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徐寿辉一生有哪些作为?都经历了什么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称帝,国号大明 ,定都南京。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朱元璋从创业到称帝,历经15年,这15年内,曾经和朱元璋一起战斗的“大佬”们,一个个倒下了。《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云:
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
这里面,提到了5个人,分别是张士诚、徐寿辉(徐贞一)、明玉珍、方国珍和陈友谅。
方国珍起义最早,但胸无大志;张士诚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领导;明玉珍偏安巴蜀,力量有限;只有陈友谅略有雄才,只可惜运气不好。然而,人们偏偏最容易忘记一个人,此人就是徐寿辉。
元朝末年,徐寿辉带领南方红巾军揭竿而起,搅动风云长达10年时间,麾下兵马多达百万人。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徐寿辉培养了两位开国皇帝,最终却被下属锤死,他为抗元立下大功,但《明史》连一个列传都没有给徐寿辉留下。这样的人物,委实让人可惜。
本文,笔者将来和大家分享元末最“奇特”的起义军领袖,希望通过史料的对比,带大家了解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一、洗澡改变命运
根据《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寿辉,罗田人,又名真一,业贩布。
徐寿辉又名徐真一,本是蕲州罗田人,最初靠贩布为生。元朝末年,义军首领们的职业可谓五花八门,朱元璋是僧人,陈友谅是渔民,张士诚是私盐贩子,而本文的主角徐寿辉则是个布贩子。
元末红巾军起义声势浩大,但真正的红巾军,其实有两个不同的派系。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征召数万民夫修河,颍州(安徽阜阳)人韩山童趁机发动黄河民夫起义,因起义者头戴红巾,因此称之为红巾军。
韩山童起义约3个月后,徐寿辉在大别山天堂寨发动另一场农民起义,《新元史》云:
其众以红巾裹首,与汝、颖妖贼同。
也就是说,徐寿辉发动起义时,大家也是头裹红巾,所以后来也称红巾军。
因韩山童的义军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徐寿辉的义军主要在长江流域,因此,史学上把前者称为“北方红巾军”,把后者称为“南方红巾军”。虽然都叫红巾军,但二者相互没有统属关系。
北方红巾军最先遭到元军镇压,韩山童起义不久便被捕牺牲,北方红巾军由刘福通和韩山童之子韩林儿领导。其分支较多,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名义上也归韩林儿领导,朱元璋后来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因此,严格意义上说,朱元璋一直隶属于北方红巾军。
因为有读者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因此才有了上面的赘述,下面来具体说说南方红巾军领袖徐寿辉。
徐寿辉虽然是以布贩子的身份起义的,但他最初是个老老实实的商人。元朝末年,他“往来蕲、黄间”,为了生计,经常在蕲州和黄州之间奔波。他之所以能成为义军领袖,全赖另一个人,此人就是彭莹玉(下图为《倚天屠龙记》中的彭莹玉剧照)。
彭莹玉是个僧人,准确来说,是个不安分的僧人。彭莹玉通医术,他擅长用泉水给人治病,先后治好了上百人,因此“远近神之”,拥有不少信徒。实际上,彭莹玉早有不轨之心,他想借医术神化自己,进而领导百姓反元。但是,彭莹玉知道枪打出头鸟,他不愿意自己亲自领导起义,而是喜欢推出一个顶缸的,他好在背后操控。最先被彭莹玉推出来的人,名叫周子旺,是彭莹玉的大徒弟。《新元史·徐寿辉传》记载:
