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Python基础(一)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22 12:58:15
Python3: Python是解释型语言 (弱类型定义语言:无需定义数据类型,一个变量可以赋不同数据类型的值。) 解释型语言在运行时通过解释器对代码进行解释,优点是: 1.跨平台性好 2.一份代码可以在多个平台使用 3.方便调试 缺点是: 1.执行速度较慢 2.依赖于解释器执行 Python 思想 ......

一、变量和简单的数据类型

变量的命名和使用
  • 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变量名能以字母或下划线打头,但不能以数字打头。
  • 变量名不能包含空格,但能使用下划线来分隔其中的单词。
  • 不要将python关键字和函数名用作变量名。
  • 变量名应既简短又具有描述性。
  • 慎用小写字母l和大写字母O。
    **Notice:**就目前而言,应使用小写的Python变量名。虽然在变量名中使用大写字母不会导致错误,但是大写字母在变量名中有特殊含义。
变量是标签

变量常被描述为可用于存储值的盒子。一种好得多的定义是,变量是可以赋给值得标签,也可以说变量指向特定的值。

1、字符串

字符串就是一系列字符,在Python中,用引号括起来的都是字符串,其中引号可以是单引号,也可以是双引号。
这种灵活性可以允许在字符串中包含引号和撇号:

修改字符串大小写的一些方法
#以首字母大写的方式显示每个单词
name = "ada lovelace"
print(name.title())
#全部大写
print(name.upper())
#全部小写
print(name.lower())

存储数据时,方法lower()很有用。很多时候,无法依靠用户来提供正确的大小写,因此需要将字符串先转换为小写,再存储它们。

在字符串中使用变量
first_name="ada"
last_name="lovelace"
#full_name是f字符串,f是format的缩写
full_name=f"{first_name} {last_name}"
print(full_name)

f字符串是Python3.6引入的。如果使用的是3.5或更早的版本,需要用format()方法。

full_name="{} {}".format(first_name,last_name)
使用制表符或换行符来添加空白
删除空白

要确保字符串末尾没有空白,可以使用方法rstrip(),但是这种删除只是暂时的,没有改变变量原有值。**如果要永久删除这个字符串中的空白,必须将删除操作的结果关联到变量。**如果要剔除字符串开头的空白,或者同时提出字符串两边的空白。可以分别使用lstrip()和strip()。
在实际程序中,这些剥除函数最常用于在存储用户输入前对其进行清理。

使用字符串时避免语法错误

例如:单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如果包含撇号,就将导致错误。

2、数

整数

在Python中,可对整数执行加减乘除运算,终端会话会直接返回运算结果,Python使用两个乘号表示乘方运算。
Python基础(一)

浮点数

从很大程度上说,使用浮点数时无序考虑其行为,只需要输入要使用的数,Python通常会用你期望的方式处理它们,但需要注意的是,结果包含的效数位数可能是不确定的。

整数和浮点数

将任意两个数相除时,结果总是浮点数,即便这两个数都是整数且能整除。
在其他任何运算中,如果一个操作数是浮点数,另一个操作数是整数,结果也总是浮点数。

数中的下划线

书写很大的数时,可使用下划线将其中的数字分组,但打印时不会显示下划线:
Python基础(一)
这种表示法适用于整数和浮点数,但只有Python3.6和更高的版本支持。

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

需要用逗号将变量名和要赋给变量的值分开,只要变量和值的个数相同,Python就能正确地将它们关联起来。
Python基础(一)

常量

常量类似于变量,其值在程序地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一般会使用全大写指出将某个变量视为常量。

3、注释

Python中注释用(#)标识。多行注释用三个单引号 ‘’’ 或者三个双引号 “”" 将注释括起来:

#!/usr/bin/python3 
'''
这是多行注释,用三个单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用三个单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用三个单引号
'''
print("Hello, World!")
"""
这是多行注释,用三个双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用三个双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用三个双引号
"""

Python基础(一)

二、列表简介

Python中用方括号([])标识列表,并用逗号分隔其中的元素。Python打印列表的时候会打印列表的内部标识,包括方括号。

访问列表元素

使用索引访问,例如:list[0]。索引从0开始,而不是从1开始。
Python为访问最后一个历表元素提供了一种特殊语法,通过将索引指定为-1,可让Python返回最后一个列表元素。这种约定也适用于其他负数索引,例如索引-2返回倒数第二个列表元素。

修改、添加和删除元素
  • 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使用append()方法。
  • 在列表中插入元素,使用insert(index,value)需要指定新元素的索引和值。
  • 从列表中删除元素,使用del需要指定删除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
  • 使用pop()方法删除末尾元素,此时不需要指定索引位置。
  • 使用pop(index)方法删除任意位置处的元素。
  • 根据值删除元素,使用remove(value)。Notice: remove只删除第一个指定的值,如果该值在列表中出现多次,就需要多次删除。
name.append('tom')
name.insert(0,'mini')
del name[1]
name.pop()
name.remove('lily')

1、组织列表

  • 使用sort()对列表进行永久排序,默认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序,如果要按首字母相反的顺序排序,只需要向sort()方法传递参数reverse=True即可。
cars=['bmw','audi','toyota','subaru']
cars.sort()
print(cars)
#输出['audi', 'bmw', 'subaru', 'toyota']
cars=['bmw','audi','toyota','subaru']
cars.sort(reverse=True)
print(cars)
#输出['toyota', 'subaru', 'bmw', 'audi']
  • 使用sorted()函数对列表临时排序,保留列表元素原来的排列顺序,同时以特定的顺序呈现它们。同样sorted()也可以使用参数reverse=True反向显示列表。
  • 倒着打印列表,可使用方法reverse(),不是按与字母顺序相反的顺序排列列表元素,而只是反转列表元素的排列顺序,reverse()永久性地修改列表元素的排列顺序,但是可随时恢复到原来的排列顺序,再次调用reverse()即可。
  • 确定列表的长度,可使用函数len()。
使用列表时避免索引错误

发生索引错误却找不到解决方法时,尝试将列表或其长度打印出来。列表可能与自己以为的截然不同。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Eve12345678/article/details/110916650

相关标签: 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