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杀妻案为何引发乾隆朝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杀妻案发生在乾隆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85年。案件的原告也就是主人公叫海昇、官职不算高,任职是礼部员外郎兼任军机章京五品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教育部一个司长。但海昇的兼职却是很高,在军机处当秘书(为首席军机阿桂服务)。海昇的杀人案是由于家务事引发的。海昇的媳妇叫乌雅氏,二人夫妻不和天天打架,而且打的是四邻皆知、亲朋好友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这里要指出的是,海昇自己虽然职位不高,但海昇的哥哥海宁,官居浙江巡抚(省长),亲姐姐是乾隆重臣福康安的嫡配夫人。可以说,海昇如果没有这个案件仕途应该是不错的。
某天傍晚,海昇让丫环点烟,也许行为有些暧昧,让当时在场乌雅氏打翻醋坛子,指责二人有私情,夫妻就此吵闹而且是越吵越厉害。到最后就男女对打。海昇武艺高强,一记佛山无影脚踢倒乌雅氏,乌雅氏武艺不行,破口大骂海昇,海昇气急败坏,骑在乌雅氏身上把乌雅氏掐死了。海昇见媳妇死了也不慌张。也许看过侦破小说的海昇立即伪造作案现场,做出媳妇上吊的假象,随即告诉家仆准备入殓。但没有通知媳妇娘家,但乌雅氏陪嫁的丫环趁机偷偷跑回家,将乌雅氏上吊的事情消息告诉乌雅氏弟弟贵宁(丫环不知道是掐死的)。小舅子一听姐姐死了,立即来到姐夫家,要看姐姐最后一面,海昇不让小舅子看,说尸首已经入殓装裹,等盛殓再看。贵宁立即说姐姐是自缢而死,须报官验尸不能私自入殓。海昇自然不肯,贵宁情急之下立即向步军统领衙门报案(相当于首都*局),呈请官府派人验尸。
那谁是任步军统领衙门的主官呢?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和珅。和珅自然知道海昇是阿桂的秘书(也有说是亲戚),但和珅与阿桂素有不睦。阿桂对和珅的贪污深恶痛绝,而和珅对阿桂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但得知此事以后,就想以此事打击阿桂。按照正常程序,和珅应该立即行文刑部(*部),然后验尸调查。但问题是刑部是阿桂家族的自留地,阿桂的父亲阿克敦担任刑部尚书十年,阿桂自己现在又分管刑部、但和珅依旧行文刑部、刑部看到步军统领衙门的公文以后,也不愿意多事。派去调查的几个人又收了海昇贿赂,他们虽然看出乌雅氏非自己上吊而死,仍然以自缢结案,有司官员也以自缢定案。在这里介绍一下阿桂。阿桂时年六十九岁。阿桂文武双全,是“一等诚谋英勇公”,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地位始终高于和珅。此事就成为和珅陷害阿桂的起因。
这个结果恰恰是和珅所预料到的,和珅一方面让贵宁上告冤,而且直言阿桂包庇凶手,亲亲相互,和珅自己上奏乾隆帝,提出将海昇立即撤职交部议处。由刑部直接主审应讯查处凶手。乾隆看到和珅报告以后十分震怒。立即下旨让刑部再次验尸,都察院(纪委)派员监督共同前往。既然惊动最高*,刑部派出两位侍郎景禄、杜玉林(副部长)为首的一干人员负责验尸,都察院则有左都御史带队监督以防舞弊。值得一提的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是纪晓岚。
应该说,当时谁都不想把真相查清。官员把自己媳妇失手杀了真不算啥。虽然是刑部副部长带队也不想一查到底,而负责监督的纪晓岚与阿桂关系莫逆。更何况。阿桂之父阿克敦是纪晓岚座师,师生之谊不错。所以纪晓岚也乐得睁一眼闭一眼。刑部办假案写假报告,纪晓岚则是一语不发,不作为。这次验尸的结果与第一次检验报告一样以“自缢”结案。但贵宁在和珅的支持下,死死揪住步军衙门不放,就说自己姐姐死于他杀,天天*,说刑部、都察院官官相互。因有碍于阿桂情面不敢查、乾隆帝只好召见阿桂询问。乾隆问贵宁为何控告不止,阿桂说:“如虚即应治罪。”(就是如果说的真的,海昇应该治罪),阿桂随口一句话成为阿桂包庇海昇的铁证。
一件情节毫不稀奇,没有任何疑问的的人命案,两次检查无果,让乾隆认为其中必有结党营私和上下隐瞒的原因,在和珅的提议下。乾隆改派户部侍郎曹文埴(财政部副部长)、工部侍郎伊龄阿(建设部副部长)第三次组成联合调查组,由于乾隆直接过问,这次自然查出真实死因,”系掐死。”乾隆怕有弊有人不认账。让阿桂,和珅与初验、二验、三验的官员,以及刑部有官人员在海昇家第四次验尸。众目睽睽之下,阿桂面对确凿的证据承认验尸结果。海昇也只有招供案件终于大白于天下。
刑部判决主犯海昇绞监候(无期)。按清律以夫杀妻一般不判死刑予勾决,但乾隆帝对于其中官员相互勾结十分不满,为以儆效尤。将海昇处死。(阿桂当时在外地公干)除海昇之外,本案所有舞弊官员都给予处分,两位刑部副部长杜玉林、景禄,被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左都御史纪晓岚被乾隆帝严旨斥责,称之“无用腐儒”,随同纪晓岚两名御史崇泰、郑澂也被严加议处。刑部其余官员停发一年薪俸(工资)。对于阿桂则是“通报批评”。
一件普通的海昇杀妻案,转化为政治事件,导致和珅与阿桂的分歧公开化。矛盾公开化。从此以后,阿桂从不与和珅进行单独交流。站班的时候,阿桂站立的位置都要与和珅距离,和珅凑过去说话,阿桂也就点头应是。阿桂与和珅二人,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但谁也奈何不了谁,嘉庆二年,八十岁的阿桂身患重病。阿桂叹息道:“我年以八十,位极人臣恩遇无比,没有遗憾了,可惜看不到皇上亲政了,可见阿桂不糊涂,知道嘉庆一新政和珅必死。果然,乾隆刚死不过几天,和珅就被赐死。这一场重臣之间的政治斗争,至此而告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