至正十年,其徒周子旺以妖术惑众,从之者五十余人,僭称国王,官王获而杀之。莹玉遁去,匿淮西民家,日夜密构异图。
元顺帝至正十年,也就是红巾军起义的前一年,彭莹玉让大徒弟周子旺发动50多名信徒*,周子旺自称“国王”。不料,刚*没多久,周子旺就被官府杀了。作为幕后的操盘手,彭莹玉侥幸逃跑,躲到了淮西的一个农民家中,每天想着该如何再谋“大业”。
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徐寿辉。《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袁州僧彭莹玉以妖术与麻城邹普胜聚众为乱,用红巾为号,奇寿辉状貌,遂推为主。
意思是说,彭莹玉和二徒弟邹普胜(铁匠出身)要聚众*,彭莹玉本打算让二徒弟邹普胜来主导,邹普胜是聪明人,不想步周子旺的后尘,因此建议另找一个人。这时,他们看徐寿辉相貌奇特,因此推徐寿辉为主。这个说法,比较含蓄,而《新元史》说得则更为传奇:
寿辉浴于池,莹玉之徒见其有赤光,异之。
原来,至正十一年夏天,布贩子徐寿辉做生意太累了,到池塘里洗个澡,正好彭莹玉和邹普胜路过池塘,远远看去,见徐寿辉背上泛着明晃晃的红光,因此觉得徐寿辉是“真命天子”,便强行将徐寿辉拽上岸,尊为义军之主。
其实,后人分析,可能是徐寿辉在洗澡时,日光通过他背上的水流反射,再加上池塘里有红色的物体(如荷花)的折射,正好在彭莹玉的视角上看到了“赤光”。于是,在彭莹玉的忽悠下,徐寿辉便糊里糊涂地成为了义军首领。后来徐寿辉称帝,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抗元征程。
元朝末年的徐寿辉,命运就是这么奇特。纵观中国历史,因洗澡而改变命运的,最后成为皇帝的,也就徐寿辉一人。
二、最霸气的国号
1351年,徐寿辉在起义不久,便带兵攻下了黄州,在黄州,徐寿辉正式称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这里必须说一下徐寿辉的国号,众所周知,元朝的国号其实不是“元”,而是“大元”。徐寿辉的国号“天完”,是在“大元”两个字的头上,各加几笔,意思是“盖过大元”的意思。这个国号,相比于唐宋明清来说,堪称是最霸气的国号了。
徐寿辉麾下人才济济,除了幕后大佬彭莹玉外,还有邹普胜(太师)、倪文俊(元帅)、赵普胜(水军元帅)、丁普郎、陈普祥、孟海马等人。接下来,还会有两个大人物投奔徐寿辉,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明玉珍。
红巾军起义后,元朝迅速派兵镇压,韩山童等北方红巾军首当其冲,徐寿辉在南方虽然也遭到围剿,但最初的压力要小一些,因此,南方红巾军在最初的几年,发展的很快。史载:
先是,承平日久,寿辉兵四出,州县皆望风降附。
徐寿辉是底层百姓出身,很了解百姓疾苦,他每攻克一个州县,不杀不掠,还将官府的粮食分给穷苦百姓,因此深得人心,百姓们纷纷加入徐寿辉的队伍。
至正十二年,徐寿辉派兵攻下襄阳、荆门两大重镇,震惊元廷,而后,徐寿辉麾下大将丁普郎攻下汉阳、安陆。到了年底,徐寿辉派赵普胜攻下了武昌,一时间,徐寿辉声势浩大,大军如犁庭扫穴,《新元史》记载:
顺流攻江西,江州总管李黼与主簿也孙帖木儿拒战,大败之……普胜遂陷南康。是月,孟海马陷归、峡、房诸州。寿辉别将陷岳州,徇忠、万、夔诸州,皆下之……
徐寿辉拿下湖广之后,顺流而下攻打江西,夺下九江,又攻下南康,归州、峡州、房州。徐寿辉又派兵攻下岳州、万州、夔州等地。徐寿辉一跃成为元末*最强的起义军。
而这一年,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出家,所以说,朱元璋尊徐寿辉一声“老大哥”,也合情合理,毕竟,徐寿辉抗元,把元朝打得稀里哗啦的时候,朱元璋还没入伍呢。
徐寿辉的地盘,最高峰的时候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全境,河南、四川部分区域、后来还攻下皖南、浙西,甚至打到了杭州。
元朝至正十三年,元顺帝调集几省人马,开始集中元军主力围剿徐寿辉。徐寿辉在这一年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彭莹玉也在这一年战死。史载:
