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求职》第四部分 - 操作系统篇 - Linux驱动常见问题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18 23:31:09
...

1、字符设备与块设备的区别

Linux设备中字符设备与块设备有什么主要的区别?请分别列举一些实际的设备说出它们是属于哪一类设备。

字符设备字符设备是个能够像字节流(类似文件)一样被访问的设备,由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来实现这种特性。字符设备驱动程序通常至少实现open,close,read和write系统调用。字符终端、串口、鼠标、键盘、摄像头、声卡和显卡等就是典型的字符设备。

块设备:和字符设备类似,块设备也是通过/dev目录下的文件系统节点来访问。块设备上能够容纳文件系统,如:u盘,SD卡,磁盘等。

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区别仅仅在于内核内部管理数据的方式,也就是内核及驱动程序之间的软件接口,而这些不同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在内核中,和字符驱动程序相比,块驱动程序具有完全不同的接口。

2、查看Linux驱动信息

查看驱动模块中打印信息应该使用什么命令?如何查看内核中已有的字符设备的信息?如何查看正在使用的有哪些中断号?

  1. 查看驱动模块中打印信息的命令:dmesg

  2. 查看字符设备信息可以用lsmod 和modprobe,lsmod可以查看模块的依赖关系,modprobe在加载模块时会加载其他依赖的模块。

  3. 显示当前使用的中断号cat /proc/interrupt

3、Linux引入模块的好处

Linux中引入模块机制有什么好处?

首先,模块是预先注册自己以便服务于将来的某个请求,然后他的初始化函数就立即结束。换句话说,模块初始化函数的任务就是为以后调用函数预先作准备。

好处:

  1. 应用程序在退出时,可以不管资源的释放或者其他的清除工作,但是模块的退出函数却必须仔细此撤销初始化函数所作的一切。

  2. 该机制有助于缩短模块的开发周期。即:注册和卸载都很灵活方便。

4、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数据传输

copy_to_user()和copy_from_user()主要用于实现什么功能?一般用于file_operations结构的哪些函数里面?

由于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是不能互相访问的,如果需要访问就必须借助内核函数进行数据读写。==copy_to_user():完成内核空间到用户空间的复制,copy_from_user():是完成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复制。一般用于file_operations结构里的read,write,ioctl等内存数据交换作用的函数。==当然,如果ioctl没有用到内存数据复制,那么就不会用到这两个函数。

5、主次设备号

请简述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的用途。如果执行mknod chartest c 4 64,创建chartest设备。请分析chartest使用的是那一类设备驱动程序。

1)主设备号:主设备号标识设备对应的驱动程序。虽然现代的linux内核允许多个驱动程序共享主设备号,但我们看待的大多数设备仍然按照“一个主设备对应一个驱动程序”的原则组织。

次设备号:次设备号由内核使用,用于正确确定设备文件所指的设备。依赖于驱动程序的编写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次设备号获得一个指向内核设备的直接指针,也可将此设备号当作设备本地数组的索引。

chartest 由驱动程序4管理,该文件所指的设备是64号设备。(感觉类似于串口终端或者字符设备终端)。

6、注册字符设备

设备驱动程序中如何注册一个字符设备?分别解释一下它的几个参数的含义。

注册一个字符设备驱动有两种方法:

1) void cdev_init(struct cdev *cdev,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该注册函数可以将cdev结构嵌入到自己的设备特定的结构中。cdev是一个指向结构体cdev的指针,而fops是指向一个类似于file_operations结构(可以是file_operations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的指针.

2) int 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 const char *namem , struct file)operations *fopen);

该注册函数是早期的注册函数,major是设备的主设备号,name是驱动程序的名称,而fops是默认的file_operations结构(这是只限于file_operations结构)。对于register_chrdev的调用将为给定的主设备号注册0-255作为次设备号,并为每个设备建立一个对应的默认cdev结构。

7、中断和DMA

7、请简述中断与DMA的区别。Linux设备驱动程序中,使用哪个函数注册和注销中断处理程序?

