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分布式id生成策略,我和面试官扯了一个半小时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28 15:29:08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IE5NOj7nqCu2AnWCte1Rg作者:非科班的科班面试官:小伙子,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上次面试你的那个面试官。我心想:我去,怎么会不记得,我又不是青年痴呆,上次害我画了那么多图,还使劲敲了一个多钟的电脑,满脑子都是你的阴影。我:记得记得,您好,很高兴能通过二面,能够继续和您交流技术问题。我违背良心说这话真的好吗,姑且就那么一次吧,面个试都那么难?面试官又快速的扫了一下的简历,可能上次看过一次,都快过了一个多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IE5NOj7nqCu2AnWCte1Rg

作者: 非科班的科班

面试官:小伙子,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上次面试你的那个面试官。

我心想:我去,怎么会不记得,我又不是青年痴呆,上次害我画了那么多图,还使劲敲了一个多钟的电脑,满脑子都是你的阴影。

我:记得记得,您好,很高兴能通过二面,能够继续和您交流技术问题。

我违背良心说这话真的好吗,姑且就那么一次吧,面个试都那么难?

面试官又快速的扫了一下的简历,可能上次看过一次,都快过了一个多星期了,估计他都都忘了我的简历了吧。

面试官:我看你简历上面写着深入了解分布式,并且也做过分布式项目,挺好的,那你知道分布式项目中生成分布式ID的方法有哪些吗?

我:这个我知道,生成分布式Id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数据库自增ID。

  2. 数据库水平拆分,设置初始值和相同的自增步长。

  3. 批量申请自增ID。

  4. UUID生成。

  5. Redis的方式。

  6. 雪花算法。

  7. 百度UidGenerator算法

  8. 美团Leaf算法

面试官:哦,不错能说出那么多,你能说一说对于上面的每一种方式的分析和理解吗?

我心想:我去,这下可糗大了,那么多,我只是大概知道主要的,怎么可能每一种都去了解和深入,一下子说了那么多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哎,没办法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只能说自己知道的吧?不知道的大概粗糙的略过。

我:嗯嗯,好的。数据库的自增,很容易理解,开发过的人员都知道,在创建表的时候,指定主键auto_increment(自增)便可以实现。

我:但是使用数据库的自增ID,虽然简单,会带来ID重复的问题,并且单机版的ID自增,并且每次生成一个ID都会访问数据库一次,DB的压力也很大,并没有什么并发性能可言。

面试官:恩额。

我看看面试官正听着有味,时不时摸摸他稀少的发量额头,深邃的目光透露出他的沉稳,这可能就是一个成熟架构师的魅力吧,让多少码渣苦读《Java编程思想》《Java核心技术》《Effectice java》《Java并发编程实战》《代码整洁之道》《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都无法达到的境界,我乘热打铁,接着下面的回答。

我:针对上面的数据库自增ID出现的问题:ID重复、性能不好。就出现了集群版的生成分布式ID方案「数据库水平拆分,设置初始值和相同的自增步长」「批量申请自增ID」

我:「数据库水平拆分,设置初始值和相同的自增步长」是指在DB集群的环境下,将数据库进行水平划分,然后每个数据库设置「不同的初始值」「相同的步长」,这样就能避免ID重复的情况。

面试官:小伙子,不好意思打断一下,你可以画个图吗,这个我有点没明白你讲的意思?

我能有什么办法啊,完全没办法,只能从裤兜里拿出笔和纸,快速的画了一张图。

分布式id生成策略,我和面试官扯了一个半小时

我:我这里假设有三个数据库,为每一个数据库设置初始值,设置初始值可以通过下面的sql进行设置:

set @@auto_increment_offset = 1;     // 设置初始值
set @@auto_increment_increment = 2;  // 设置步长

我:三个数据的初始值分别设置为1、2、3,一般步长设置为数据库的数据,这里数据库数量为3,所以步长也设置为3。

面试官:若是面对再次扩容的情况呢?