六月,行省左丞火你赤复瑞州,执彭莹玉斩而脔之。
当年六月,元朝大将火你赤攻克瑞州,彭莹玉没有逃脱,被元军所俘,当场被斩杀。彭莹玉死后,徐寿辉摆脱了操控,野心更大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四月,在濠州走出了一位成年僧人,他见天下大乱,便投奔了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郭子兴见他勇猛果敢,便把义女马氏许配给他,从这里,他开启了自己的帝业,这个人,名叫朱元璋。
不过,朱元璋虽然参加义军,他最初两年都在淮西闹腾,和徐寿辉并没有见过面。
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徐寿辉没有和朱元璋见过面,但在这一年,徐寿辉见到了日后另一个的枭雄。这个人叫明玉珍。
根据《明史·明玉珍传》记载:
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徐寿辉起,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余人,屯青山。及寿辉称帝,使人招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玉珍引众降。
明玉珍本是农民,徐寿辉起义时,明玉珍带领家中父老反抗朝廷,在至正十三年,明玉珍接受徐寿辉的招降,从此成为徐寿辉的心腹。而在两年后,徐寿辉见到了另外一位枭雄,此人就是陈友谅。
《明史·陈友谅传》云:
陈友谅,沔阳渔家子也。本谢氏,祖赘于陈……徐寿辉兵起,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文俊为簿掾。
元朝至正十五年,元军在沔阳打败了徐寿辉的义军,徐寿辉整肃兵马,派元帅倪文俊重新夺回了沔阳,而陈友谅顺势投到了倪文俊麾下,被任命为书吏。
徐寿辉此时已经称帝5年时间,他没想到,陈友谅和明玉珍二人,日后会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王朝。
徐寿辉本是一介小商贩,虽然心里有盘算,但却不喜欢猜忌别人。早年,徐寿辉受彭莹玉控制,后来彭莹玉死后,徐寿辉终于撑起腰杆。他信任倪文俊,因此军国大事多听信元帅倪文俊的建议。
倪文俊也是奇人,他出生时,母亲曾梦到一头白虎入室,倪文俊后来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人称“倪白虎”或“倪蛮子”。
在太师邹普胜去世后,倪文俊担任丞相,更加膨胀,日渐嚣张起来。《新元史·徐寿辉传》云:
十六年正月,文俊乃建都于汉阳,迎寿辉徙都之。寿辉性宽纵,权在群下。及邹普胜死,以文俊为丞相,大权悉出其手,寿辉无如之何。
意思是,至正十六年,倪文俊建议把国都迁到汉阳,徐寿辉欣然前往。这期间,倪文俊不愿再受徐寿辉领导,他想取而代之。
元朝至正十七年,徐寿辉派明玉珍攻打巴蜀,倪文俊看徐寿辉身边人马不多,打算发起兵变,筹划带兵直奔徐寿辉府邸,不料,消息走漏,徐寿辉听闻后,立即派人逮捕倪文俊,倪文俊见势不好,便火速逃往黄州。他为什么要逃往黄州呢?因为黄州是他的属下陈友谅的地盘。《明史》云:
十七年九月,文俊谋弑寿辉,不克,奔黄州。时友谅隶文俊麾下,数有功,为领兵元帅。遂乘衅杀文俊,并其兵,自称宣慰使,寻称平章政事。
陈友谅最初只是书吏,他在倪文俊麾下待了一年多,被倪文俊提拔为元帅。也就是说,陈友谅是倪文俊的嫡系部队,所以,倪文俊才放心地来到黄州。不料,陈友谅却改弦更张,他趁这个机会杀掉了倪文俊,吞并了倪文俊的兵马。随后,陈友谅立即拿着倪文俊的人头向徐寿辉表功,徐寿辉大喜,同意陈友谅担任平章政事。一时间,陈友谅风头无两,成为了徐寿辉麾下的二号人物。
而这一年,朱元璋刚刚攻下南京不久,正在迅速向皖南和浙西扩充*。不过,朱元璋麾下猛将虽多,但有一座城池朱元璋一直没敢攻打,这座城池就是安庆。
元朝末年,安庆位于南京上游,扼长江咽喉,元朝派重兵把守,朱元璋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愿意主动攻打安庆。但是,朱元璋不敢的事情,不代表陈友谅不敢。