1)DMA:是一种无须CPU的参与就可以让外设与系统内存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硬件机制,使用DMA可以使系统CPU从实际的I/O数据传输过程中摆脱出来,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中断:是指CPU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突发事件时CPU必须暂停执行当前的程序,转去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CPU又返回源程序被中断的位置并继续执行。

所以中断和DMA的区别就是DMA不需CPU参与而中断是需要CPU参与的

2)中断注册函数和中断注销函数

注册中断: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 irqreturn_t (*handler)(int, void *, struct pt_regs *), unsigned long flags, const char *dev_name, void *dev_id);

参数意义依次是:中断号,中断处理函数,中断管理有关的掩码,中断请求设备名,中断信号线。

过程是:dev_name设备请求中断->cpu分配中断号->设置中断管理的掩码->分配中断信号线->处理中断函数->完成之后再根据设置情况返回原处理程序处继续处理程序。

注销中断:

Void free_irq(unsigned int irq, void *dev_id);

释放中断和中断信号线。

8、中断和轮询

中断和轮询哪个效率高?怎样决定是采用中断方式还是采用轮询方式去实现驱动?

中断是CPU处于被动状态下来接受设备的信号,而轮询是CPU主动去查询该设备是否有请求。凡事都是两面性,所以,看效率不能简单的说那个效率高。如果是请求设备是一个频繁请求cpu的设备,或者有大量数据请求的网络设备,那么轮询的效率是比中断高。如果是一般设备,并且该设备请求cpu的频率比较底,则用中断效率要高一些。主要是看请求频率。

9、字符型驱动设备创建设备文件

字符型驱动设备怎么创建设备文件?

手动创建:mknod /dev/led c 250 0 其中dev/led 为设备节点 c 代表字符设备 250代表主设备号 0代表次设备号

还有UDEV/MDEV自动创建设备文件的方式,UDEV/MDEV是运行在用户态的程序,可以动态管理设备文件,包括创建和删除设备文件,运行在用户态意味着系统要运行之后。在 /etc/init.d/rcS 脚本文件中会执行 mdev -s 自动创建设备节点。

10、中断服务程序的注意事项

写一个中断服务需要注意哪些?如果中断产生之后要做比较多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中断处理例程应该尽量短,把能放在后半段(tasklet,等待队列等)的任务尽量放在后半段。

写一个中断服务程序要注意快进快出,在中断服务程序里面尽量快速采集信息,包括硬件信息,然后退出中断,要做其它事情可以使用工作队列或者tasklet方式。也就是中断上半部和下半部。

第一:中断服务程序中不能有阻塞操作。应为中断期间是完全占用CPU的(即不存在内核调度),中断被阻塞住,其他进程将无法操作;

第二:中断服务程序注意返回值,要用操作系统定义的宏做为返回值,而不是自己定义的OK,FAIL之类的。

11、自旋锁和信号量

自旋锁和信号量在互斥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在中断服务程序里面的互斥是使用自旋锁还是信号量?还是两者都能用?为什么?

使用自旋锁的进程不能睡眠,使用信号量的进程可以睡眠。

中断服务例程中的互斥使用的是自旋锁,原因是在中断处理例程中,硬中断是关闭的;但是要注意这样会丢失可能到来的中断。

12、原子操作

原子操作你怎么理解?为了实现一个互斥,自己定义一个变量作为标记来作为一个资源只有一个使用者行不行?

原子操作指的是无法被打断的操作。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

定义一个变量,比如 int flag =0;

if(flag == 0)
{
    flag = 1;
    操作临界区;
	flag = 0;
}

13、加载和卸载驱动

insmod一个驱动模块,会执行模块中的哪个函数?rmmod呢?这两个函数在设计上要注意哪些?遇到过卸载驱动出现异常没?是什么问题引起的?

insmod调用init函数,rmmod调用exit函数。这两个函数在设计时要注意什么?卸载模块时曾出现卸载失败的情形,原因是存在进程正在使用模块,检查代码后发现产生了死锁的问题。

要注意在init函数中申请的资源在exit函数中要释放,包括存储,ioremap,定时器,工作队列等等。也就是一个模块注册进内核,退出内核时要清理所带来的影响,带走一切不留下一点痕迹。

14、ioremap

驱动中操作物理绝对地址为什么要先ioremap?

