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1号观察|区块链产业,怎样“链”住未来?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26 14:35:32
扫一扫上的溯源码,这支疫苗产自哪家企业、经过哪辆冷藏车运输、待过哪一座疾控冷库、最终何时到达接种单位……这些信息透过“江苏恒为”研发的疫苗存证溯源平...

扫一扫上的溯源码,这支疫苗产自哪家企业、经过哪辆冷藏车运输、待过哪一座疾控冷库、最终何时到达接种单位……这些信息透过“江苏恒为”研发的疫苗存证溯源平台轻松可知。该平台通过技术将疫苗数字凭证化,为每支疫苗打造专属“身份证”,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每个环节均会被上链存证,监管机构可对疫苗流转进行监管,疫苗使用人则可获取疫苗溯源信息。

这仅仅是技术赋能智慧的一个剪影。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愈发广泛地应用于多个生活场景。日前举办的2020江苏大会可信上,业界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神奇应用:赋能多维场景,市场前景广阔

其实并不“神秘”,所谓“技术”,简言之就是构建在点对点网络上,利用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根据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通过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按照由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在应用场景中,更容易理解什么是。“长久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确权难、用权难和维权难三大难题。技术由于具有去中心化、数据共享、历史溯源数据防篡改和价值自动传递等特点,恰好可以为知识产权保护赋能和支撑。”论坛上,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戚拿出一款该校研发的“数字产品知识产权平台”解释说,原创作者提交ip作品,平台进行登记、评估、授权、交易、使用、监测、维权等操作,并产生相应的ip活动数据,形成ip数据区块并在分布式存储平台内存储,保障了知识产权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管理和保护。

“江苏荣泽”基于研发的政务系统,打通了南京*、民政、税务、、人社等49个*部门,支撑600多项证照归集存储与1800多个办件事项的连接;金宁汇“链通万家”以小区公共资金监管和流动人口管理为主要抓手,实现小区资金管理、业主投票表决、居民举报、小区租房登记、协调全面升级,打造“小区治理+智慧社区”示范点……在省内,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科技、知识产权、电子存证等诸多领域。

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背后,是行业“飞速”的发展,市场主体增长迅猛。尽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行业扶持及技术不断加强,我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6年中国行业市场规模仅约1亿元左右,2019年已增长至12亿元。预计到2022年,我国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衍生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级”。

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胡连生介绍,截至10月中旬,全国经工商登记的相关企业已超5万家,其中江苏省注册登记的相关企业达3500多家,位列全国第三。企查查数据显示,光今年我省就成立了2000多家企业,增幅高达230%,堪称“全面爆发”。

发展“堵点”:专业人才短缺,技术标准缺乏

然而产业发展并非畅通无阻。

“作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信的分布式账本,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但我们发现,与金融深度融合也存在问题。”江苏项目总监唐然坦言,虽然底层技术发展得到国家支持,但的广义认可度并不高,搞的人不懂供应链,供应链的人不懂,导致产业并未真正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中。比如,供应链金融已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融入其中所需的技术支撑、标准作、商业模式发掘甚至监管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类似的问题,在各行各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论坛期间发布的江苏省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到,当前,江苏产业主要存在人才资源稀缺、产业集聚不强、技术标准缺乏和业务需求不足等问题。

“目前只有大企业重视技术培训,小微企业独立培训非常少见,人才培养需求缺口巨大。”江苏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施亚东表示,目前不具备单独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形成“行业+”的应用模式,这就要求从业团队储备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备业务和场景跨界能力,然而国内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来自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的调研显示:一方面,我省信息业发展水平高,产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具备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目前江苏产业在全国的比重仅占2%-5%,这与我省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称。发展较好的南京、苏州等市在产业发展上与深圳、杭州相比还有差距,产业集聚效应不强,造成规模经济、创新效益及良性竞争环境难以显现。

还有一个“堵点”在技术标准方面,目前我省在领域还没有通用的标准,也就导致开发和部署缺乏标准化引导。此外,由于技术的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目前只能在现有的系统架构上进行添加信任机制的重塑,并不能从根本上对应用场景带来改变和提升。

破题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抢占科创制高点

尽管有“堵点”,但产业的未来前景为大家一致看好。

“还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发挥*的引导作用,有重点、分阶段、循序推进产业发展并形成特色产业链,以*订单的方式,对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助力更多场景落地。”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兴亚说,我省力争在3年内开放200多个应用场景、在全省重点打造5-8个集聚产业园区,都是很有效的产业“破题”路径。

“作为相关平台或企业,要‘两条腿走路’做好载体、深耕研发。”南京博雅研究院副院长孙圣力认为,应用必须与实体经济结合,建立产业孵化基地,为中小微型公司提供配套基础设施;还需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推动企业快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之所以发展初级,是因为有很多人不懂底层技术,相当于‘造出了车没有人开’。”施亚东建议,高校需开设技术课程,供学生选修;同时不妨设立交叉学科,如金融科技专业、智信财会专业等;此外还需企业介入,加强产教融合。

胡连生表示,为抢占信息科技创新“制高点”,我省将推动创新发展,着重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为应用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术支撑;深化场景应用创新,促进在工业互联网、、政务服务、文化等重点领域的场景应用创新和先行试点示范;构建优化产业生态,加强标准化研究,分批分类推进通用技术标准和基于场景的行业标准建设,争创全国发展示范区,进而“链”住未来发展的新优势。

交汇点记者 颜颖 付奇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