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公司传奇历史
oracle公司传奇
oracle公司之起源
很难想象,oracle 公司的这一段传奇居然要从 ibm 公司开始。
1970年的6月,ibm 公司的研究员埃德加·考特 (edgar frank codd) 在 communications of acm 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这是数据库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要知道,当时还是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数据库产品在市场上占主要位置。从这篇论文开始,拉开了关系型数据库(rdbms)软件革命的序幕。
虽然早在1970年就诞生了关系模型理论,但是市场上迟迟不见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推出。主要原因是很多反对者认为关系型数据库速度太慢,比不上当时的层次式数据库。值得好笑的是 ibm 虽然1973年就启动了system r的项目来研究关系型数据库的实际可行性,也没有及时推出这样的产品,因为当时ibm 的的 ims(著名的层次型数据库)市场销路不错,如果推出关系型数据库,牵涉到 ibm 很多人的自身利益。再者,ibm 庞大复杂的官僚机构处在决策上远不那么灵活。
1977年6月,larry ellison 与 bob miner 和 ed oates 在硅谷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sdl)的计算机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那个时候,32岁的larry ellison,这个读了三家大学都没能毕业的辍学生,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公司创立之初,miner是总裁,oates为副总裁,而ellison,因为一个合同的事情,还在另一家公司上班。没多久,第一位员工bruce scott(用过oracle数据库软件的人都知道有个scott用户的吧?没错,就是这个scott,至于scott用户的密码tiger,那是scott的女儿养的猫的名字。scott工号是4)加盟进来,在miner和oates有些厌倦了那种合同式的开发工作后,他们决定开发通用软件,不过们还不知道自己能开发出来什么样的产品。oates最先看到了埃德加·考特的那篇著名的论文连同其他几篇相关的文章并推荐ellison和miner也阅读一下。ellison和miner预见到数据库软件的巨大潜力(跟着 ibm 走,没错),于是,sdl开始策划构建可商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 )。
很快他们就弄出来一个不太像样的产品,或者具体的说,更像一个demo。根据 ellison 和 miner 他们在前一家公司从事的一个由*情报局投资的项目代码,他们把这个产品命名为 oracle。因为他们相信,oracle(字典里的解释有"神谕, 预言"之意)是一切智慧的源泉。1979年,sdl 更名为关系软件有限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inc.,rsi),毕竟"软件开发实验室"不太像一个大公司的名字。1983年,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产品,rsi再次更名为oracle (全称为oracle systems corporation)。
关于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开发过程,现在能知道的是 bob miner 负责数据库引擎的部分,而 scott 负责 sql 的部分。oracle v1 是在 pdp-11 上开发的,用的 pdp 汇编语言,机器有着"高达 128 kb" 内存。oracle v2 也是在类似的开发环境下写出来的,编译后的文件有 ... 100k 之巨。那是个内存稀缺的年代。
发展壮大
rsi在1979年的夏季发布了可用于dec公司的pdp-11计算机上的商用oracle产品,这个数据库产品整合了比较完整的sql实现,其中包括子查询、连接及其他特性。但不得不说,软件不是很稳定,并缺少事务处理这样的重要功能。出于市场策略,公司宣称这是该产品的第二版,但却是实际上的第一版。之所以被命名为第2版而不是第1版,是因为ellison认为潜在的客户更愿意购买第2个版本,而不是初始版本。(虽然这样做有些不太诚实,还是要承认这是个十分高明的技巧。到现在还有一些公司把自己卖给客户的版本叫做1.0 ,学学1979年的oracle吧!)多年以后的今天,oracle公司声称是他们第一个提供了第一个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虽然软件不是很好,但却不缺客户。美国*情报局迫不及待的想买一套这样的软件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在咨询了ibm公司之后发现ibm没有可以商用的产品,他们联系了rsi。于是rsi有了第一个客户。在当时,*和军方的机构往往同时有几种计算机,而那时还没有什么"软件可移植"这样的说法,当然,也几乎没有具有这样的能力的应用软件。也就是说,给pdp-11开发的oracle数据库不能用在ibm主机和dec的vax上。很快用户就表现出来这样的需求:oracle能否同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这给rsi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是miner和scott)。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的软件一般都设计成在单一操作系统上运行,具有可移植能力的软件很少。
