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秦三代是怎么对待匈奴问题的?为什么汉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匈奴问题的解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事情是这样的,王莽篡汉以后,把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从“王”爵降为“候”爵,此外还收回匈奴单于的玺印,把“匈奴单于玺”改为“新匈奴单于玺”。当时他针对这些属国搞了一系列的改变,所以这些属国就不满意王莽的新朝,公开表示拒绝臣服于新朝。
在这一样一种背景下,王莽在篡汉以后的第二年发动了针对匈奴的战争,以彰显新朝的国威。
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罪当夷灭。命遣立国将军孙建等凡十二将,十道并出,共行皇天之威……讨秽将军严尤出渔阳,奋武将军王骏、定胡将军王晏出张掖,及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天下骚动——《汉书·王莽传》
大家可以看到,当时严尤是以讨秽将军的名义出兵出渔阳,此外还有其它分兵前进的将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呢,严尤认为不应该发动针对匈奴的战争,所以就向王莽上了一道奏章陈述出兵匈奴的种种弊端。
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
那么先来看看严尤是怎么分析周汉秦三代针对匈奴的政策的?
①周代
当周宣王时,猃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
严尤认为周朝针对匈奴只是采取“驱而不打”的策略,就像驱赶苍蝇一样,把它赶走就行了。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兴师动众的去打击匈奴,所以他认为这是中策。
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在经过汉武帝穷兵黜武的发动打击匈奴的战争以后,虽然匈奴是被赶跑了,但是一直没有被打服。表面上看匈奴是臣服于汉朝的,但在某些时候他们往往都会背叛朝廷,但是你不能一背叛就发动战争,这对于自己国家的消耗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严尤觉得中策就是“驱而不打”,如果他来侵扰边境,把他赶跑就行。其实这属于一种“重防守,轻进攻”的思想,也就是说我守住自己的边境就可以了,匈奴来了把它赶跑就行。这样一来,自己的损失也最小。
②秦代
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是为无策。
其实严尤的这种说法是极为矛盾的,像秦始皇为了把匈奴拦在外边,就修了军事设施“万里长城”,虽然说并没有什么卵用,游牧民族该来还是会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万里长城还是对阻拦北方匈奴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既然秦始皇也算是“重防守,轻进攻”的策略,你看他修长城,还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其手段远比周朝要高明。但严尤却认为这是无策,显然是一种比较矛盾的说法。
其原因在于,严尤认为修建万里长城耗费了太多民力,结果还没有把匈奴挡在外边,最重要的是因为修建万里长城,搞的国内民怨沸腾,最后起义不断,把自己的帝国都葬送了。所以严尤说这是无策,其实就是批评秦始皇修了等于没修,还把自己折腾死了。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去看,万里长城在历代取得的效果确实不佳,并没有有效的挡住匈奴和其它游牧民族。倘若说五胡乱华是因为汉朝时期大量游牧民族内迁导致的结果,那么像明朝时、宋朝时蒙古人和女真人照样还不是越过长城灭亡了中原朝廷。
在这一点我倒是比较认同严尤的分析,长城的作用确实没有那么大。
③汉代
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贲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对于汉武帝打击匈奴的行为,严尤认为他穷兵黜武,使得战争持续长达三十年,耗尽国力,虽然收获了成果,但是自己也损失不小。其实不难发现严尤有一个重要的分析原则,那就是不能让自己受到损失。
它之所以认为周代还算中策,就是因为周代“驱而不打”,赶走了敌人,而自己相对损失最小,对国内民众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而像秦始皇和汉武帝都调动大量的军队、民夫去修建长城,深入漠北打击匈奴。
结果一算下来,自己的损失比匈奴还大,整个国家都被掏空了。这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只要想想经过汉武帝这么一打击,汉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面临来自匈奴的威胁,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其实当时严尤之所以会向王莽这么建立,是因为国内刚好发生了饥荒,而王莽在这个时候还要发兵三十万长途跋涉去攻打匈奴,完全没有必要,人家只是拒绝臣服你,又不是带着军队要来亡你的国。你自己搞的这么兴师动众干什么,而且在那样一种非常时期,发动一支三十万人的军队,可想而知将给国家带来多么巨大的负担。
所以他当时就提出了打击匈奴的五大难题,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粮食,当时严尤身处的社会正处于饥荒之中,再来搞这么一场战争,这不是要拖垮自己吗?
①今天下遭阳九之厄,比年饥馑,西北边犹甚。发三十万众,具三百日粮,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计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师老械弊,势不可用,此一难也;②边既空虚,不能奉军粮,内调郡国,不相及属,此二难也;③计一人三百日食,用糒十八斛,非牛力不能胜;牛又当自赍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卤,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军出未满百日,牛必物故且尽,余粮尚多,人不能负,此三难也;④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赍釜鍑薪炭,重不可胜,食糒饮水,以历四时,师有疾疫之忧,是故前世伐胡,不过百日,非不欲久,*不能,此四难也;⑤辎重自随,则轻锐者少,不得疾行,虏徐遁逃,势不能及,幸而逢虏,又累辎重,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虏要遮前后,危殆不测,此五难也;
当然严尤也不是完全反对这场战争,但是他建议速战速决,用“闪电战”的方式迅速击溃匈奴,力求自己不能过长的陷入战争泥潭里。
今既发兵,宜纵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击,且以创艾胡虏。
但是王莽最终没听,依然发动了这场战争,结果搞的怨声载道。
其实如果按照严尤的这个思路,针对匈奴的上策无疑就是“和亲”,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要求和唐朝和亲,最开始唐太宗没有同意。结果这个松赞干布发兵一直打到松州(今四川松潘),唐太宗虽然派兵击败了松赞干布的先头部队。
但是也不愿长期和松赞干布对峙,因此同意和亲,于是一个文成公主就解决了双方之间的矛盾,算是短暂开启了双方之间一个友好的时期,如果不是安史之乱的话,吐蕃也不会趁机浑水摸鱼了。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和亲也需要建立在双方实力的一个平衡之上,毕竟像面对高句丽,*朝廷从来没有和亲过。因此只能说严尤的建议是基于当时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民众*的背景下,希望王莽不要发动这种耗费国力的大型战争。
其实这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但是他评论周朝为中策和汉朝下策我倒是不认同,因为别忘了西周直接被犬戎攻破镐京,接着亡国。当然了,从另一方面说,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降服敌人,这肯定是上策,但这种事情恐怕很难发生。
所以就现实来看,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手段都算中策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Python利用Turtle绘制虎年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