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领赵普胜等人攻打安庆,虽然元军的防守非常严密,但陈友谅舍生忘死,水陆并进冲击敌军,最终艰难拿下安庆,随后,陈友谅又攻破“龙兴(南昌)、瑞州、邵武、吉安、抚州、建昌、赣、汀、信、衢”十座城池。《明史》云:
当是时,江以南惟友谅兵最强。
陈友谅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变成了元朝末年最强的起义军领袖。而此时的徐寿辉,在野心勃勃的陈友谅面前,早已失去了原来的光彩。
四、为他人作嫁衣裳
陈友谅的崛起,意味着徐寿辉开始没落。虽然陈友谅表面上隶属于徐寿辉,但陈友谅颇有驭人之法,将士们唯陈友谅马首是瞻,徐寿辉俨然成为了一个傀儡。《明史》记载: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
陈友谅攻克南昌之后,徐寿辉认为南昌地理优势绝佳,应该迁都到那里去。但徐寿辉的这个决定因陈友谅的否决而没能实施。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陈友谅表面上虽然是徐寿辉的臣子,其实他的话语权已经超出了徐寿辉。徐寿辉已经被陈友谅所操控。
果然,接下来,陈友谅开始学习倪文俊,取徐寿辉而代之。不过,陈友谅比倪文俊聪明。《明史》云:
寿辉遽发汉阳,次江州。江州,友谅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
陈友谅先让徐寿辉来江州(九江),因为江州是陈友谅的地盘。然后,陈友谅在城外埋伏兵马,将徐寿辉迎入城内,立刻关闭城门,城外徐寿辉的亲信被陈友谅一一杀掉。然后,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城,自称汉王。当然,此时的徐寿辉,仍然是“皇帝”,只不过,所有的政令都出自陈友谅之手了。
在这期间,陈友谅的大军在皖南池州等地和朱元璋因抢地盘发生多次冲突,陈友谅胜少败多,无奈之下,陈友谅决定率领大军向朱元璋复仇。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带着傀儡徐寿辉沿江而下,一举夺下了太平。太平是南京上游的门户,太平一破,南京危矣。《明史·陈友谅传》云:
(陈友谅)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克之。
太平被陈友谅拿下之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处境大变,朱元璋这边的将士们大骇,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放弃南京逃往钟山,朱元璋问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只给朱元璋提了5个字:伏兵邀取之!
而陈友谅则显得有些不可一世,史载:
(陈友谅)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出自《明史》)
陈友谅认为,太平他都攻下了,下一站就能拿下南京,生擒朱元璋。他不愿再当汉王了,他要当皇帝。于是,他让部下请徐寿辉来,假装要向徐寿辉汇报事情,等徐寿辉来后,陈友谅命人用铁挝砸碎了徐寿辉的头。“铁挝”是兵器的一种,类似于铁杖。可见,徐寿辉最后死的时候,估计是脑袋开瓢,凄惨无比。
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立即称帝,建立“大汉”,改年号为大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朝”,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实在太多,为了区分,史称陈友谅的政权为“陈汉”。不过,陈友谅运气非常不好,他登基时迎来了狂风暴雨,登基大典都没能顺利举行。《明史》云:
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皆仍故官。会大风雨,群臣班沙岸称贺,不能成礼。
