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大数据时代人们担忧数据外泄 但仍愿分享一切
调查发现,企业在如何利用客户的个人数据方面并不透明,在预防滥用这类信息时也做得不够,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将终止其信息分享。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几乎没有人认为那些要求获得更多私人信息的公司会很好地保护其数据。57%的受访者称,其个人数据在社交网络手中并不安全。
相比之下,银行被视为信任度最高的个人信息持有者,信任度高于医生、好友及家庭。
受访者中,九成人担忧其数据被盗贼利用、盗走金钱;八成人担忧其个人数据被营销团队利用,成为营销活动的目标。
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首席信息官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te)认为该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他向经济学人智库表示:“客户希望提高对其数据的控制。他们希望知道自己的数据存储在哪里、哪些人知道、与哪些人分享。他们希望知道其数据的用途。”
消费者认为自己的数据并没有得到当局保护:75%的受访者称,防止滥用个人数据的措施并不完善。欧盟数字专员内莉·克洛斯(Nellie Kroes)向研究人员表示,对个人数据缺乏了解加剧了这些担忧。她说:“显然,个人数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透明性及复杂性。”
调查指出,尽管人们担忧其个人数据被滥用,但并不妨碍消费者分享数据:在接受调查的758名网民中,84%的受访者使用社交网络;34%的受访者称,他们比三年前更愿意在线分享基本个人信息,持相反观点的比例为23%。
经济学人智库编辑主任丹尼斯·麦考利(Denis McCauley)表示,有权获得消费者数据并正确对待消费者数据的公司能够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消费者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个人数据,帮助企业超越竞争对手。
消费者对隐私的担忧已经促使部分专家发出警告:如果隐私担忧不能得到解决,隐私黑洞就会出现,损害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基础是能够长期轻而易举地获得个人数据。
据经济学人智库报告,在遭到数据外泄后,只有38%的受访者表示终止与企业的合作,表明人们对这类事件的容忍度高出专家的想象。
上一篇: 大数据和想象力:从数据获得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