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款iMac体验:这很生产力
作为科技媒体工作者,为了便携性买苹果电脑一般首选笔记本,像我们这种稍微有点生产力需求的数码编辑会上pro,但imac 一般没有同行买,因为太大了没法儿带着出差。
所以对于我个人来说,算是首次面对27 英寸5k imac,虽然对macos 系统已经很熟悉,但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些不太一样的体验。
27 英寸包装箱大而紧凑,正面可以整个打开不用费劲儿从上面抽。没有太多配件,就一套妙控键鼠、一根lightning 充电线、以及一条机身电源线。包装拆完之后别扔,以后搬家或者换公司兴许还用得上。
电源线机身接口侧与背部完美契合,引起舒适。接上插座直接开机点亮,打开妙控键鼠开关即可配对。过引导界面,关联icloud 账户,进入桌面后即可同步日历等信息。这一套体验非常顺畅,虽然是新电脑,但给人感觉是老朋友。
这台27 英寸imac 是2019 款顶配,主要硬件参数如下:
5k视网膜显示屏
i9-9900k(3.6ghz)
16gb ddr4 内存
vega 48(8gb)显卡
512gb 固态存储
这一套配置官网售价26160 元,差不多同样顶配的15 英寸macbook pro 是26173 元,这里弹幕可以发打扰了。
先来测试一下读写速度和geekbench 跑分:
苹果自研a12x 单核5000 多核17900,多核性能距离*桌面处理器i9 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其实最根本的还是ios 和macos 的生产力应用生态差距。
作为多年macbook pro 用户,换到imac 最直观的变化自然是屏幕变大了,而且细腻度没有下降,支持p3 色域。
这块5k 屏从标准白光led 改为红绿荧光粉led,查了一下荧光粉的优点主要是提升发光效率。不支持原彩显示,但即便有设计师也会关闭。
我端起13英寸mbp比对了一下,显示面积大概扩大了4倍,所以生产力也相应增加4倍。(这句话删掉不要让老板看见)
屏幕具备一定小范围俯仰角调节,抬到最高位置甚至适合站立观看,坐久了还能起身活动活动脊椎。
扬声器分布在机身中框底部,减少了背面开孔数量。不过因为是放在开放式办公室,所以平时都是连着airpods 基本不外放。
所有接口都在机身背面,数量规格如下图所示:
插拔方式可以说反人类,很多时候需要站起来找位置。自带sdxc 卡插槽,方便导入相机素材。用不用网口看个人需求,我是直接连公司5g wi-fi。
其中两个usb-c 型雷雳3 接口,高达40gb/s 数据传输速度,可外接一台5k 或两台4k 显示器。一屏资源库一屏时间线,视频剪辑效率进一步提升。
imac 没有指纹模块,在密码管理方面没有mbp 便捷,也可以通过apple watch 解锁。同事们用的基本都是mac 设备,互相之间可以直接airdrop,就不用移动硬盘了。
妙控键盘手感要比蝶式好很多,妙控鼠标也比较容易适应。如果更习惯mbp 上touchpad 的操作,也可以加钱换妙控板。键鼠采用lightning 接口充电,就是鼠标的插入位置不是很优雅,续航给力我用了半个月还没充过电。
虽然没有imac pro 的深空灰配色,但2019 款5k imac 也是非常pro 了,对图形处理有更高需求的还可以选配vega 显卡。
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最高生产力应用场景可能就是剪视频了。
在27 英寸5k imac 上剪视频完全是另外一种体验,当然mbp也可以外接显示器,但lg ultrafine 5k 显示屏售价9850 元。
根据苹果官网给出的数据,final cut pro x 视频编码转换导出速度,相比之前的四核提升80%。
这里我们不搞那么专业,就用iphone 拍摄10 分钟左右4k@60fps 视频,然后拖入fcpx 里简单渲染一下然后输出。
2019 款顶配imac 用时12 分26 秒,而我的2015 款入门mbp 用时49 分30 秒。类似这样效率上的差距,也会体现在剪辑过程中。更好更贵的设备除了提升效率,还能增加“搬砖”舒适度。
另外再具体说说显卡升级带来的实际应用,例如电视台节目行业后期在多机位剪辑中,radeon pro vega 48 支持同时处理16 个4k 视频流。
macos 不用多说,我个人比较期待的是apple arcade 游戏订阅服务。面向全平台的独占游戏不会让imac 变身游戏电脑,但这么强大的性能干活儿娱乐两不误岂不是更爽?
2019 款imac 只是常规升级外观设计保持不变,很多公司会在前台接待处摆上一台,展示出背面硕大的apple logo。机身边缘最薄处仅5mm,如果大黑边能升级成全面屏,颜值上就更没啥可吐槽的了。
然而在我两周的使用过程中,除了更大的屏幕imac 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率提升。这并不是一台适合所有人的桌面电脑,只有在专业创作人士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强大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