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支付:B端异军突起,C端流量让位
ai金融评论消息,3月21日,京东数字科技与万事达卡共同发布《数字支付:“小支付”成就“大时代”》研究报告,对数字支付的演进路径、落地场景、科技应用、未来走向以及相关风险进行了系统梳理。
而生物识别、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四大关键技术在未来将变革支付基础设施,改变支付形态,甚至影响整个支付清算系统的走向。
此外,随着数字支付逐渐向生态化、标准化、全球化方向迈进,需要在技术、数据和合规三个层面重点防范风险。
雷锋网ai金融评论对报告原文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精编:
中国数字支付市场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又以移动支付为先。cnnic 数据显示,2014至2017的三年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由6万亿增长至 102.1万亿,三年间增长16倍,预计2018年交易规模将超过170万亿。
另据 forrester 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高达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接 近美国1120亿美元的90倍。
数字支付兴起之初,主要应用于零售端的“小额支付”。c端市场经过了由线上到线下, 由pc端向移动端的不断变迁,目前正在从“流量战争”转向“场景战争”。
抢滩零售端数字支付市场,有两条关键路径可循,流量和场景。
流量即用户,是支付的发起方或付款方。场景的概念则相对宽泛,线上平台、线下商户甚至一个简单的收银台都可视为支付场景,可简单理解为收款方或一切可能发生支付行为的场所。
流量和场景是发生支付行为必不可少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又互相带动,成为众多支付机构争相布局、争抢的重要战场。
2003年的非典疫情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数字支付借助电商的东风迅速普及提供了契机。
在移动支付兴起之初,nfc和二维码作为两种移动支付手段曾经分庭抗礼,难分上下。比较两种支付技术,nfc无论是从便利性还是安全性而言都略胜一筹,然而市场却最终被“二维码”占据。
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是从成本角度而言,二维码的铺设、部署成本更为低廉,很容易复制扩张;
二是从营销角度,基于移动app的扫码支付更容易嵌入“支付红包”等营销返利活动,利用用户的“追利”行为迅速获取流量;
三是从价值角度,扫码支付可以增加支付机构app 的使用频率和用户粘性,从而为其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增加了支付机构抢占支付“流量”的动力。
最终,在数字支付进军零售端的前半程,“移动扫码支付”成为了时代王者。
这一时期,支付机构的商业逻辑可概括为:以“支 付”为手段,以“流量”为入口,以“数字”为目的,进而通过金融服务、精准营销等其 他服务实现流量和数据的变现。
可以说,流量和数据是众多支付机构最为关注的要素和资产,故而我们将其称为“流量战争”时代。
在“流量战争”时代,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与红包等营销手段的刺激,迅速培养起新的数字支付习惯,数字支付实现对线上购物、线下消费、生活缴费、文体娱乐等各个生活场景的全面覆盖。
但报告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数字支付在“流量端”的竞争格局初定,面临增长红利逐渐消失的现实问题,数字支付正在由“流量战争”转向“场景战争”。
因为数字支付决不仅是一笔“流量生意”。“流量战争”时代的支付打法改变的仅仅是零售场景的支付这一单一环节,并未从根本上重构零售场景的基础实施,进而未能将零售端的各个场景和环节相互打通,传统零售模式下高度依赖人工、运营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痛点依然存在。
当前,零售行业已经进入转型和融合期, *零售”正在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数字支付变革“*零售”基础设施,成为助推*零售的重要一环。
因而进入数字支付的后半程,支付机构将发力“场景端”,依托物联网、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并集合智能识别硬件、无人货柜、电子价签、智能收银台等硬件产品,为零售场景打造完整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数字支付将进入“场景战争”时代。
具体来说,未来线下零售的实体门店可以依托于数字科技技术,实现引流、收单、账务管理甚至价签管理的数字化,帮助传统零售门店解决:客流渠道有限;线上线下交易订单“两张皮”,无法针对线下数据进行客户运营;收单渠道多,对账难度高等痛点。
这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能化门店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人的可引流、可识别、可分析、可触达;货的即时送达、智能补货、智慧供应链;场的沉浸式、科技感、互动体验,推动“*零售”的发展。
报告认为,数字支付正在从c端向b端的扩展迁移,b端市场将成为数字支付的下一个关键所在。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目前二元化的支付结构下,数字支付在c端市场相对普及而在b端市场却应用有限。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数字支付的价值和外延远超支付本身,可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
中小企业能否快速、安全地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优势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和创新潜力的发挥。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助力中小企业拓展市场,并促进其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发展。
报告提出,数字支付在b端发展的演进路径将表现为支付数字化、资金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
具体来说,支付首要解决的是企业资金流动的问题,这也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通过嵌入多样化的“支付唤醒”手段,数字支付实现企业间交易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同时通过自动结算、在线分账、批量收付款等设计大大简化支付流程、提高支付效率。
其次,数字化支付服务可以掌握产业链条中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易、结算信息,了解资金流,进而为企业提供基于运营资金的投融资服务,变革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第三,数字支付的全面应用还将帮助企业构建起包括上游供货商和下游采购商在内的客户账户体系,实现客户管理的数字化,并且通过员工薪酬支付体系,为员工提供理财、借贷等金融服务,还可以通过打通财税、社保、公积金等账户,实现便捷的行政缴费。
