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会改变皇位传承方式?真相是什么
宋朝为何会改变皇位传承方式?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后,接替皇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其弟赵光义,打破了历朝历代君王父死子继的传统,让世人感到了诧异。
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朝中大臣多怀疑赵光义用不正当手段杀死了哥哥赵匡胤,“烛影斧声”被传得神乎其神,究竟是赵光义是篡夺皇位,还是宋太祖早有安排,后人多有猜测,从众多史料分析,赵光义继位是“金匮之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种说法比较切合实际。
(一)“兄终弟极”遵母训
陈桥兵变后,手握兵权的赵匡胤带兵返回后周京城开封,逼迫八岁的幼主周恭帝退位,把皇位让给他。周恭帝母子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全性命,免遭杀身之祸,在朝中大臣的安排下,颁诏把皇位禅让给赵匡胤,赵匡胤堂而皇之的坐上了皇帝宝座,改后周为宋朝,他成了太祖皇帝。、
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始终忘不了周恭帝让位时,给新皇帝叩头参拜的那一刻,母子哭哭啼啼,悲惨凄凉。虽然贵为皇帝,幼小懦弱也要被臣欺,历朝历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什么真龙天子,那都是愚弄人的,谁手握兵权,强势立世,谁就拥有天下。为了不走后周的老路,为了让宋朝兵变夺来的*永固,从那一刻起,杜太后的脑海里就反复酝酿着“兄终弟极”的皇位传承方式。
杜太后身患重病,弥留之际,将宋太祖召至病榻前,她对宋太祖说:“你知道赵家如何得到的天下吗?”宋太祖回答说:“儿子之所以能做天下之主,全依仗您老人家积累的慈德。”杜太后说:“非也,你能够得天下,是因为后周幼主当国,让你们有机可乘,如果后周年长者治国,大权在握,你能得此天下吗?为接受后周的教训,你百年之后,一定要推行“兄终弟极”的传位制度,将皇位传给光义,光义传给廷美,廷美再传给你的儿子,宋朝才能*永固,万世长存。”
宋太祖虽是赳赳武夫,可是大孝之人,“兄终弟极”虽有违继位传统,可他怎能违背母后之意,随即让宰相赵普写下传位给赵光义的诏书,藏在金匮之中,也称金匮之盟。
(二)为“兄终弟极”铺平道路
赵匡胤听从了母后的遗言,他决定传位于赵光义。赵匡胤知道,陈桥兵变的成功,离不开弟弟赵光义的有力支持。赵光义文能安邦,武能治国,跟随着自己南征北战,过关斩将,消灭与宋朝并立的他人之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始终把弟弟当成左膀右臂。再加上,当时宋朝还未完全统一,南北还有不少的政权并立,要想让宋朝完成统一大业,选择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要比两个没经验儿子强的多。
宋太祖为了宋朝*,有意给赵光义一些历练,让他任职开封府尹,位居宰相之上,在宋太祖外出时,还任命赵光义为东京留守,坐镇京城,主持全面工作。在宋太祖驾崩之前,赵光义已经掌握了宋朝很大一部分权利。
(三)赵光义改弦易张
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成了宋朝第二任皇帝,为宋太宗。他的继位没有按父死子继的继位方式,也曾引起一些朝臣的猜忌,但木已成舟,没有出现什么波折,赵光义很快就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宋太宗做了皇帝,继续推行宋太祖的治国路线,努力完成国家统一,派出军队,先后消灭了最后三个割据政权,吴越、漳泉二州十四县,消灭了北汉政权,巩固了北宋的疆域和北宋局部统一的规模,并采取了一系列进步措施,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宋朝的长足发展和繁荣。
宋太宗也曾率领精兵强将,御驾亲征太原,把北汉划入了宋朝的版图,企图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也曾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抵挡不了辽国强悍的军队,尚未成功。
“兄终弟极”为的是让年富力强的人做帝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但是,也为宋朝帝位之争埋下了隐患。
宋太宗应该把位传于弟弟赵廷美,可赵光义做皇帝后,却改变了母后的初衷,不愿意再传给弟弟,他曾经询问宰相赵普,皇位应该传给谁,赵普表示说:“这件事太祖已经失误,难道太宗还要再失误下去吗?”
赵普是个两面派,当年他要劝说杜太后,“兄终弟极”的传承方式推行不了,宋太祖这样做了,他又说谬误了,嘴是两张皮,咋说咋有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宋太宗既然不想传位给弟弟,他绞尽脑汁,极力排除传子过程的障碍,让皇位顺理成章传给儿子。宋太宗身为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三弟赵廷美不知何故被流放,侄子赵德昭自刎而死。皇位的继承者没有了竞争对手,也只能传位于他的儿子。
孰料,历史竟这么捉弄人,宋太宗的后裔到了南宋高宗赵构这一代,赵构空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因为他无生育能力,无子传位,只能在宋太祖后裔中选定皇位继承人,宋太祖的后裔宋孝宗又继承了皇位。
宋朝先后319年,共十八代皇帝,宋太祖、宋太宗后裔各九人当过皇帝,也算是扯平了。是天意,还是巧合,谁也说不清,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