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与机器人谈“感情”,人类是否“很受伤”?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30 22:13:47
与机器人谈“感情”,人类是否“很受伤”?也谈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融合的前景最近, 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

与机器人谈“感情”,人类是否“很受伤”?

也谈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融合的前景

最近, 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再次引起全球热议人工智能未来是否超过人类。今年的博鳌论坛也专门开设了“人工智能:探索生命疆界”分论坛进行探讨。

与机器人谈“感情”,人类是否“很受伤”?

人工智能将对未来产业进行深度改造

2015年,中国机器人数量已占全球总数的56%,已成为机器人大国。业界预测,2014-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累计将达2000亿,2013年当年仅为300亿,未来三年复合增速将达22%;中国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速。预计未来十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超1万亿。

未来的计算机将对产业进行深度的改造。

美国、日本等世界先进国家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一直都把超算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每年都不惜投入巨额的资金去不断地刷新超算TOP500。中国也一样,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可控,超级计算机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1980年代,当时计算机科技开始大热,人工智能科技也在美国人带领下发热,图灵机测试、计算机下象棋程序、模糊数学、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等科研领域均起步。

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中国后,国内科技界和哲学界曾掀起过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方向的争论,主要是辩论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起来是否会超过人的智能,最终机器人“战胜”人类。一派认为人制造的智能不可能超过人的智能,永远是人的工具;另一派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进化速度远远快于人类的进化,最终超过人类、控制人类。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人工智能最终将与人类融合为一体,快速进化为一种新的智能人类。两种智能将融合进化的方向和模式是最大的可能。

1983年,龚英辅和陈体滇先生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最终将实现与人智能融合为一体”的新观点。

人机融合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从石器时代以来,人类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唯独人工智能的出现,向人智能本身提出了挑战。对人工智能远景的预测,国内学者大多认为人工智能永远只能是受制于人的一种工具,是人智能的模拟物,不可能达到人智能的水平;而西方学者大多认为,人也只是一种高级机器,因此,人工智能机器将定能像人一样的进行思维,成为人的一种特殊“伙伴”,更有甚者,少数人认为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人智能的进化,故总有一天“进化计算机”将会奴役、控制人类。

例如,用技术手段改善普通人的记忆力、改造并提高智力低下人群的智能水平等。这类改善、改造的发展和升级,最终将导致高级的人工智能与人智能融合为一休,实现“人机融合”。

如果我们确认人机融合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则研制和发展人工智能的理想目标不在于追求研制像人一样的智能机器人(用于各种专门目的的智能系统和机器人是必需的),而应加强研究用于改善和改造人智能的各种技术。按照人机融合的发展方向,必须有一套新的人工智能发展技术路线和战略规划。

人脑是一个涉及到化学、物理、心理、生理和社会多个层次的综合系统,而智能则是这个综合系统的综合效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人机融合时代的主要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电子的,即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今后能否研制出高水平的电子式智能机,将取决于新的逻辑系统、毫微技术和微器件的发展,毫微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的,有可能使电子式智能机与人智能有更大的同构性和相亲性;另一条是生物的,即生物计算机的发展。在人机融合的道路上,生物计算机可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与人智能的融合。

人工智能的发展实质是生命边界的探索

如果以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机器的目的不是赢棋或者输棋,它的目的是这个机器能够存活下去,甚至能够产生自己的繁衍,把这个当成目标,同时机器不只停留在19×19的棋盘上,而是变成要生存在地球,或者一个实验室里面,它们就在创造生命了,生命的本质无外乎在这几千万年里面自己存在下去,所以人开始进化,发展出两条腿两条手,发展出眼睛鼻子,开始有智力,甚至有了情感,有了社会的道德。

现在国外科学家在做这样的试验,从AlphaGo我们看到的不只一个是下棋的机器,而是怎么在推动一种进化,这种进化有目标,一旦设立了目标设立了环境,如果有合适的算法,最后在这个环境或者目标下培养出来了一种能生存的能力,谷歌的AlphaGo是赢棋的能力,但如果它是生存的能力,它就变成一种生命,生命的特质就是生存和繁衍,我们只关注到机器打败人,但是在技术层面它们走得更远。

如果一个机器能够让自己存在,而且让自己产生复制,那就开始进入到生命的领地了。

情感计算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时势必要谈一下图灵测试,势必会去强调机器的IQ。人工智能在我们眼中一直不是普通的智力工具,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它具备超越人类的感知计算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它能够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在重视人工智能完成任务和功能强化的同时更要建立和满足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才是人工智能的最终定义。

从实际应用来看,出现了越来越多具备情感计算能力、能与人类进行感性交互的技术和产品。比如菲比小精灵和真娃娃机器人玩偶。更有甚者,是一只叫帕罗的机器海豹,用来充当老年人的伴侣动物。在法律调查过程中,计算机能识别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还能理解事件链、人际关系,甚至是情感和动机。比起直接解决问题的感知计算型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是先与用户建立一种信任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情感交流和需求满足的良性循环。

我们现在可能无法弄懂人类情感的本质,但可以找到对应各种情感的表现信号,比如寂寞对应的文字,开心对应的表情,愤怒对应的语调,兴奋对应的脑电波,等等,机器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分析就能找出所对应的情感,从而做到了读懂人类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机器就具有了与人类进行情感交互的能力。

我们对社交的内在渴望让我们不仅很容易将情感倾注在机器上,而且还是倾注在那些不可能真正爱我们的机器上。(记者 张爱萍)与机器人谈“感情”,人类是否“很受伤”?

[责任编辑:赵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