1983年3月,rsi发布了oracle第三版。miner和scott历尽艰辛用c语言重新写就这一版本。出于移植性的考虑,bruce 向 miner 推荐 c 语言,要知道,c语言当时推出不久,用它来写oracle软件也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尽管 miner 不是很赞同,但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很快就证明了这样做是明智之举:c 编译器便宜而又高效,移植性相当的好。用c重写 oracle 的大部分工作由 bruce 承担,而 miner 精力主要仍放在 pdp 汇编上。从这个版本开始,oracle产品有了一个关键的特性:[可移植性]。oracle第3版还推出了sql语句和事务处理的"原子性"--sql语句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事务处理要么全部提交,要么全部回滚。oracle第3版还引入了非阻塞查询,使用存储在"before image file"中的数据来查询和回滚事务,从而避免了读锁定(read lock)的使用(虽然通过使用表级锁定限制了它的吞吐量)。同样是1983年,ibm发布了姗姗来迟的database 2(db2),但只可在vms上使用。不管怎么说,oracle已经占取了先机。
在开发第三版还没有结束的时候,scott 离开了oracle。当时用c语言改写oracle的压力很大,无休止的软件调试终于让scott不堪重负,选择了一走了之。把剩下的重担交给了miner一个人。在出售了自己的4%左右的股票之后,scott 后来参与创建了gupta公司(现更名为centura software)和pointbase公司(提供百分之百纯java嵌入式数据库),都是开发和数据库相关的产品。多年后有人问到他的%4的oracle股票的时候,scott,这个曾经给oracle写出第一行代码的技术高手,也只能报以一笑了。如果能坚持下来,那是一笔几亿美金的财富。不过当时的scott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他只是太累了。
相比竞争对手而言,oracle最先将其软件移植到dec vax计算机上的vms操作系统上。回过头来看,在 oracle v2 发布之后,vax 已经抢占了本属于 pdp 的大部分市场,要赢得先机,就必须尽快的让 oracle 支持 vax 。最初 oracle 跑在 vax 的模拟模式下,效果不佳,所以移植 oracle 到 vax 平台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早在1979年公司就已经雇了一位dec公司的技术高手robot brandt进行vax上oracle的开发。开始的时候资金有限,只能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蹭机器进行开发,后来好一些,但机器也是借来的。尽管困难重重,brandt还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移植工作。随着vax小型机的大量销售乃至供不应求,oracle软件也成为vax上最受欢迎的程序。这一点要归功于larry对市场的先知先觉。如果说,是ibm引领着oracle公司走上数据库的大船,那么dec公司的vax就是带着他们扬帆出海了。短短的几年之后,oracle数据库被移植到各种主要平台之上。oracle产品也一直因为有可移植性这个关键特性而被那些潜在的客户关注。
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研发由miner独力承担。miner视金钱如无物,为人低调,和ellison的锋芒必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公司里,大家一致认为他是老好人,他也深受员工爱戴。"ellison是公司的大脑,miner则当之无愧的成为公司的心脏"。他是个沉默的英雄,正如steve jobs背后的steve wozniak一样。
公司的另一位创建人,oates,这个时候因为婚姻趋于破裂而情绪沮丧,已经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到公司上,不得不离开公司。几年后,他又重返公司,重新为oracle做出巨大的贡献,他许下诺言,在公司员工超过1万人的时候会再度离开。1999年,他完成了心愿。现在他正在纵情于音乐(组建了一个乐队),自得其乐。
1984 年 4 月,oracle 拿到了 sequoia capital (红杉资本) 的投资。同年10月,发布了第4版产品。从第四版开始,产品的稳定性总算得到了得到了一定的增强,用miner的话说,达到了"工业强度"。但是还不够令人满意,用户对产品的抱怨似乎永无休止。这一版增加了读一致性(read consistency),这是数据库的一个关键特性,可以确保用户在查询期间看到一致的数据。也就是说,当一个会话正在修改数据时,其他的会话将看不到该会话未提交的修改。可以看到,在oracle第四版之前,产品始终是不稳定的,但是oracle的销售人员,尤其是ellison,他在宣传oracle的时候总是不乏夸大其词,但他就是有能力把软件卖出去,而且,还卖得很好,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有些神奇。
让我们看看1984年软件市场的情形,在数据库市场上的霸主是ashton-tate公司,他们的拳头产品是刚推出不久的dbase iii(确切的说dbase是pc上的数据库软件霸主),刚刚成为全球第三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第一和第二分别是微软、lotus,而oracle在当时还排不上号),这一年,也是苹果公司macintosh诞生的年度,steven jobs用这个拳头产品挑战老大哥ibm,苹果的那个广告成为业界的一个永恒的经典。同样在这一年中,oracle公司的开发人员刚刚把产品移植到pc上。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数以千计的小公司在软件领域里争斗不休,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oracle如何才能于不败之地?