我:恩额,扩容的情况是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上面我说的步长一般设置为数据库的数量,这是在确保后期不会扩容的情况下,若是确定后期会有扩容情况,在前期设计的的时候可以将步长设置长一点,「预留一些初始值给后续扩容使用」

我:总之,这种方案还是优缺点的,但是也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就是:「后期可能会面对无ID初始值可分的窘境,数据库总归是数据库,抗高并发也是有限的」

我:它的优点就是算是解决了「DB单点的问题」

面试官:恩额。

我:「批量申请自增ID」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无ID可分的问题,它的原理就是一次性给对应的数据库上分配一批的id值进行消费,使用完了,再回来申请。

这次我很自觉的从裤兜里拿出笔和纸,画出了下面的这张图,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

分布式id生成策略,我和面试官扯了一个半小时

我: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可以设计一个有初始值字段,并有步长字段的表,当每次要申请批量ID的时候,就可以去该表中申请,每次申请后「初始值=上一次的初始值+步长」

我:这样就能保持初始值是每一个申请的ID的最大值,避免了ID的重复,并且每次都会有ID使用,一次就会生成一批的id来使用,这样访问数据库的次数大大减少。

我:但是这一种方案依旧有自己的缺点,依然不能抗真正意义上的高并发。

我:第四种方式是使用「UUID生成」的方式生成分布式ID,UUID的核心思想是使用「机器的网卡、当地时间、一个随机数」来生成UUID。

我:使用UUID的方式只需要调用UUID.randomUUID().toString()就可以生成,这种方式方便简单,本地生成,不会消耗网络。

我:当时简单的东西,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不利于存储,16字节128位,通常是以36位长度的字符串表示,很多的场景都不适合。

我:并且UUID生成的无序的字符串,查询效率低下,没有实际的业务含义,不具备自增特性,所以都不会使用UUID作为分布式ID来使用。

面试官:恩额,那你知道生成UUID的方式有几种吗?不知道没关系,这个只是作为一个扩展。

我:这个我只知道可以通过「当前的时间戳及机器mac地址」来生成,可以确保生成的UUID全球唯一,其它的没有了解过。

面试官:嗯嗯,没关系的。

我:为了解决上面纯关系型数据库生成分布式ID无法抗高并发的问题,可以使用Redis的方式来生成分布式ID。

我:Redis本身有incrincreby 这样自增的命令,保证原子性,生成的ID也是有序的

我:Redis基于内存操作,性能高效,不依赖于数据库,数据天然有序,利于分页和排序。

我:但是这个方案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因为增加了中间件,需要自己编码实现工作量增大,增加复杂度。

我:使用Redis的方式还要考虑持久化,Redis的持久化有两种「RDB和AOF」「RDB是以快照的形式进行持久化,会丢失上一次快照至此时间的数据」

我:「AOF可以设置一秒持久化一次,丢失的数据是秒内的」,也会存在可能上一次自增后的秒内的ID没有持久化的问题。

我:但是这种方法相对于上面的关系型数据库生成分布式ID的方法而言,已经优越了许多。

我:若是数据量比较大的话,重启Redis的时间也会比较长,可以采用Redis的集群方式

面试官:你能手写一下Redis的生成分布式ID的工具类代码吗?

我奔溃了,我最怕手写了,因为工具类这种东西,基本就是项目开始的时候写一次,后面对后市重复使用,记不住,还要手写,这也太难为我怕虎了吧。

我:手写应该不行,因为有些API记不住,工具类基本就是项目开始的时候写一些,后续都没有去看过了,没有专门去记它。

我:我可以使用您的电脑吗?使用电脑应该可以敲出这些工具类。

面试官:可以的,这边电脑给你,你在这个测试项目下吧。

我:好的,谢谢。

时间流逝中........

