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3150亿,张勇给海底捞买了一个“答案”
在成为国内餐饮第一股之后,海底捞创始人张勇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加坡的首富。上市三年多的时间里,海底捞也体验到了什么是“过山车”的乐趣。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上市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上市完成之后,为了让市场满意,那么企业的增速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为此,张勇的策略就是——开店。
张勇曾经说过:“我当初创业就是想过上好日子,但是自己买上房了,身边的大堂经理和厨师长还买不上,我很内疚。所以,为了让身边的人都买得起房,我们的店就越开越多。”
但熟悉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死循环,因为总有员工买不起房,开店也并非一直能赚钱。因为边际效应是实体店永远绕不开的结。
张勇并非那么“无私”,开店也并非完全为了“员工”。
作为上市企业,股东第一,企业第二,这是大部分上市公司“约定俗成”的规矩,作为众多上市公司中的普通一员,海底捞实际上也未能免俗。
在疯狂开店的日子里,海底捞的营收从2018年的169.69亿元,跃涨至2019年的256.56亿元,即使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海底捞的营收依然大涨至286.14亿元。
营收的上涨,未能带来净利的上涨,似曾相似的一幕,我们在贵人鸟、拉夏贝尔、都市丽人、达芙妮这些服装企业身上都曾见过。
段永平曾经说过:“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没有用”。
对于这段话,他曾举过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他说不赚钱的净资产有时就是累赘,比如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建个酒店,花了1个亿,每年亏500万,重置成本还是1个亿,现在5000万想卖,这谁要?也就是说,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净资产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例如,疯狂扩张下的拉夏贝尔离zara越来越远,营收百亿的光环成为了拉夏贝尔的“丧钟”,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小而美的活着,比大而全的倒下更有实际意义。
2021年6月,海底捞的股东大会上,创始人张勇承认了盲目开店的错误,他称:““现在来看确实属于盲目自信,当意识到问题时已经是2021年1月了,等公司反应过来时已是3月。”
11月5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在检讨其门店的经营表现后,集团决定调整门店扩张规划决策,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此外,海底捞还承诺,不会裁员。
不会裁员的日子,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幸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但是企业的负担,加重则是一种必然。
张勇曾乐观地预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会锻炼出一批店长。
有时候,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一定是残酷的。
市场并未给海底捞多少宽容,自10月19日之后,海底捞的股价又开启了新一轮的下跌模式,从30.7港元/股,一直跌到了16.6港元/股,跌幅超过了40%。如果从最高点85.779港元/股算起,海底捞则跌幅超过了80%。
很显然,市场给出了答案。
海底捞未能将自己从“海底”捞起。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而言,跌幅超过80%几乎就是一场灾难,而蒸发超386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50亿元)市值是张勇给海底捞买得最贵的教训,同时也是给自己买得最贵的教训。
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数据显示,张勇的身价已经跌至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8亿元)。痛失新加坡首富之位对于张勇来说,或许不是最悲惨的事情,身价缩水上千亿或许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果海底捞不能及时减损,盈利恢复正常,那么富贵鸟、拉夏贝尔都会成为前车之鉴。
海底捞2021年半年报显示,海底捞的翻台率已经下降至3次/天,其中新开餐厅翻台率仅为2.3次/天。
对于海底捞而言,3次/天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警戒线。相关媒体报道,海底捞第二波关店潮已经来临,未来尚未可知,但如果还是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等待张勇的或许是资本市场最悲凉的一声“叹息”。
上一篇: 中小企业:不联盟不站队还能坚持多久?
下一篇: C语言百行代码绘制圣诞水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