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与日军血战到死,*降半旗三日!
自“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4年抗日战争,涌现出无数抗日英雄和革命烈士,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令人敬佩。其中,有一位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年近花甲57岁仍然身先士卒,与日本鬼子血战至死,全军壮烈殉国,而他的葬礼得到了国共两党的沉痛哀悼,*有两位元帅和几十位将军参加,蒋介石为此下令全国降半旗三日,悼念英雄。
此人名叫范筑先,是著名的抗日烈士和爱国将领。
范筑先,1881年出生在河北邯郸一个普通贫农家庭,自幼天资聪颖,学校先生便鼓励他继续深造,将来好报效国家 。1904年,加入北洋军第四镇,后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以优秀成绩毕业。
由于深感清*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渐发*主义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国强兵,建立民国。因此,拥护辛亥革命,任*陆军第四师炮兵营长、补充团长、师参谋长和第八旅旅长。后因厌恶军阀混战,抛弃高官厚禄,辞去第八旅旅长职,回乡隐居。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毅然复出,投入冯玉祥部下,表示其革命的决心,被冯委任为高级参议、汉中镇守使署参赞,中原大战中,任冯部第一路军参谋长。1931年回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少将参议。1932年5月,被任命为山东省沂水县县长。
走马上任沂水县县长后,范筑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凡要下属办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平时衣着俭朴,布鞋便袜,粗茶淡饭,不烟、不酒、不茶。在任期间,大力禁烟禁赌,革除陋俗,大力整顿吏治,严惩恶绅,采取了重新陈报土地、调整税收负担、分柜收税等项措施,并组织扩街修桥,建立公园, 修建医院,赈济灾民和救济残疾人等。
1936年7月,范筑先调离临沂,临沂城老百姓夹道相送。沿街摆了许多桌子,桌上铺红纸,置明镜一面,清水一盆(喻范筑先官明如镜,清廉似水)。范筑先每走几步,即对相送人群拱手致谢。许多人泪流满面或啜泣成声。直至中午,范筑先一行才走出长街。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员,遂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武装,保家卫国。同时,并与中国*建立了统战关系。同年10月下旬,日军进犯黄河北岸,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电令撤退,为其断然拒绝。并在聊城主持部下开会,通过了给全国抗战军民的通电,被全国各大报转载。
在*的帮助下,领导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20多个县的抗日政权,率抗日部队两次攻入日军据守的范县,歼灭许多日军。虽已年近花甲,但每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杀敌,1938年6月14日至16日,接受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邀请在威县南关会晤共商抗日大计。
1938年6月14日至16日,接受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邀请在威县南关会晤共商抗日大计。
范筑先为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挺进大队队长,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
1938年11月初,*派人捎去给范筑先的亲笔信,对其表示慰问和嘉勉。
范筑先看了*的亲笔信深受鼓舞,激动地说:“当今之世,要救中国,要想不当亡国奴,唯有听*的话。”
不久,日军将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围在聊城,范筑先率部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后来日军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队后强行攻击,双方血战多时,终因敌众我寡,城门被日军攻破。由于身受重伤,范筑先不甘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后,举国震悼,国共两党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举国痛悼。1938年12月13日,举行追悼大会,朱德、*、吴玉章、董必武以及蒋介石分别送了挽联。朱德、*送的挽联是:“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伤亡,显其忠勇;吾侪尚在,势必长期抵抗,还我河山。”蒋介石送的挽联是:“碧血为山河,百里危城留与社会树模范;浩气存天地,千秋青史合为民族表英雄”。国民*还“特令褒扬”,“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
在国家民族为难之际,范筑先作为中华儿女而表率身先士卒,不畏生死,不愧民族英雄,不愧中华儿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