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用框架的一些想法
前言
前几天跟朋友谈起框架的事情,回顾了一下当前框架的发展,尤其是spring boot,已经把程序员的开发简化到了最初的一个 class 的形式了。这个也是我为什么喜欢领域驱动设计(ddd)的原因,真正回归了本源。回头看历史上的各种框架,从struts开始,到tapestry、wicket、springmvc,最后到spring boot,就是逐渐破坏面向对象(oo)的封装性,再慢慢回归到面向对象的历程。
通用框架的一些概念
我画了一个图,是应用程序的结构,貌似是spring cloud/boot的结构,实际上并不仅仅如此。
我们从底向上分析这个图:
- 底层是操作系统,目前流行docker,以及基于docker的各种派生工具,比如kubernates、rancher等。但是微创新不能改变本质,也就是docker带来了和纯os之上部署完全不同的一种方式。但是依然属于“部署”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要思考的是拓扑结构、设备内存大小、磁盘空间、网络参数、文件句柄等。
- 操作系统之上,就是应用系统的各种部件。现在的应用系统,都是异构的,如数据库用mysql、oracle,缓存redis,传输kafka、mq等等。这些异构的外部第三方程序需要和自己开发的应用进行集成。这是“系统集成”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要思考的是地址、端口、应用系统的配置参数等。
- 在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结构中,如果用java开发,则要基于java运行时之上,结合外部的各种库,然后才能在其上开发自己的业务逻辑。这些业务逻辑代码通过编译打包功能,和外部库文件一起构成应用程序。这是“应用集成”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要在代码级别思考api、性能、参数、返回值、调用方式等。
- 最上层才是自己真正开发的应用逻辑部分。现在一切都回归到“对象”,程序员们只需要把业务逻辑写在class里就可以。但是写出这些代码之前,我们需要进行设计,思考各个class之间的关系,思考界面和后台逻辑的调用方式,思考界面的布局、交互等。这些才是开发真正要关注和要做的事情。
把上图换一种画法,可以更加容易看懂。一层层象蛋壳一样的结构表示不同模块所处的依赖层面。现代软件框架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们需要人工编程的部分,就像鸡蛋的蛋黄一样,核心但是只有一点点。
那么,我们刚才已经说了:
- 基于现代框架的编程,已经回归且简单到只需要写一个class的地步了
- 在手工编写内容之外,都是集成工作
通用架构也不过是如此。
关于通用框架的一些设想
目前框架方面的顶尖水平依然在java界,以spring boot为代表。现在流行的spring cloud的核心依然是spring boot。记得2015年的时候,我用dubbo给客户搭建了一个框架,后来在研究spring cloud的时候,发现两个的框架的思路基本一致,编程方法类似。那么,从开发者的角度,能否屏蔽这种差异?
一旦屏蔽了框架实现的差异之后,开发者只需要用纯oo结构去实现自己的业务,框架根据annotation自动决定加载和运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框架”归类到运行时(runtime)部分,而不再需要把框架代码也打包到系统里。框架和代码之间的解耦,可以让应用程序的适应性更广:同一套代码,套用不同的框架,就具备了不同的特性,如高可靠、高吞吐量、离线处理等等。
看起来很美!
上一篇: redis 设置认证密码
下一篇: 最多吃3个就吃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