在1985年,oracle发布了5.0版。有用户说,这个版本算得上是oracle数据库的稳定版本。这也是首批可以在client/server模式下运行的的rdbms产品,在技术趋势上,oracle数据库始终没有落后。这意味着运行在桌面pc机(客户机)上的商务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服务器。1986年发布的5.1版还支持分布式查询(distributed queries),允许通过一次性查询访问存储在多个位置的数据。
那是在1985年,当时曾经的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cullinet(主要销售网状数据库)已经如流星般陨落。oracle的主要竞争对手是ingres数据库。ingres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诞生,主要的设计者是当时鼎鼎大名的michael stonebraker教授。可以说ingres数据库软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技术上最好的数据库,ingres市场分额的快速增长已经给oracle早成了很大的压力。巧的是,这个时候,ibm公司再一次伸出"上帝之手"。
ingres使用的是 stonebraker 教授发明的quel(query language))的查询技术,这和ibm的sql大不相同。在某些地方quel甚至要优于sql。ibm当时担心ingres把quel变成标准会对自己不利。经过一番衡量,决定把自己的sql提交给数据库标准委员会。而stonebraker教授可不打算把quel提交给数据库标准委员会,学院派的他认为这麽做实际上是扼杀了创新精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oracle看到并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机会,大肆宣布oracle全面与sql兼容,加上oracle当时对ingres pc上的版本的攻击(弱化对手优势,化解自己弱势是他们最拿手的本领),再加上oracle公司销售上的强势,ingres不断丢城失地,等到后来推出支持sql的数据库的时候为时已晚。紧跟ibm让oracle得以成长、壮大,拥抱标准,拥抱开放,拥抱变化,让oracle立于不败之地。
1986年3月12日,oracle公司以每股15美元公开上市,当日以20.75美元收盘,公司市值2.7亿美元。仅仅相隔一天,3月13日,微软以每股21美元的发行价上市,以28美元收市,公司市值达到7亿美元。远远超过了oracle。微软和盖茨成功的光环的遮盖住了oracle和ellison的光芒,既生瑜,何生亮,可能这也是ellison敌视微软的开始。
经受挫折
oracle第6版于1988年发布。由于过去的版本在性能上屡受诟病,miner带领着工程师对数据库核心进行了重新的改写。引入了行级锁(row-level locking)这个重要的特性,也就是说,执行写入的事务处理只锁定受影响的行,而不是整个表。这个版本引入了还算不上完善的pl/sql(procedural language extension to sql)语言。第6版还引入了联机热备份功能,使数据库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创建联机的备份,这极大地增强了可用性。同时在这一年,oracle开始研发erp软件。
公司发展看上去比较顺利,不过,噩梦才刚刚开始。
由于过去对软件测试重视的程度不够--那个时候公司规模小,基本上都是客户帮助免费测试的。在第六版刚发布之后,很多迫不及待开始使用的用户就怨声载道。这是个根本就没有测试好就进行发布的产品(也怪ellison,大话总要说在前头,只好自尝苦果)。用户开始对oracle大肆抨击,oracle的一些对手也开始落井下石,针对oracle产品的一些弱点进行攻击。开发人员一面应付愤怒的用户,一面加班加点地对程序进行接连不断的修正,最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版本,暂时平息了用户的愤怒。
但是,实际的问题并不在这里,几年来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隐患,1990财年第三季度报表的公布引爆了一切。财务人员发现了1500万美元的坏帐,并且公司利润距离预期相差甚远。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公司病的诸般症状接踵而来,面对股东的指控,股票一落千丈,公司前景暗淡,甚至面临破产。一度靠贷款来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也不变卖股票的ellison也快撑不住了。公司下大力气整顿财务(财务主管杰夫·沃克,jeff walker ,从某种程度上解救了公司)。公司宣布削减开支,裁退大量销售人员,同时聘用了专门的管理人才,jeff henley(cfo) 与 raymond lane (coo) 加盟 oracle。
