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抵御契丹铁骑的终极利器,“水长城”是什么样的?
北宋抵御契丹铁骑的终极利器,“水长城”是什么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宋朝初年,由于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未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导致北宋失去了一道重要的天然北方屏障。而辽国却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势之利。
契丹铁骑可以在广阔的河北平原上纵横奔驰,加之北宋国都开封无险可守,辽兵一旦渡过黄河,便能直接威胁开封的安全。
因此,对北宋来讲,河北的防御就变得迫在眉睫。范仲淹曾说:“国家御戎之计,在北为大。”包拯曾说:“河北者,国家根本之地,存亡系焉。”
尽管宋辽在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双方几乎无战事。但仅凭一纸合约,就幻想能保境安民,未免太过天真。
所以,北宋在河北一带的屯兵备战,一直没有松懈,其守军甚至常年维持在二、三十万人以上,而且,北宋还在河北东部无险可守的地区,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程。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被称之为“水长城”的水上防御体系,堪称抵御契丹铁骑的终极利器。
一、北宋边防战略思想的变化
要理解北宋为何要修一道“水长城”,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北宋北方边防思想的变化历程。
公元936年,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换取辽国的援助,将幽州、蓟州等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从此,契丹人就好像是拿到了中原王朝家里的大门钥匙一样,来去自如。
后周世宗柴荣时,曾经收复了两州三关之地,但因为柴荣突然病重去世,北伐戛然而止。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实行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把最难啃的骨头契丹放在最后。但是,对于对辽用兵问题,宋太祖还是持谨慎态度的,他设了一座“封桩库”,准备积蓄钱财以作为赎买燕云十六州的资本。按照他的想法,如果赎买不成,再考虑兴兵夺取。
但他的弟弟宋太宗却认为,这纯粹是一厢情愿,赵光义曾说:“先皇居常焦心劳虑,以经费为年,何其过也!”(《宋朝事实类苑》)
于是,宋太宗于公元979年、公元986年两次出兵北伐,但皆遭失败。此后,辽国为报复北宋,屡次大举南侵,直至双方签订“澶渊之盟”,罢兵休战。
“澶渊之盟”的签订,既标志着北宋承认了辽国占有燕云的合法性,也宣告着北宋*消极防守时代的到来。
二、“水长城”防御体系的提出
古代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手段,就是设关置镇,据险把守。北宋不能凭借着长城和燕云地区的崇山峻岭防守,那就只能人工设置坚固工事了。
在河北宋辽边境上,北宋除了加强城镇、堡寨建设,以增强其防御能力外,就是利用好现有的河流、湖泊,在“水”上做足文章。
宋太宗时期,宰相宋琪曾经向皇帝提出了这么两条设防方案:
1、掘开黄河大堤,让河水漫灌河北,使之成为一片泽国,这样就可以延缓契丹铁骑的进攻,保护中原无忧。
2、放弃北方部分领土,在河北沧州、定州与太行山脉之间修建长城。
宋太宗听到这种意见,当即予以否决:“若乃决大河,筑长城,徒以示弱,为后代笑。”(《宋朝事实》)。
很显然,掘开黄河大堤,以水设防,虽然可以达到阻滞契丹铁骑长驱直入的效果,但也会造成北宋千里沃野尽失,百姓*。而主动放弃领土去修长城的做法,也一样是费时费力。
更为关键的是,这两种显得很怂的办法,实在是容易糟人耻笑,让宋太宗脸上更加无光。
这时,有一个名叫何承矩的河北守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引水东注至海,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滋其陂泽,可以筑堤贮水为屯田,以助要害,免蕃骑奔轶。”(《宋朝诸臣奏议》)
宋辽对峙时期,以白沟河下游为两国的分界线。白沟河以南的今白洋淀、文安洼一线,多沼泽洼地。
欧阳修说:“河北之地,四方不及千里,而缘边广信、安肃、顺安、雄、霸州之间,尽为塘水,民不得耕者十八九。”(《论河北财产上时相书》)
