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ConcurrentLinkedQueue 源码解读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24 08:28:10
一、介绍 ConcurrentLinkedQueue 是一个基于链接节点的*线程安全队列,它采用先进先出的规则对节点进行排序,当我们添加一个元素的时候,它会添加到队列的尾部;当我们获取一个元素时,它会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 ConcurrentLinkedQueue 采用非阻塞的方式实现线程安全队列 ......

一、介绍

concurrentlinkedqueue 是一个基于链接节点的*线程安全队列,它采用先进先出的规则对节点进行排序,当我们添加一个元素的时候,它会添加到队列的尾部;当我们获取一个元素时,它会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

concurrentlinkedqueue 采用非阻塞的方式实现线程安全队列,它采用了"wait-free"算法(即cas算法)来实现。

ConcurrentLinkedQueue 源码解读

concurrentlinkedqueue 由 head 节点和 tail 节点组成,每个节点(node)由节点元素(item)和指向下一个节点(next)的引用组成,节点与节点之间就是通过这个 next 关联起来,从而组成一张链表结构的队列。默认情况下head节点存储的元素为 null,tail 节点等于 head 节点。

二、源码解读

现在我们有了 head 和 tail 节点,如果按照我们平常的思维,head 节点即头节点,tail 节点即尾节点。那么入队列的时候,将 tail 的 next 节点设置为 newnode,将 newnode 设置为 tail;出队列的时候,将 head 节点元素返回,head 的 next 节点设置为 head。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node<e> n = new node<e>(e);
        for (; ; ) {
            node<e> t = tail;
            if (t.casnext(null, n) && castail(t, n)) {
                return true;
            }
        }
    }

不要怀疑你的思维,这样的做法完全是可行的。

这样的做法 tail 节点永远作为队列的尾节点,head 节点永远为队列的头节点。实现代码量非常少,而且逻辑清晰和易懂。但是,这么做有个缺点,每次都需要使用循环 cas 更新 tail 节点。所以 doug lea 为了减少 cas 更新 tail 节点的次数,提高入队的效率,使用增加循环来控制 tail 节点的更新频率,并不是每次节点入队后都将 tail 节点更新成尾节点,而是当 tail 节点和尾节点不一致时(也就是循环两次)才更新 tail 节点。如下图:
ConcurrentLinkedQueue 源码解读

想要读懂 concurrentlinkedqueue 的源码,最好先搞懂以下特质:

  • 队列中任意时刻只有最后一个元素的 next 为 null
  • head 和 tail 不会是 null(哨兵节点的设计)
  • head 未必是队列中第一个元素(head指向的可能是一个已经被移除的元素)
  • tail 未必是队列中最后一个元素(tail.next 可以不为 null)
  • 一旦某个元素的 item 变为 null,就意味着它不再是队列中的有效元素了,并且会将已删除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自身。

- 入队列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 1. 
        checknotnull(e);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e);

        for (node<e> t = tail, p = t;;) {
            node<e> q = p.next;
            // 2. 
            if (q == null) {
                // 3. 
                if (p.casnext(null, newnode)) {
                    // 4. 
                    if (p != t)
                        castail(t, newnode);  
                    return true;
                }
            }
            // 5. 
            else if (p == q)
                p = (t != (t = tail)) ? t : head;
            else
                // 6.
                p = (p != t && t != (t = tail)) ? t : q;
        }
    }
  1. 队列中的元素不允许为 null,否则抛出一个 nullpointerexception
  2. q == null 说明 p 是队列中最后一个元素
  3. cas 设置 newnode 入队
  4. t 是当前线程读到的 tail 快照,p 是上面 cas 队列中最后一个元素。当 p != t 时说明需要更新 tail 节点。如果 cas 失败则说明 tail 已经被其它线程更新过了,这没关系。
  5. 什么情况下 p == q 呢?只有当 p 元素已经不在队列中了,即 p == p.next。这时候怎么办呢?重新读取一次 tail 到快照 t。如果 t 发生变化,则从新的 tail 节点继续下去(注意这里的设值和 for 循环中的初始值一样,表明重新开始,继续尝试)。如果 t 没有发生变化,说明 tail 元素也已经在队列外了(因为队列是先进先出),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 head 继续遍历下去。
  6. 如果 p 与 t 相等,说明 p 不是尾节点,则让 p 继续向后移动一个节点; 如果 p 和 t 不相等,则说明已经经历至少两轮循环(仍然没有入队), 则重新读取一次 tail 到 t,p = t(和上面 for 的初始值一样),表示重新开始尝试入队。

- 出队列

    public e poll() {
        restartfromhead:
        for (;;) {
            // 1.
            for (node<e> h = head, p = h, q;;) {
                e item = p.item;

                 // 2.
                if (item != null && p.casitem(item, null)) {
                    // 3.   
                    if (p != h) 
                        updatehead(h, ((q = p.next) != null) ? q : p);
                    return item;
                }
                // 4.
                else if ((q = p.next) == null) {
                    updatehead(h, p);
                    return null;
                }
                // 5. 
                else if (p == q)
                    continue restartfromhead;
               // 6.
                else
                    p = q;
            }
        }
    }
  1. h 作为 head 的快照节点,p 初始设置为 head,q = null。
  2. cas 成功将 item 设置为 null,表明已经移除了元素(注意这个时候该元素还没有真正移出队列,p = p.next 的动作在 updatehead 中完成)。这里的 item != null 判断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无意义的cas。
  3. 当 p 不等于 h,说明 head 节点存在滞后性,需要更新 head 节点。如果 p.next 节点不等于 null,则把 head 设置为 p.next;如果 p.next == null,表明 p 已经是最后一个节点了,没办法,也只能将 head 放在 p 节点上了。updatehead 还会做一个动作 — p = p.next,把滞后的 p 节点正式移出队列。
  4. 同第3点解释类似,如果 p.next == null,表明已经是最后一个节点了,则只能更新 head 为 p 节点,返回 null。
  5.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p == q 呢?即 p == p.next 。出现这种情况,表明其他线程提前完成, p 元素已经被移出队列。这时候再继续循环意义不大,所以干脆重新开始,重新读一次 head 到快照 h,再尝试移除元素。
  6. p 向后移一位(这时 q = p.next),继续尝试移除元素。

三、api 使用

返回值 方法 说明
boolean add(e e) / offer(e e) 在该队列的尾部插入指定的元素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按照集合迭代器返回的顺序追加到队列的末尾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队列中是否包含指定元素
boolean isempty() 如果队列中部包含元素,则返回 true
iterator iterator() 返回此队列中元素的迭代器,从头元素开始迭代
e peek() 检索但不删除队列的头部,如果此队列为空,则返回 null
e poll() 检索并删除队列的头部,如果此队列为空,则返回 null
boolean remove(object o) 从该队列中删除指定元素的单个实例(如果存在)
int size() 返回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t[] toarray(t[] a) 队列转成指定类型的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