噩梦延续到oracle第七版的推出而结束。这个公司已经空谈了好几年的新版本(一度被讥讽为不过是ellison的故计重施而已),直到1992年6月才终于闪亮登场,这一次公司吸取了第六版匆忙上市的教训,听取了用户的多方面的建议,并集中力量对新版本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测试。该版本增加了许多新的性能特性:分布式事务处理功能、增强的管理功能、用于应用程序开发的新工具以及安全性方法。oracle7还包含了一些新功能,如存储过程、触发过程和说明性引用完整性等,并使得数据库真正的具有可编程能力。还有一点必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版本在原有的基于规则的优化器(rbo)之外引入一种新的优化器:基于开销的优化器(cost-based optimizer , cbo)。cbo根据数据库自身对对象的统计来计算语句的执行开销,从而得出具体的语句执行计划。在以后的几个重大版本中,oracle的工程师们逐步对这个优化器进行改进,cbo逐渐取代了rbo。
oracle 第七版是oracle真正出色的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笔者使用最早的版本就是就是第七版)。这个版本的出现真是好时机,当时sybase公司的数据库已经占据了不少份额,oracle借助这一版本的成功,一具击退了咄咄逼人的sybase。公司的销售人员这次算到了给用户兑现空头许诺的时候。公司经过两三年的治理,终于摆脱了种种麻烦,重新开始健康发展,销售额也从92年的15亿美元变为四年后的42亿美元。
跨上巅峰
"搅浑水"是ellison的一项绝技。在1995年巴黎举行的欧洲信息技术论坛会议上,因为发言在盖茨之前,ellison在即兴演讲中介绍了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nc)的概念(其实也就是唱反调),所谓nc指的是配置简单却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低价电脑,最为重要的是,它不需要操作系统,或者更准确的说,不需要微软的操作系统。ellison希望借此来抵制微软的强势,彼时 windows 95 刚刚发布,风头正健。很快,oracle联合ibm、sun、apple和netscape在1996年制定了网络计算机的标准,但事实上人们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一台真正的nc生产出来。这次的演讲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通过这个事件,oracle公司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同时也让人们看到oracle公司对于网络的巨大信心(或者说成功达到了放烟雾弹的效果)。
1997年6月,oracle第八版发布。oracle8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及新的多媒体应用,这个版本也为支持internet、网络计算等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版本开始具有同时处理大量用户和海量数据的特性。这个版本也算可圈可点了。
1998年9月,oracle公司正式发布oracle 8i。"i"代表internet,这一版本中添加了大量为支持internet而设计的特性。这一版本为数据库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java支持。oracle 8i成为第一个完全整合了本地java运行时环境的数据库,用java就可以编写oracle的存储过程。对,java,只要是能够打击微软的武器,oracle都要派上用场。oracle8i 添加了sqlj(一种开放式标准,用于将sql数据库语句嵌入客户机或服务器java代码)和oracle intermedia(用于管理多媒体内容)以及xml等特性。同时,oracle 8i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伸缩性、扩展性和可用性以满足网络应用需要。接下来的几年中,oracle陆续发布了8i的几个版本,并逐渐添加了一些面向网络应用的新特性。面对开源运动的蓬勃发展,oracle自然不甘落后,1998年十月oracle发布了可用于linux平台的oracle 8 以及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4.0,随后不久,oracle又发布了oracle 8i for linux。在 .com大潮中,oracle是站在风口浪尖的弄潮儿.
