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晏殊都担任过哪些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晏殊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热播电视剧《清平乐》里出现了众多北宋名臣的身影。其中,晏殊值得拿出来单独说一说。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人,生于991年。晏殊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5岁写得一手漂亮的诗文,因而被称赞为“神童”。晏殊的名声很快传到官府。1005年,晏殊在江南按抚张知白的推荐下,参加了殿试,在几千名考生里脱颖而出,考中进士。
那一年,晏殊才15岁。如果放在现在,等于是15岁就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博士。
晏殊步入仕途后,获得的第一份官职是秘书省正事。在古代,秘书省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正事”是职事的意思。这就是说,晏殊第一份官职,相当于今天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1008年,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礼郎。太常寺奉礼郎的品级为从八品,品级不算高,俸禄却不低,每月俸禄约15贯钱(两银子),与清朝的一品官员持平。太常寺为九寺之一,是一种掌管礼乐的机关,主要负责祭祀活动。现在没有类似的部门,没办法进行对比。
同年,晏殊改任光禄寺丞。光禄寺也是九寺之一,负责皇室膳食,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类似于清朝的御膳房。光禄寺丞是光禄寺的副职,级别为从六品。如今没有类似于光禄寺的部门。不过,晏殊直接从一名从八品官员,提拔到从六品官员,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
就在晏殊前途一片光明之际,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1008年,晏殊的父亲去世。按照朝廷的礼仪制度,晏殊必须辞掉官职,回家为父亲守丧3年。对于一名正在上升期的官员来说,这是一种不小的打击。好在宋真宗非常欣赏晏殊,没有让他守满3年,就把他调回都城,在自己身边做事。
命运真是爱开玩笑。晏殊刚刚回到都城,他的母亲又去世了。晏殊希望为母亲守丧,尽到一个儿子的孝道。宋真宗不同意,将他调为从五品的太常寺丞。
在宋真宗的重点“关注”下,晏殊升迁频繁,历任左正言、直史馆、王府记室参军、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知制诰、判集贤院、翰林学士、左庶子等职。左正言、直史馆都属于有名无职的官职,王府记室参军相当于现在掌管文书的官职,户部员外郎属于户部郎官,太子舍人属于兼职,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判集贤院负责收藏典籍,翰林学士是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左庶子是官员提拔转任的备用官职。
在宋仁宗继位之前,晏殊已经是正三品的官员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
1022年,宋仁宗继位后,晏殊提出了由刘太后“垂帘听政”的建议,继续在仕途稳步升迁,历任右谏议大夫、侍读学士、给事中、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枢密副使等职。
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为从二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或许是因为晏殊的仕途太顺利了,上天要“考验”他一把,1027年,晏殊在玉清宫用朝笏将侍从的门牙打掉,加上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被宋仁宗以刑部侍郎的身份贬出京城,担任宣州知州,后改任应天府知府。
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宣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安徽省宣城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等城市的市长,应天府知府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市长。
难能可贵的是,晏殊虽然被贬斥到地方上做官,却并没有消极应对。他在担任地方官期间,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将昔日默默无闻的应天书院打造成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齐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1032年,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北宋时期,参知政事属于副宰相,级别为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领导。
1033年,刘太后穿着皇帝的服饰去拜谒太庙,晏殊谏阻,惹得刘太后不高兴,被贬斥到亳州、陈州担任知州。
1038年,晏殊再次被起用,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不久出任三司使。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检察长,三司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部长。
1042年,晏殊出任枢密使加平章事,位居宰相之列,级别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领导。
1044年,晏殊被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外放为颖州知州,后又以礼部尚书、刑部尚书的身份担任陈州、许州的知州,随即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担任永兴军节度使。这相当于现在以工信部部长、司法部部长、财政部长的身份到地方上任职市长。
1054年,晏殊因为患病,请求回京治病;宋仁宗考虑到晏殊年纪已经很大了,将他留在身边。1055年2月,晏殊因病去世,享年6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