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第一才子”吕赫若,最后是怎么死的?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24 13:19:43
吕赫若本名吕石堆,1914年出生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中。22岁时即在日本《文学评论》发表处女作《牛车》,这篇反映*农民现实处境的小说,1936年与*左翼作家杨逵的《新闻配达夫》(送报夫),... [详细]...

  吕赫若本名吕石堆,1914年出生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中。22岁时即在日本《文学评论》发表处女作《牛车》,这篇反映*农民现实处境的小说,1936年与*左翼作家杨逵的《新闻配达夫》(送报夫),共同被著名作家胡风选入《朝鲜*短篇集──山灵》书中,在*、大陆与日本文坛之间受到重视。

  被誉为“*第一才子”的吕赫若,不只在文学创作表现其早慧的才华之外,更曾远赴日本学习声乐,在日本日比谷音乐厅举行过演唱会,1945年*光复之后也曾在台北中山堂举行演唱会以及新公园电台歌唱。兼具文学家与声乐家身份的吕赫若,1951年之后在*官方档案中的纪录,却只剩下寥寥几字:“吕赫若,三十二岁,台中县,台北歌手”。

  吕赫若一夕之间消失在*的视域之中,他的理想、信念及创作长期被历史与政治的迷雾湮没,直到1970年代《夏潮》杂志有意识地发掘日据时期*作家的作品,人们才开始惊觉这位*才子究竟下落何方?

  吕赫若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文学,是苦难和梦想战斗的道路”,在小说与歌唱之外,他甚至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信仰,投入到社会变革的实践之中。

  吕赫若的革命之路,却往往在述及他的世俗化故事之中被轻描淡写,如同“台北歌手”四个字一样云淡风轻。

“*第一才子”吕赫若,最后是怎么死的?

  在日本殖民高压统治之下,吕赫若的左翼思想逐渐萌芽,其日据时期发表的《牛车》、《暴风雨的故事》等作品,类似于赖和《一杆称仔》的价值,都站在农民的立场表达了真挚的同情,并对现实发出控诉。*左翼作家陈映真就认为,1931年以阶级意识推广*民众文学的“*文艺作家协会”,可能对吕赫若产生了“更亲切的影响”。吕赫若选择“赫若”作为笔名,按其子吕芳雄的说法,“是希望做一位赫赫有名的年轻人”;不过,曾与吕赫若在最后革命之路共事过的李石城,则指出此名取自于他所敬仰的两位左翼作家:郭沫“若”以及朝鲜的张“赫”宙──也透露出吕赫若的左翼情怀。

  *光复之后,吕赫若怀抱著热情加入“三*义青年团”,吕芳雄在《我的父亲:吕赫若》中也回忆,他“以欢乐的心情,教导子女唱中华民国国歌”。与此同时,吕赫若更活跃于*文化圈,尤其与老台共苏新,以及当时台北建国中学校长、左翼知识分子陈文彬交往密切,并先后在进步刊物《人民导报》与《*报》担任记者。陈文彬的长女陈蕙娟回忆,吕赫若经常教她们唱歌,特别喜爱《教我如何不想她》一曲,“我心里头却明白,这个‘她’其实指的是海峡彼岸的红色中国”。

  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后,吕赫若思想愈趋左倾,从原来寄希望的*“白色祖国”转移到*的“红色祖国”,实际投入*地下党“*省工作委员会”(省工委)的新*主义运动之中。一方面担任地下刊物《光明报》主编;另一方面开设“大安印刷厂”,表面上印行《孕妇保养须知》、《小学音乐课本》、《世界名曲乐谱》与《侠盗罗宾汉》等书籍,事实上是在为印发《*开国文献》、《*国歌》及地下党机关报、党员手册等文件做掩护。

  1949年国共内战战局大致抵定,*开始在*内部“扫荡”红色力量,白色恐怖即将笼罩全台。当年秋天,*动手抓捕包括基隆中学校长锺浩东在内的《光明报》相关人员,吕赫若开启了躲藏逃亡之途。此间一度遭遇*特务盘查,吕赫若拿出姓名栏记载为“吕石堆”身份证,由于特务不知吕石堆即为吕赫若的本名,从而逃过一劫。吕芳雄还记得父亲见母亲的最后一面,行色匆匆背起一个卡其色背包,消失在黎明前的夜色中。

  在此阶段,省工委已着手在今新北市汐止、石碇一带的鹿窟山区建立武装基地“*人民武装保卫队”。吕赫若最后落脚于鹿窟基地担任联络员要职。吕赫若在基地掌管约200台斤重的无线电发报机,为了躲避侦查,必须每发报一次就要换到有相当距离之隔的地方再发报,且只能在晚上摸黑行动。1950年农历5月23日深夜,吕赫若在一次行动中不幸遭毒蛇龟壳花咬伤,年仅36岁的革命家吕赫若命丧鹿窟山区,由同志埋葬于当地。

  直到1952年12月,*当局出动1.8万人“围剿”鹿窟,共400多人被捕,最后枪决35人,98人判有期徒刑,19人感训。根据*官方档案,在鹿窟基地还发现了一面五星红旗。2000年,当地*设立“鹿窟事件纪念碑”,纪念此被认为是1950年代最大的白色恐怖事件。

  吕赫若有机会成为*最伟大的文学家,一位天才洋溢的作家、热情奔放的声乐家,顶着白色恐怖的死亡威胁,日夜潜行于市井乡野间,说来的确动人心弦。

  当代*社会或许以富有传奇的角度看待吕赫若等人的经历,却难以理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激动时代,一位“台北歌手”何以毅然决然走上红色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