报告同时指出,数字支付由 c 端向 b 端的延伸扩展不会一蹴而就,至少还需解决三个 层面的问题。
一是在执行层面,要解决能不能做的问题。
同c端支付相比,b端主体之间的支付流 程更加复杂,支付方式更为多样,对数字支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性要求也更高。
企业每笔支付结算都必须对应清晰的收付款凭证和财务记账,一些大额支付还必须挂钩合同,以满足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公司治理要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财务惯例,企业支付一笔 账款之后要拿到银行的“回单”才能入账,支付数字化之后,如何提供“回单”以满足合规要求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是在动力层面,要解决想不想做的问题。
虽然支付数字化是大势所趋,预期带给b 端客户企业的最终回报也是“正向”的。但“变革即有风险”,在企业支付数字化转型的 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针对一些大中型企业,支付数字化带来的线上线下多渠 道、资金收付自动化等变革,会对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流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工作思维导向影响相关人员推动支付数字转型的动力,这将加大支付机构拓展b端市场的难度。
三是在决策层面,要解决要不要做的问题。
b端决策相对于c端而言更为复杂且遵循 完全不同的逻辑。
一是c端是个体决策而b端是群体决策,c端决策由个人凭自身判断和自身喜好单独作出;而企业要引入某种产品或采购某种服务,一般都需要多环节沟通,跨部门决策。
二是c端是感性决策而b端是理性决策,c端个体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趋利属性明显,而b端会综合考虑收益、成本、风险以及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才会作出决定。
“爆品”或者“派发红包”等在c端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并不适用于b端市场,要打开b 端市场还需依靠过硬的技术能力和直击企业痛点的综合解决方案。
报告认为,未来随着生物识别、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全面普及,将有更加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数字支付领域,变革支付基础设施,改变支付方式和支付形态,甚至影响整个支付清算系统的走向。
生物识别为数字支付提供“天然密码”,能够解决支付场景端身份验证问题。进而实现数字支付的“脱媒化”和“无感化”。
据美国咨询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预测,全球生物识 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2.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33亿美元,复合年均 增速为15.7%。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识别技术仍有安全风险,并非无懈可击。
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技术虽然能够有效防止照片、视频、面具等欺诈和攻击行为, 但对衰老、化妆、整容等原因而产生的面部变化却并不能有效分辨。
音纹识别很难抵御变 声设备的攻击。指纹识别技术应用最为简便,易复制性却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生物识别领域,虹膜、心跳识别等身份识别技术前景可观,有望能进一步提升支付平台的智能化 和安全水平,但相关研究和应用还正处在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各个生物识别技术之间各有优缺点,不同技术的成熟程度也各不相同,未来,多种技术组合应用将能有效提升安全性,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物联网技术将加速支付向数字化方向演进,将资金账户和设备id连接,有望实现万物皆可支付。
美国公布的《2016-2045年新兴技术趋势报告》显示,到2045年至少超过1 千亿设备将连接在互联网上。idc的全球半年物联网支出指南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 物联网支出将超过1万亿美元。
中国工信部也于2017年1月颁布了《物联网发展规划 (2016-2020)》,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物联网将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同时,数字支付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或将成为智能供应链和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工业物联网正在重构制造业格局,助推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由大而强”。
据《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 数据显示,对标工业4.0,2016年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为36.9,正由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
虽然我国在高端制造工艺技术、生产自动化等方面距离德国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在电子商务、企业间协同、尤其是在产业生态创新等互联网转型发展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随着数字支付依托物联网技术在b端不断落地,工业生产领域的“万物互联“,实现自动 下单、自动发货的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未来可期。
如果说生物识别和物联网技术是数字支付的手和脚,实现了人和物的互联互通,那人工智能就是未来数字支付的大脑和中枢神经。
人工智能为支付提供应对海量交易的智能 并行计算能力、智能决策的算法能力和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助力支付向更加安 全、智能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当前就全球范围来讲, 人工智能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慢慢延伸开来。
国外,像印度cici银行、hdfc银行将人 工智能应用到反洗钱和支付交易管理等领域,摩根大通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股票交易及结算, 俄罗斯yandeax则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防范病毒网站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络支付的安全。