所以,为了防止契丹铁骑南下,何承矩才提出了这样的对策:西起今天的河北满城县北山,经清苑、高阳、雄县、霸州等地,东至泥姑海口,连接沿线的大清河等几条支流与30余处洼淀,形成一道绵延450多公里的水上防线。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开挖渠道,使塘泊之间连成彼此沟通的水系网络,犹如一道“水长城”。
何承矩自幼随父亲在河北征战,对河北地区的边防、水势地形十分熟悉,而且,他也非常了解契丹人的习性:他们虽然擅长骑射和奔袭,但只适合在平原地区长驱直入,不习水战。这种利用天然水网改造成的“水长城”,正好是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好处显而易见:
1、比起宋琪提出来的掘开黄河和建筑长城相比,这个方案工程量比较小,只要把现有存在的河流湖泊沼泽挖通连片即可,再辅以少量堡垒即可。
2、它实施起来也比较隐蔽,给辽国人的印象是在兴修水利种田,而不是大修防御工事,因此不会引来敌人的骚扰和破坏。
3、这些地区多盐碱地,本来不适合种植旱地作物,如果引水淹地,改种稻田,还可以大兴屯田,补贴军用。
宋太宗听了何承矩的建议,大喜:“复幽蓟,灭林胡有日矣!”(《宋会要》),当即拍板同意,并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发诸州兵马一万八千人,实施“水长城”建设工程。
三、“水长城”的功效
1、军事成效
由于皇帝的大力支持,“水长城”计划在当年就付诸实施。但一开始,“水长城”并未发挥应有的效力。
由于最初北宋仅从保州东部的南易水往东修建,保州北部和西部尚未开挖,只是派兵驻守,而这里恰好最适合契丹铁骑行进,等于是给辽军南下留下了一个口子。
果然,在“水长城”修建的第二年,辽军就三次从这里南侵宋境,纵兵大掠。
之后,鉴于这个军事隐患,何承矩再次向朝廷建议,让“水长城”继续向西挖,一直延续到了西山,堵上了辽军南下的唯一通道。
最终,北宋建成了西起西塘泊,东至泥沽海口,全长近千里,绵亘七座军州的“水长城”。
“水长城”沿途汇集了河流19条,淀泊30个。其全线分为了8个区段,设置堡垒26座,军铺125个,士兵3000余人,还有战舰100余艘往来巡警。这对于不善水战的辽兵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震慑。
可以肯定的是,有了“水长城”,河北与辽国接壤的军州,因被水系相隔而变得易守难攻,这为北宋极大地减少了驻军数量和军费开支。
根据《宋史》记载,从“水长城”凿通后的公元988年到公元995年之间,一共发生了五次契丹入侵,宋军五战三胜。
而到了宋真宗年间,辽兵入寇更甚,从公元999年到公元1004年,辽军一共入侵六次,结果宋军六战四胜。
即便是到了金末元初,蒙古军从河北南下时,也遇到了“惟燕南雄、霸数州乃三关旧地,塘泺深阻兵不能入”(《大金国志》)的行军困难,可见,即便是到了金元之际,“水长城”限制骑兵长驱直入的作用仍然存在。
2、经济作用
从唐末到五代、宋初,由于河北连年战乱,土地荒芜,因此,在河北驻扎的二、三十万宋军的吃饭问题,就显得非常棘手。北宋不得不靠从南方向北方军镇运粮维持,中间的损耗巨大。
而何承矩在他的“水长城”建设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了屯田的主张。
在屯田地区,宋军将每个水田都建成方形,所有田中灌上水,四周还挖上一丈左右宽、几尺深的沟渠,成鳞次交错配置,其“深不可以行舟,浅不可徒徙”,只有在窄窄的田埂上,具备少量步兵行走的空间。
当时北宋在“水长城”全线的屯田到底有多少,至今没有找到明确记载,但从《宋史·河渠志》中,我们可以看到保州屯田的产量之多,甚至要专门挖运粮道运走的记载:“岁收二万几千四百余担,而保州最多,逾其半焉。”
北宋景德元年,宋真宗还曾经专门给河北名将杨延昭下诏:“如契丹骑入寇,则屯静戎军之东,令莫州部署石普屯顺安军以西之马村,以护屯田。”(《宋史·列传第三十一》)朝廷下诏让名将一定要守住屯田,可见其产量之高,甚至已经引起了皇帝的高度重视。
结语:虽然这道“水长城”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后人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不禁让人好奇,到底为什么?
笔者认为,“水长城”之所以被人所冷落,大概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它在体量上、形象上,无法与雄伟的万里长城相提并论,随着其军事设施的荒废、湮没,这些坑塘河汊,很难让人将其与雄伟的防御工事联系起来。
第二,“水长城”的建设,归根结底是北宋王朝在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等天险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次优选择。它实际上是北宋王朝妥协苟安、守内虚外的一个缩影。而北宋在对外战争上的乏力,历来被人们所诟病,因此,“水长城”也就毫无知名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