大概敲了几分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敲出来了,有好多API记不住,只能慢慢的找了,写了主要两种方式来生成分布式ID。

第一种是使用RedisAtomicLong 原子类使用CAS操作来生成ID。

@Service
public class RedisSequenceFactory {
    @Autowired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public void setSeq(String key, int value, Date expireTime) {
        RedisAtomicLong counter = new RedisAtomicLong(key,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counter.set(value);
        counter.expireAt(expireTime);
    }

    public void setSeq(String key, int valu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RedisAtomicLong counter = new RedisAtomicLong(key,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counter.set(value);
        counter.expire(timeout, unit);
    }

    public long generate(String key) {
        RedisAtomicLong counter = new RedisAtomicLong(key,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return counter.incrementAndGet();
    }

    public long incr(String key, Date expireTime) {
        RedisAtomicLong counter = new RedisAtomicLong(key,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counter.expireAt(expireTime);
        return counter.incrementAndGet();
    }

    public long incr(String key, int increment) {
        RedisAtomicLong counter = new RedisAtomicLong(key,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return counter.addAndGet(increment);
    }

    public long incr(String key, int increment, Date expireTime) {
        RedisAtomicLong counter = new RedisAtomicLong(key,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counter.expireAt(expireTime);
        return counter.addAndGet(increment);
    }
}

第二种是使用redisTemplate.opsForHash()和结合UUID的方式来生成生成ID。

public Long getSeq(String key,String hashKey,Long delta) throws BusinessException{
        try {
            if (null == delta) {
                delta=1L;
            }
            return redisTemplate.opsForHash().increment(key, hashKey, delta);
        } catch (Exception e) {  // 若是redis宕机就采用uuid的方式
            int first = new Random(10).nextInt(8) + 1;
            int randNo=UUID.randomUUID().toString().hashCode();
            if (randNo < 0) {
                randNo=-randNo;
            }
            return Long.valueOf(first + String.format("%16d", randNo));
        }
    }

我把电脑移回给面试官,他很快的扫了一下我的代码,说了一句。

面试官:小伙子,不写注释哦,这个习惯不好哦。

我:哦哦,谢谢提醒,不好意思,下次我会注意的。

我:第六种方式是「雪花算法」,也是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生成分布式ID的方法。

说着说着,我知道画图又是必不可少的了,于是在桌子上又画了起来,面试官好奇的看看我,知道了我在干啥,又耐心的等了等。

我:他是采用64bit作为id生成类型,并且将64bit划分为,如下图的几段。

我顺手把我画的图递给他看了看,接着对着这个图进行解释。

分布式id生成策略,我和面试官扯了一个半小时

我:第一位作为标识位,因为Java中long类型的时代符号的,因为ID位正数,所以第一位位0。

我:接着的41bit是时间戳,毫秒级位单位,注意这里的时间戳并不是指当前时间的时间戳,而是值之间差(「当前时间-开始时间」)。

我:这里的开始时间一般是指ID生成器的开始时间,是由我们程序自己指定的。

我:接着后面的10bit:包括5位的「数据中心标识ID(datacenterId)和5位的机器标识ID(workerId)」,可以最多标识1024个节点(1<<10=1024)。

我:最后12位是序列号,12位的计数顺序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差生4096序列号(1<<12=4096)。

我:雪花算法使用数据中心ID和机器ID作为标识,不会产生ID的重复,并且是在本地生成,不会消耗网络,效率高,有数据显示,每秒能生成26万个ID。

我:但是雪花算法也是有自己的缺点,因为雪花算法的计算依赖于时间,若是系统时间回拨,就会产生重复ID的情况

面试官:那对于时间回拨产生重复ID的情况,你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吗?

我:在雪花算法的实现中,若是其前置的时间等于当前的时间,就抛出异常,也可以关闭掉时间回拨。

我:对于回拨时间比较短的,可以等待回拨时间过后再生成ID。

面试官:你可以帮我敲一个雪花算法吗?我这键盘给你。

我:。。。

我:好的。

时间流逝中......

过了几分钟时间,也总算是把雪花算法给敲出来了,真正要老命,面个试怎么就那么难呢?

