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秦国四大名相,在历史上有何成就与贡献?
你们知道秦国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历史阶段。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比如秦国、楚国、齐国等大国,就在该时期陆续吞并了周边的弱小诸侯国。至于春秋时期最强大的晋国,则是被魏赵韩三家瓜分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消灭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一统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成为最后的赢家,离不开众多武将的南征北战。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中,就有两位来自于秦国,分别是白起和王翦。其中,白起指挥了长平之战等重创山东六国的战役,而王翦则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除了这些武将之外,秦国能够一统天下,也离不开众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文臣谋士。其中,就以下四人来说,可以称之为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四大名相,他们都为秦朝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作用。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因为在魏国没有受到重用,商鞅最终选择来到了秦国,从而辅佐秦孝公,在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为了适应兼并战争的特点,战国七雄无不进行了变法图强。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而就秦国来说,也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盛。
就商鞅变法来说,军功爵位等内容,为秦国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除了治国的才能,商鞅还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家被杀。对此,虽然最后的结局比较凄凉,但是,商鞅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秦孝公在位时,商鞅的地位相当于宰相一职,也即辅佐秦孝公这位君主执掌大权。尽管秦惠文王即位后,除掉了功高震主的商鞅,不过,商鞅变法的内容,还是被秦惠文王执行下去了。而这,无疑为秦国一统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仪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张仪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张仪受到秦国重用时,通过合纵连横,为秦国蚕食六国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比如秦惠王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
于是,魏国宣布退出诸侯合纵,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再比如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在张仪的游说之下,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而这,自然为秦国各个击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战国中期,秦国的对外扩张,促使山东六国经常组织联军来进行抗衡。但是,张仪等人的努力,促使山东六国貌合神离,没能一直团结下去。不过,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和张仪一样,范雎也是魏国人,并且最终都担任了秦国宰相一职。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到秦昭襄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
就远交近攻来说,范雎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长平之战后,范雎因为妒忌白起的功劳,所以在秦昭襄王面前对白起进行谗言,最终导致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众所周知,白起之死,无疑是秦国的一大损失。邯郸之战后,范雎逐渐失去秦昭襄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吕不韦
最后,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滑县)人。在战国中后期,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在此基础上,吕不韦带兵攻取东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秦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也即在秦国历史上,吕不韦可谓权势最大的宰相了。
吕不韦在秦国的地位,完全能够和后来的蜀汉丞相相提并论。不过,吕不韦后来受到嫪毐*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对此,在笔者看来,秦王嬴政*之后,可以立即发动秦灭六国之战,显然离不开吕不韦打下的基础。总的来说,在战国时期,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可以称之为秦国的四大名相。对于这四人来说,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帮助秦国一步一步走到了一统天下的终点。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