人工智能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深挖数据价值,拓展数字支付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 数字支付本身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应用于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欺诈识别等多 样化的场景,形成“支付+”生态。
另一方面,来自于数字社交、数字消费等其他领域的 数据也可以应用于数字支付领域,通过对人或者物的个性化特征的精准描绘,实现支付安 全性和便捷性的统一。
区块链技术在票据支付、数字货币、跨境交易等支付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事实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已经在visa、chain、 ripple等机构开始落地应用。
区块链在数字支付领域的应用关系我国未来支付体系的走向,需要从国家层面推进。 数字票据是从央行角度试行区块链支付的开端。
2016年上半年,央行启动了机遇区块链数字票据的研发, 并于2017年2月测试成功,其一期项目—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已于2018年部署上线, 进入试运行阶段。
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贸易融资,还给监管机构、 海关、税务、中证登等预留了接口,方便更多纬度数据的接入和监管方实现基于科技手段 的穿透式监管。
2017年7月成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积极推进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研 发工作。但正如所长蒋国庆所言,区块链只是法定数字货币将来流通的一个可选手段,二者并不必然存在关联。
但无论如何,数字货币法定化已是大势所趋,这将深刻变革中国现 有的支付体系和支付结构。
报告认为,在新科技、新设备的支持下,支付基础设施、支付方式以及全球支付市场的改变才刚刚起步,未来数字支付将逐渐向生态化、标准化、全球化方向迈进。
支付生态化——监管的收紧和科技的进步是实现支付生态化的动力和前提。
对于支付机 构而言,支付的价值并不在支付本身,它更像是帮助支付企业触达数字金融、数字产业甚至数字生态的一扇门。未来,支付机构可以依托数字支付优化场景,打通边界,延伸生态,拓展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例如在零售端,支付机构通过支付获取流量和数据,进而发展广告、营销等业务实现商业变现;通过为零售场景改造支付基础设施,从而为其提供库 存管理、智能配送、智能理财等增值服务。
在企业支付领域,通过帮助企业实现支付数字 化,进而帮助其实现资金管理的数字化甚至企业管理的数字化。
支付标准化——新的支付手段也催生了新的风险。为更好的发挥数字支付引领科技发展的作用,需要从国家层面努 力推进数字支付实现规则的标准化和技术的标准化。
2017年以来,支付行业多项技术标准已经落地 开花。2017年12曰27日,央行发布《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 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 导的《聚合支付安全技术规范》也在2018年8月开始征求意见,聚合支付标准呼之欲出。
未来,包括二维码支付、聚合支付以及即将到来的刷脸支付、闻声支付等各个层面的数字 支付标准化建设将持续深入推进,促进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支付全球化——国内支付环境的变化以及日益增长的国际需求为数字支付走出国门提出了现实需求。
一方面,当前国内数字支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逐渐呈现出寡头垄断局势 ; 监管框架日趋 完善,备付金存管、断直连等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压缩了数字支付机构的盈利空间。
另一方面,伴随着各国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跨境经济的发展,国际上对于数字 支付的需求日益增加,印尼、泰国甚至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支付市场,这些环境变化促使数字支付机构纷纷出海,寻求国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支付“走出去”应坚持合法合规、开放共赢两大原则。一是确保 经营活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二是寻找当地优秀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避免将中 国经验“照抄照搬”,充分尊重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本土规则。
技术、数据和合规三层面防范风险
要实现数字支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需要在技术、数据和合规三个层面均衡发力。
技术层面,数字支付机构应在自身技术实力允许的范围内谨慎进行模式创新,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支付安全手段和风险防范能力。
欺诈和洗钱是现阶段数字支付开展业务时需要重点防范的两大风险。
数字支付时代催生的金融欺诈呈现出技术化、产业化和链条化的特征。黑色产业集团通过虚假 wi-fi、 病毒二维码、盗版 app 客户端以及木马链接等手段盗取个人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 码和银行卡号等直接关系数字账户安全的信息,并进一步用于精准诈骗和恶意营销。
洗钱是发展数字支付业务另一个需要重点防范的关键点。数字支付背景下,洗钱更具隐蔽性、 匿名性和即时性,增加了其识别和打击难度。
数据层面,支付机构应该理清数据的资产属性和隐私属性之间的关系,在经营数字资 产时应注意用户隐私保护。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针对个人数据流通的管理规范。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 gb\t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个人数据流通提供了法规基础。
《安全规范》首先对个人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的范围加以界定,其次以此为基础明确了个 人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并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和对外提供等流转环节做出了 具体规定。
合规层面,认清强监管环境带给支付机构的挑战和机遇,严守合规底线,不忘初心, 正道成功。
2017年以来,监管出台多项举措整治支付市场秩序,断直联、备付金制度和二次清 算等问题成为治理重点。从短期看,强监管收窄了支付机构的盈利空间,引发行业阵痛;但从长期看,各项监管举措的落地能够起到优胜劣汰、净化市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