介绍:「实时渲染加之人工智能驱动的面部捕捉系统正在改变创建数字角色的进程,在拍摄现场打造灭霸级逼真的数字角色势必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他补充道,数字王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技术,「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视效艺术家快速而真实地将特技替身变成角色,或是改变演员的台词。」
数字人类
chaos group实验室总监christopher nichols(他也是数字人类联盟的主要成员)表示,人工智能在数字人类的世界里掀起了「巨大」的浪潮:「艺术家和解决方案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让数字人类看起来和真人无异,这一点实际上很容易通过深度学习解决。」
然而技术的迭代同样导致了deepfakes的出现,比如jordan peele曾使用faceswap 仿造前总统奥巴马发出公共服务声明,视频中的奥巴马抨击特朗普为「彻头彻尾的蠢货」。
christopher nichols总结道:「很多人想终止这项技术,乃至完全取缔。但解决方案本身具有超绝潜力,值得持续性探索。投入更多相关研究是紧要之事,包括挖掘更合适的工具来检测真实和假冒的事物。以photoshop为例,尽管它能够专业、轻松地操纵图像所表述的观点,大众仍把它当作一种工具,即便他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怀疑photoshop输出的每一幅图像。」
数据分析
沃思达集团旗下的movio是专注于观影人群消费行为分析和营销活动的管理专家,曾采用人工智能为《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和《好莱坞往事》等影片解析观影习惯和票房走势。人工智能消除了复杂性,并不断学习更多有关影迷的行为。
movio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will palmer表示:「人工智能帮助movio预测了哪些影片拥有圈粉的潜力,由此催生用于推动营销和发行战略、支撑创造性决策的洞察。」
如果从零开始创作呢?
谷歌资深科学家paul debevec预言: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年中,人工可使剧本创作更为简易化,且展现出特定导演的风格。
「剧本仅仅是计算机语言中由0和1组成的字符串,如果具备足够大的和足够多的训练以匹配剧本,它将学习映射并生成全新的剧本和电影甚至匹配斯坦利库布里克、昆汀塔伦蒂诺、马丁斯科塞斯的格调,亦或翻拍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