在2001年6月的oracle openworld大会上,oracle发布了oracle 9i。在oracle 9i的诸多新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rac)了。说起oracle集群服务器,早在第五版的时候,oracle就开始开发oracle并行服务器(oracle parallel server ,ops),并在以后的版本中逐渐的完善了其功能,不过,严格来说,尽管ops算得上是个集群环境,但是并没有体现出集群技术应有的优点。在完全吸收了rdb(oracle在1994年收购了compaq公司的rdb数据库,此前rdb属于dec公司,dec公司在vax上实现了第一个可以商用的rdb集群数据库)的一些技术优势之后,oracle终于推出了真正的应用集群软件。rac使得多个集群计算机能够共享对某个单一数据库的访问,以获得更高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经济性。oracle 9i的rac在tpc-c的基准测试中打破了数项记录,一时间业内瞩目。这个新的数据库还包含集成的商务智能(bi)功能。oracle 9i第2版还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改进,使oracle数据库成为一个本地的xml数据库;此外还包括自动管理、data guard等高可用方面的特性。
历史还在继续
2003年9月8日,旧金山举办的oracle world大会上,ellison宣布下一代数据库产品为"oracle 10g"。oracle应用服务器10g(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10g)也将作为甲骨文公司下一代应用基础架构软件集成套件。"g"代表"grid ,网格"。这一版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加入了网格计算的功能。何谓网格计算?网格计算可以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并且将各地的计算机资源通过高速的互联网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通过合理调度,不同的计算环境被综合利用并共享。oracle宣称10g可以作为网格计算的基础,矛头直指最大的敌人ibm的"随需应变"!看来,oracle公司已经把这一次的"赌注"押在了网格计算的大市场上。但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说,ibm是it产业中的一头巨鲸,那么oracle一定就是一条大鲨鱼:咄咄逼人,善于进攻。就在2003年6月初,oracle突然宣布51亿美金收购仁科(peoplesoft),业内再次震动。此举又一次露出oracle 一贯善于进攻的本性。要知道,oracle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对企业进行收购的,那么收购仁科目的何在?首先,oracle觊觎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已久,但苦于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分额,尤为重要的是,一旦成功,可以直接对最大的敌人ibm进行打击,还可以阻击sap等巨头的强势。时至今日,oracle依然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势和仁科缠斗,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击败敌人",ellison一定很喜欢这句话。
收购仁科
2004年12月13日,oracle 公司宣布签订了以每股26.50美元、总计约 103 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仁科(peoplesoft) 的最终协议。历时十八个月的争斗终于尘埃落定。
从 2003年6月宣布的51亿收购金额,到最终的 103 亿美元,oracle 可以说是付出了血本。这次收购对于 oracle 公司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peoplesoft 公司由大卫·杜菲尔德(dave duffield)和 ken morris 在 1987 年联合创建,面向企业应用软件,在上世纪 90 年代发展得顺风顺水,到这场收购大战之前,在 erp 领域已经稳坐第二把交椅。市场第一当然是sap,而 oracle 则远远落在后面。现在回过头看,peoplesoft 当年能够在强敌如林的 erp 市场有其一席之地,把客户放到第一位,用更好的服务赢得客户的心是peoplesoft 的竞争法宝,而能做到这一点,与创始人大卫·杜菲尔德的处世之道有直接关系 。