陈友谅登基后,第一战便吃了大亏,因为他被朱元璋打败了。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诈降,写信引诱陈友谅到河道狭窄的龙湾。陈友谅深信不疑,结果被朱元璋在龙湾伏击,陈友谅大败而逃。史称“龙湾之战”,龙湾之战对朱元璋意义重大,对陈友谅来说,却是称帝后的糟糕开局。
陈友谅逃到武昌后,全面整肃军队,顺利地接过徐寿辉的“接力棒”,不过,并不是所有徐寿辉的旧部都愿意服从陈友谅,比如远在巴蜀的明玉珍。
上文提到,徐寿辉早期曾派大将明玉珍去讨伐巴蜀,明玉珍后来攻下巴蜀后,便镇守于此。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明玉珍不愿臣服陈友谅,并且出兵为徐寿辉报仇。《明史》记载:
玉珍议讨之,闭夔关不与友谅通。二十一年,刘祯劝玉珍自立,玉珍不许。戴寿、张文炳复劝之,玉珍咨于部众,同心推戴。二十二年三月戊辰,遂僭称皇帝,都重庆,号大夏国,建元大统。
明玉珍因不是陈友谅的对手,最终和陈友谅断绝一切联系,两年后,明玉珍称帝,建立大夏,史称“明夏”。不过,和陈友谅不同的是,明玉珍虽然称帝,但他仍每年祭祀徐寿辉。
也就是说,徐寿辉虽然被杀了,但他却培养了陈友谅和明玉珍两位开国皇帝。南方红巾军的衣钵,被这两人传承了下去。
五、斯人今已矣,长江空自流
从至正十一年(1351)起义,到至正二十年(1360)被杀,徐寿辉整整在元末历史上活跃了10年,这十年里,他最高拥兵多达百万,在长江流域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抗元热潮。然而,元朝灭亡后,后人知道陈友谅、知道张士诚,更知道朱元璋,却很少有人知道徐寿辉。《明史》中,甚至没有给徐寿辉一个“列传”。
笔者认为,徐寿辉在元朝末年的作用是巨大的,他的历史地位,和他所做出的的贡献是极其不匹配的。关于徐寿辉,笔者有三方面的评价:
第一,徐寿辉曾经是一位抗元的先锋官。徐寿辉的辉煌人生,起于彭莹玉,终于陈友谅,他曾被彭莹玉、倪文俊、陈友谅操控,但这都不足以否定徐寿辉的作用。元朝末年,徐寿辉独霸长江中游,是反元*最大的一个。也正是因为徐寿辉的存在,才分担了韩林儿、张士诚等人的压力,所以说,徐寿辉对反抗元朝暴政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徐寿辉是一位仁慈的君主。因为《明史》没有单独为徐寿辉列传,根据《新元史》记载“寿辉收合余众,饥民多附之”,可以看出,徐寿辉对穷苦百姓非常同情,也很受百姓拥戴。另外,因陈友谅在江州几乎把徐寿辉的心腹全部杀光,当时明玉珍远在蜀地,通过明玉珍对徐寿辉的态度可以看出,徐寿辉虽然是“傀儡”起家,但他颇受爱戴。但是,徐寿辉虽然仁慈,同时,他也有软弱的一部分。例如,他对倪文俊、陈友谅的深信,足以说明他对别人少有猜疑和戒备,这也是徐寿辉死于非命的原因。
第三,徐寿辉对明朝的建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徐寿辉和朱元璋虽然一同反元,但他和朱元璋没有见过面,更没有为争夺地盘而相互攻打过。明朝统治者之所以不愿提及徐寿辉,一方面是朱元璋认为徐寿辉是个傀儡,不值一提,另一方也是因为徐寿辉曾是陈友谅、明玉珍的上司,朱元璋对他的功绩不可过多描述。
但是,站在历史的观点来说,徐寿辉当年建立天完王朝,声势浩大,元顺帝在击败韩山童之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打击徐寿辉这边。正是因为徐寿辉牵制了元军在中原地区的主力,朱元璋因此才有机会在南京迅速立足。若没有徐寿辉这个“老大哥”,朱元璋再怎么“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也没有用。因此,笔者认为,朱元璋能称帝,要感谢徐寿辉”。
《庄子·内篇》云: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生在元朝末年,徐寿辉一辈子或许都只是一个辗转在蕲州和黄州之间的小布贩子。但因为“天下无道”,徐寿辉应运而生。他不是圣人,也不是英雄,但是,在反抗暴政的路上,他是一条汉子。历史该留下徐寿辉的名字和事迹,让更多后人了解他辉煌的抗元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