/**
 * 雪花算法
 * @author:黎杜
 */
public class SnowflakeIdWorker {

    /** 开始时间截 */
    private final long twepoch = 1530051700000L;

    /** 机器id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workerIdBits = 5L;

    /** 数据标识id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datacenterIdBits = 5L;

    /** 最大的机器id,结果是31 */
    private final long maxWorkerId = -1L ^ (-1L << workerIdBits);

    /** 最大的数据标识id,结果是31 */
    private final long maxDatacenterId = -1L ^ (-1L << datacenterIdBits);

    /** 序列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sequenceBits = 12L;

    /** 机器ID向左移12位 */
    private final long work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数据标识id向左移17位 */
    private final long datacent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时间截向左移22位*/
    private final long timestampLeft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datacenterIdBits;

    /** 生成序列的掩码 */
    private final long sequenceMask = -1L ^ (-1L << sequenceBits);

    /** 工作机器ID(0~31) */
    private long workerId;

    /** 数据中心ID(0~31) */
    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

    /** 毫秒内序列(0~4095) */
    private long sequence = 0L;

    /** 上次生成ID的时间截 */
    private long lastTimestamp = -1L;

    /**
     * 构造函数
     * @param workerId 工作ID (0~31)
     * @param datacenterId 数据中心ID (0~31)
     */
    public SnowflakeIdWorker(long workerId, long datacenterId) {
        if (workerId > maxWorkerId || work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work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WorkerId));
        }
        if (datacenterId > max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datacent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DatacenterId));
        }
        this.workerId = workerId;
        this.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
     * 获得下一个ID (该方法是线程安全的)
     * @return SnowflakeId
     */
    public synchronized long nextId() {
        long timestamp = getCurrentTime();

        //如果当前时间小于上一次生成的时间戳,说明系统时钟回退过就抛出异常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hrow new BusinessionException("回拨的时间为:"+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如果是同一时间生成的,则进行毫秒内序列
        if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sequence = (sequence + 1) & sequenceMask;
            //毫秒内序列溢出
            if (sequence == 0) {
                //获得新的时间戳
                timestamp = tilNextMillis(lastTimestamp);
            }
        } else {  //时间戳改变,毫秒内序列重置
            sequence = 0L;
        }

        //上次生成ID的时间截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移位并通过或运算拼到一起组成64位的ID
        return ((timestamp - twepoch) << timestampLeftShift) // 计算时间戳
                | (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Shift) // 计算数据中心
                | (workerId << workerIdShift) // 计算机器ID
                | sequence; // 序列号
    }

    /**
     *获得新的时间戳
     * @param lastTimestamp 上次生成ID的时间截
     * @return 当前时间戳
     */
    protected long tilNextMillis(long lastTimestamp) {
        long timestamp = getCurrentTime();
        // 若是当前时间等于上一次的1时间就一直阻塞,知道获取到最新的时间(回拨后的时间)
        while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getCurrentTime();
        }
        return timestamp;
    }

    /**
     * 获取当前时间
     * @return 当前时间(毫秒)
     */
    protected long getCurrentTime()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为了给面试官留下个好印象,这下也写上了注解,免得他又说我,敲完我又把电脑移回给他,他快速的看了看,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丝的笑意。

面试官:嗯,你的底子还算比价扎实,面试之前早有准备吧,看了很多的面试资料。

我心想怎么是面试之前准备呢?我是一直在准备,从工作到现在都在总结自己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了迎合他,也只能说是。

我:嗯嗯,是的,准备了很久,算是比较充分。

面试官:嗯,最后的两种算法,你还深入了解吗?

我:最后两种确实没有深入了解,之前有看网上的资料说美团Leaf算法需要依赖于数据库,ZK,并且也能保证去全局ID的唯一性,单项递增。

我:而百度UidGenerator算法是基于雪花算法进行实现的,也是需要借助于数据库,与雪花算法不同的是,「UidGenerator支持自定义时间戳、主句中心ID和机器ID、序列号的位数」

面试官:嗯嗯,好的,小伙子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下次我们再见吧。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Dream_xun/article/details/1074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