oracle 觊觎企业应用市场已久,苦于无法抢占更大领地,而在 2003 年,peoplesoft 完成对j.d. edwards 的收购,代价是 15 亿美元,j.d. edwards 在中型企业及制造、流通和资产密集型行业颇有一手,本来peoplesoft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已经是绝对的领先者,合并后,在企业应用市场,peoplesoft 绝对超过 oracle 处于第二位,这样一来在 erp 领域也无疑给 sap 相当的压力,老二当久了,谁都要做老大。话说,这样一来,oracle 觉得在 erp 领域要追上第二名都已千难万难,要做第一,更是无望,至于做到世界第一的位置,更是遥不可及了。因而这一领域是 oracle 必争之地,依赖数据库这一块,虽说赚得盆满钵满,担市场增长毕竟有限,不在企业应用领域有所突破,迟早会在这个强手如林的市场上走下坡路。
如果某个领域不能战胜对手,最好办法就是收购,然后让竞争对手消失。手持大把现金的 oracle 宣布对 peoplesoft 展开并购,受到时任 peoplesoft ceo 克莱格·康威(craig conway) 的超强力反对。康威本是 oracle 的旧臣,曾任高级副总裁,当年也是埃利森身边红人,按理说应该和 oracle 暗通款曲,竖起白旗才对。其实不然,当初康威离开甲骨文并非功成身退,而是*出走。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新仇旧恨,难免要发起强势阻击。仁科公司上下也几乎都反对收购,明摆着一旦收购成功,oracle 必将大刀挥起进行裁员。当然,这些因素不会有决定性作用,股东以及董事会才是决定这家公司命运的人。
这场收购战的前 16 个月可以说胜负未分,仁科抛出了若干自救的方法,大施"毒丸计划",除了与 oracle 对薄公堂之外,对客户发起了退款保证计划,大幅度增加福利提高 oracle 收购成本,甚至和 ibm 结盟力求自保。
眼看着 oracle 打赢了反垄断的案子,一场大战即将决出胜负,谁料想仁科董事竟然临阵换将,解除了康威的职务,理由是对其继续领导公司的能力失去信心,当时也有传言说董事会对康威不满有其它原因,包括其行事作风独断专行,但这个时候临阵换奖,无疑是头脑发昏。几年后回顾这个情节,真的怀疑是不是 oracle 用了什么反间计,感觉像在看商业版的赤壁之战。
创始人杜菲尔德重回公司,企图挽救仁科。但这个时候情况已经对 oracle 有利了,逐利的投资者们临门一脚,竟然多数同意收购,仁科束手投诚。尽管杜菲尔德坚决不妥协,但游戏规则就是如此,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从此改换门庭。
收购完成后,oracle 裁掉了仁科 5000 多名员工,大*,热忱的杜菲尔德自掏腰包建立了一只基金,帮助被裁员工就业,足见老爷子的仁爱之心。
从这次收购开始,oracle 在企业应用软件市场上一跃成为第二名。这么大手笔、马拉松式的收购的最终成功极大的刺激了大手笔并购的信心与野心,整合仁科(包括j.d. edwards)这样的大公司也给其带来了大量且可复制的并购管理经验。从这次收购开始,oracle 收购战正式拉开序幕,其影响直到今天仍未散去。
收购 siebel
从 2005 年开始,oracle 的发展历史差不多就是其收购史。在收购仁科之前,oracle 有的收购动作并不多。可圈可点的似乎只有一笔,那就是收购 dec 的 rdb ,并且从rdb 吸收了 cbo(cost-based optimizer)技术。
直到 2004 年开始,oracle 开始展开收购战略,这恐怕与 charles phillips 在 2003 年加入公司有关。数次收购都是 phillips 操刀。
在 2005 年除了整合仁科之外,oracle 还进行了 12 次收购,其中对 retek 的收购达到 6.3 亿美元,对 i-flex 的收购金额为 9 亿美元,其它的收购金额没有对外公布。这一年的收购目标大致上都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在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而做。
有两个收购值得一提,一个是针对 innobase 的收购,innobase 是开发 mysql 存储引擎 innodb 的公司,而 innodb 从现在来看,仍然是 mysql 最好的存储引擎。oracle 用极小的代价牵制住 mysql 的潜在威胁。这是一步妙棋,堪称神来之笔。
另外一个是针对 timesten 的收购,这是 oracle 对实时数据处理的尝试。不过从近几年来发展来看,timesten 被用户接受的程度不大,因为 memcached 或类似开源解决方案对这个产品的冲击太大了。
收购 siebel 之战
2005 年另一个大手笔收购是 58 亿美元收购 siebel。如果说,收购仁科之战让 oracle 抢到了 erp 领域的资源,收购 siebel 则是拿下了 crm 软件市场的大片*。
