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不要透支AI
[针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张代君提出“不要急功近利,做技术、做产业都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不要透支AI”]
[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现在谈手机不谈AI好像都不太好。”在近日举行的AIWorld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笑着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手机巨头都纷纷推出了内置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手机。华为发布了全球首颗AI手机芯片麒麟970,苹果也为iPhoneX配备了AI芯片“A11生物神经网络引擎”。
三星今年二、三季度业绩虽然不断创出新高,但在人工智能领域较为低调。
在人工智能的目前发展阶段,张代君认为,AI技术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有了场景才有实现手段。针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他提出“不要急功近利,做技术、做产业都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不要透支AI”。
AI发展要结合具体应用
虽然Note7爆炸事件、“三星太子”李在镕入狱、副会长兼CEO权五铉辞职的影响还未退去,但今年以来,由于半导体业务的强劲增长,三星电子业绩不断创新高。三季度,三星半导体业务的合并营收达到19.9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80亿元),占三星电子当季营收的三成多;营业利润为9.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0亿元),贡献了三星电子当季营业利润接近七成。
在竞争对手苹果、华为纷纷推出AI芯片,谷歌也和英特尔合作研发AI芯片时,三星似乎在AI芯片的研发上慢了半拍。
第一财经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张代君时,他认为人工智能最主要的是要有场景,有了场景才有实现手段。“AI有技术,但如何让用户能感受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场景,而且是一个刚需、高频的场景,这是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芯片。”他把具体的应用场景类比为病症,AI技术则为治病的药,“我们有药,药拿来治什么病?”
张代君表示,三星有计算芯片、通信芯片等各种芯片,但如果只有芯片、没有场景,能做的依然有限。如何与已有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或者硬件产品来结合非常重要,要让消费者愿意使用。
目前在手机领域,AI技术落地的方式有多种,包括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也有的通过计算机视觉解决相册问题和大数据问题。由于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侧重点不同,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着眼点、入口也不一样。张代君对记者表示:“要解决行业痛点、刚需、服务和场景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是秀技术。”
如何让AI进入手机领域已成为行业热点话题。张代君称:“可能往年大家说人工智能、AlphaGo这样的故事,或者谈B2B做行业的服务和产品”,但今年,不管是苹果、谷歌还是华为都希望将人工智能带入手机,“谈手机不谈AI好像都不太好”。
在AI与手机如何结合的问题上,三星认为基于AI技术,要让手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深度整合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不仅仅是把AI技术当做APP一样下载或者简单的集成。张代君表示:“不论是2C还是2B,一定要把AI和行业应用、硬件进行深度结合。”
今年5月,三星为GalaxyS8配备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Bixby”,并开始提供“BixbyVoice”服务。在10月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三星升级了其智能语音平台,推出Bixby2.0版本,而且还向开发者公开软件开发包(SDK)。Bixby2.0将可以用在各种设备上,包括三星的智能电视和智能冰箱。
11月8日,在中国,三星也正式向获得公测资格的三星GalaxyS8/S8+以及GalaxyNote8用户推送了Bixby语音助手,中国用户可以通过中文与Bixby对话实现语音助手功能。Bixby可以使用声音特征来解锁手机、发送短信、查找音乐和图片等。张代君也向第一财经记者秀了一把Bixby的功能,在“把倒数第二张照片发我的朋友圈”、“发红包”等语音指令下都能比较准确地打开对应软件的功能。张代君称,“比Siri好玩得多”。
不过,一旦语境较复杂,Bixby就有点难以识别。在摄像头前放置食物,发出“看一看这个多少钱”的语音指令后,Bixby能够打开相机进行实物扫描,并在淘宝中搜索,但受限于光线的影响,最终的搜索结果也有一定误差。
张代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凡是用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希望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对硬件进行操控。
不担心AI人才紧缺
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不少国内外企业均把人工智能看成下一变革的重要力量,但该领域的顶尖人才处于稀缺状态。特别是中国,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高校较少,教学体系刚刚起步,人才供应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市场需求。
不过,三星并不担心AI人才短缺问题。张代君表示,与国内不少企业去挖成熟的人才不同,三星更多考虑的是和高校合作,培养自己的人才,“我们有自己的人才体系,要招聘优秀的学生,然后自己培养。”张代君透露,三星每年从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及各大高校的计算机系招募AI人才,“这些人才培养多少年以后就是*人才。”
他举例称,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第一位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15年以前就已经加入该研究院。这些AI专家刚进入时做的是技术储备工作,之后做相应的研究工作,现在做的是产品。
“你有水平可以培养人才,像微软,为外面贡献人才,很少去挖别人;如果你没有技术储备,你必须去挖人。”张代君笑着说。
当然,除了自己培养,三星也在业界积极寻求优秀人才,“人才越多越好,但还是要自己有造血能力。年轻人很有创造力,很快这些人会为我们带来很大的贡献”。
不要提前透支AI
自2010年以来,中国在AI领域快速发展,大量资金正流向AI。《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中国确立了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11月8日,腾讯发布的《2017互联网科技创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量全球排名第二,数量占全球的23%;累计融资额攀升到635亿元,占据全球融资总额的33.18%。
不论是政策还是资金,都对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给予了强大支持。不过,张代君认为AI的发展不能浮躁,“不要急功近利,做技术、做产业都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不要透支AI。”他认为,要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以及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都需要时间,很多事情不能完全靠技术,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AI未来的发展,他非常乐观。一方面,AI技术在手机领域发展非常迅猛。张代君表示,前几年,大家都在谈指纹识别,今年风向已经转到“刷脸”,因此AI在2C方面发展非常快速。
另一方面,未来5到10年,基于自然语言的理解,AI技术会结合典型的生活场景以实现万物互联(IoT)。张代君表示,目前谈智能音箱、手机,只是孤立的设备,今后会走到万物互联。随着5G技术、深度学习以及所有计算能力的发展,“我相信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发展会让人非常期待”。
上一篇: 计算机系统结构 慕课 存储系统习题
下一篇: 莫让手机成了威胁健康的最大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