siebel 公司由 tom siebel 伙同 patricia house 在 1993 年创建。siebel 在发展的过程中拿手好戏也是收购,这可能与 tom siebel 的销售出身有关。 要知道,当年他也是埃利森手下得力干将。据说在 oracle 有句话,叫做谁离拉里最近,谁就最快垮台。做老板的当然不愿意看到下属抢了自己一点风头,拉里尤其如此。只是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tom siebel 和拉里似乎并无多大冤仇。
在收购 peoplesoft 之后,oracle 虽说也是 crm 领域的一个参与者,但是远远排不上前三名,而此时的 siebel 正在面临市场下滑萎靡不振的局面。与 sap 的正面争斗没得到什么好处,salesforce 异军突起也抢走了 siebel 不少客户(salesforce 创建人马克·贝尼奥夫也曾是 oracle 的干将)。待到 oracle 手持收购大棒前来,siebel 竟然开城投降。相比之下,人家 克莱格·康威(craig conway) 在 peoplesoft 作为一个打工者尤能抵抗到底,而 tom siebel 作为创建人,倒是生生的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了人。收购时,siebel 手里的现金还有 22 个多亿,oracle 相当于 36 亿拿下了这个竞争对手,可以说是相当的便宜。
oracle 收购 siebel 倒不是感受到了来自这家公司的压力,其目的也是要扩大自己的产品解决方案能力而超越 sap。当然,sap 的领头羊地位要超越可并非易事。
或许有人问,oracle 收购这么多大牌厂商,如何消化? oracle 这样的公司,本质上说,是销售驱动技术的公司,所以,销售线路的整合并非难事,都是买东西而已。至于研发方面,因为收购的厂商大多以 oracle database 为基础开发的软件,peoplesoft、siebel 都是如此,双方在收购前就已经有所合作,技术上的融合也并非太大难事。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理解。
在 2005 年,oracle 在产品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只是发行了一个免费的 oracle database 10g express edition (xe)。
放逐的干将们
如同互联网时代 paypal 黑帮一样,在应用软件领域,oracle 公司的叛将力量同样超级强大。
可以看一下这个列表:
tom siebel ,创建 siebel 公司,2005 年被 oracle 收购。
mike fields,曾任销售部总裁,后出走创建 openvision 公司,1997 年被 veritas 收购。
gary bloom ,曾经的二号人物,后出走担任veritas 公司ceo,veritas 2005 年被赛门铁克收购。
克莱格·康威(craig conway),前 peoplesoft ceo ,给 oracle 收购 peoplesoft 带来了最大障碍。
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salesforce公司创始人、ceo。salesforce 仍然满身光环。
此外,ray lane,前 coo,总裁,现在是 kpcb 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在业界的影响力依然很大(kpcb 投资的 fortify 非常有意思)。或许,salesforce 是 oracle 的一大收购目标,只要危及自己或者是收购之后可以抢占更大市场,那就必然在收购名单上,估计马克·贝尼奥夫必然举起反抗旗帜,尽管拉里也是 salesfoce 的早期投资人,但早已经被赶出董事会,而且,马克·贝尼奥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拉里的名义帮自己宣传---当年,拉里也是借着在盖茨前面发言而抛出nc的概念,才在更大范围内广为人知的。
在 oracle 公司,拉里就是这个王国的君主,谁越靠近他,谁就更可能*,他的一句以讹传讹的名言是"everyone else must fail"。企业发展史其实也和政治史没什么本质区别。oracle 公司的被放逐的干将们倒是充分验证了那条著名的"彼德定律",能力总有不能胜任你的岗位的一天,一旦能力触及天花板,达不到职位的要求,那么在 oracle 的命运似乎只有一个,滚蛋!不卖力光等着养老那是不可能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oracle 公司的 2、3 号人物分别是 charles phillips 与 safra catz 。safra catz 投资银行家出身,与拉里关系紧密,但据说缺乏管理经验,而菲利普斯来自摩根斯坦利,加入 oracle 之前就有针对性的对 oracle 有过深入的了解。 竞争对手都在猜测目前这两个人究竟谁能接班坐上 oracle 一把手的位置,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但至少,不会再次出现大清洗的局面了,毕竟这么大的盘子,再折腾恐怕要伤筋动骨。还要给帝国留一个接班人不是?
且说拉里这个人虽说对身边的高管毫不手软,倒是对公司的技术人似乎颇为仁慈。尤其是对自己的老搭档 bob miner 评价是相当的不错。拉里当年不是很好的程序员,但是他对技术人员颇为关心,而且自己常常自认为是个程序员,他的确有过当程序员的经历。最近几年,amdahl 定律渐渐广为人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这个 amdahl 公司还曾经解雇过他的往事,那时候他在 amdahl 做程序员。
另外,尽管不懂细节,但他是个很不错的预言家,从主机时代,到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时代,到 internet,oracle 每次都能提前转身,抢在很好的战略位置。这要完全归功于拉里对商业需求的敏锐预知。尽管他也曾经有过不太靠谱的 nc (网络计算机)的论断,但现在看起来,倒像是一次提前但成功的预言。他也是少数真的懂得销售自己家产品的公司掌舵人,或许这一点和他的好朋友乔布斯有些相像。
收购 bea
在 2006 年,oracle 宣布推出 unbreakable linux,同时也暗示了不会对 redhat 进行收购,人们一直猜测 redhat 会在 oracle 待收购名单上,但这个事情到现在也没有发生。另外,在嵌入式 db 领域也做了收购,将 sleepycat 收入囊中,berkeley db 从此改换门庭。现在,在中国还有一只研发队伍呢。
2007 年底,oracle 以 33 亿美金的代价收购 hyperion,在 商业智能 (bi) 领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当时在 bi 领域,oracle 排名第七,hyperion 第四,尽管收购之后并没有挤入前三名,但至少收获了不少 hyperion 的客户,从长期看,也是比较划算的生意。
与收购 hyperion 的 33 亿美金相比,收购 bea 的 85 亿美元似乎并不太高,因为 bea 的规模与影响力都是不小,毕竟这是第五大软件公司。可相像的是整个收购过程也遭到了 bea 创始人的强烈抵抗。其实在 oracle 收购 peoplesoft 之前据说就有意向收购 bea ,只是当时报价让 oracle 觉得不可接受:37 亿美元。
bea 由比尔·卡尔曼(bill coleman) 、爱德·斯考特(ed scott)、庄思浩(alfred chuang)联合创建,公司名字就来自三人名字的首字母,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典故。或许是因为庄思浩是华人的缘故,中国用户更熟悉他。bea 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其起家并赖以成名的产品 tuxedo 与 weblogic 都是买来的,tuxedo 从 novell 手里买来,三人先拿到了 5000 万美元的融资,然后借鸡生蛋,买下了 tuxedo,到后来这东西恐怕比 novell 市值还值钱,要说的是,bea 也真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因为抓住了中间件领域的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1995 年到 2001 年,六年就成为有史以来以最快速度达到10亿美元年收入的软件公司,但是到了这个阶段之后的几年却停滞不前,无法实现更大的销售规模,产品线的单薄给 bea 种下了苦果。来自 ibm 、oracle 的竞争也不断加大,而开源软件 jboss 的壮大也无形中给了 bea 不小的压力。
如果 oracle 能够按照预期收购 jboss 的话,或许也就不会对 bea 下手了。不过 2006 年 4 月,消息传来,redhat 用 3.5 亿美元收购了 jboss 。如果假想一下当初 bea 能够收购 jboss 的话,或许市场格局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是 jboss 没卖给 ibm 、oracle ,恐怕也不会卖给 bea,毕竟 jboss 创建人 marc fleury 更愿意保持开源精神。
在 2007 年十月的时候,oracle 以每股 17 美元的收购请求遭到了拒绝。bea 的拒绝理由是价格不合适,庄思浩将价格提到了 21 美元。请注意这个说法,这意味着 bea 对其独立性并非如何看重。oracle 一计不成,欲擒故纵,说要看看投资人的建议, 这时候,一个重要的投资人卡尔·伊坎(carl icahn) ,在这次收购案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卡尔·伊坎这个人在美国号称激进投资者,也有人叫他"企业掠夺者",大家应该熟悉这个他,这人也曾是雅虎的股东之一,给雅虎管理层搞出来不小的压力,整天喊着要炒掉杨致远。卡尔·伊坎的拿手好戏是买入公司部分股票,拿到一部分代理权,然后给董事会施压,逼迫企业卖出,获益后抽身而退。卡尔·伊坎在 bea 股价在 13 美元的时候大肆买进,后来持有超过 13% 的股份,如果 bea 卖给 oracle ,必然股价上涨,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作为投资人,不会对 bea 有任何感情。投资人都是魔鬼,这话有几分道理。
买家嫌价格高,卖家嫌价格低,卡尔·伊坎倒是成了中间人,以他为代表的投资人力主卖出,以庄思浩为首的董事会虽说不愿意卖,可一看价格已经谈到可接受的地步,私下里掏出计算器算了半天自己能拿到多少利益,也就都半推半就了,当然这是笔者的演绎而已。这次交易,最大的赢家应该是卡尔·伊坎,据说获利超过 20 亿,当然股东们也都有所收获,要不怎么有人将他叫做股东权益代言人呢。
拿下来 bea 市场之后,oracle 在中间件领域稳居第二,相信在经历过艰苦的整合之后,将对 ibm 第一的位置发起再次冲击。
接下来谁会是 oracle 的收购对象? 很多人没想到,居然 sun 也成了 oracle 的盘中餐。
上一篇: Cookie、Session
下一篇: C++ 基础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