因为内核没有办法直接访问物理内存地址,必须先通过ioremap获得对应的虚拟地址。

15、设备驱动模型

设备驱动模型三个重要成员是?platfoem总线的匹配规则是?在具体应用上要不要先注册驱动再注册设备?有先后顺序没?

设备驱动模型三个重要成员是 总线、设备、驱动;

platfoem总线的匹配规则是:要匹配的设备和驱动都要注册;

16、Linux内核内存申请

linux内核里面,内存申请有哪几个函数,各自的区别?

Kmalloc() __get_free_page() mempool_create()

17、IRQ和FIQ的区别

IRQ和FIQ有什么区别,在CPU里面是是怎么做的?

IRQ(Interrupt Request):指中断模式。

FIQ(Fast Interrupt Request):指快速中断模式。

IRQFIQ是ARM处理器的两种不同编程模式(ARM有7种处理模式)。

1、对FIQ你必须进快处理中断请求,并离开这个模式。

2、IRQ可以被FIQ所中断,但FIQ不能被IRQ所中断,在处理FIQ时必须要关闭中断。

3、FIQ的优先级比IRQ高。

4、FIQ模式下,比IRQ模式多了几个独立的寄存器。

不要小看这几个寄存器,ARM在编译的时候,如果你FIQ中断处理程序足够用这几个独立的寄存器来运作,它就不会进行通用寄存器的压栈,这样也省了一些时间。

5、FIQ的中断向量地址在0x0000001C,而IRQ的在0x00000018。(也有的在FFFF001C以及FFFF0018)

写过完整汇编系统的都比较明白这点的差别,18只能放一条指令,为了不与1C处的FIQ冲突,这个地方只能跳转,而FIQ不一样,1C以后没有任何中断向量表了,这样可以直接在1C处放FIQ的中断处理程序,由于跳转的范围限制,至少少了一条跳转指令。

6、IRQ和FIQ的响应延迟有区别

IRQ的响应并不及时,从Verilog仿真来看,IRQ会延迟几个指令周期才跳转到中断向量处,看起来像是在等预取的指令执行完。FIQ的响应不清楚,也许比IRQ快。

18、中断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中断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问题:讲下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原因,为何要分?讲下如何实现?

上半部分执行与硬件相关的处理要求快, 而有些驱动在中断处理程序中又需要完成大量工作,这构成矛盾,所以Linux有所谓的bottom half机制,中断处理程序中所有不要求立即完成的,在开中断的环境下,由底半程序随后完成.

Linux的底半处理实际上是建立在内核的软中断机制上的.如何实现该机制?

两种方式

【tasklet 工作队列】

1.定义和初始化
struct tasklet_struct tlet;
tasklet_init(&tlet, jit_tasklet_fn, (unsigned long) data);
参数
第一个:定义的tasklet变量
第二个:函数
第三个:数据 传递给回调函数的数据

  1. 定义函数
    void jit_tasklet_fn(unsigned long arg)
    {
    //中断的底半部 执行该函数的时候,已经出中断了
    printk(“in jit_tasklet_fn jiffies=%ld\n”,jiffies);
    }

  2. 在需要调度的地方调用以下函数
    tasklet_schedule(&tlet);
    一般在中断函数当中调度在不晚于下一个时钟滴答之前执行

【tasklet 和定期器的区别】

  1. 执行时间
    定时器的执行:时间是确定的
    tasklet :不确定的

2.tasklet 执行耗时的操作的

19、内核函数mmap

内核函数mmap的实现原理,机制?
mmap函数实现把一个文件映射到一个内存区域,从而我们可以像读写内存一样读写文件,比单纯调用read/write也要快上许多。在某些时候我们可以把内存的内容拷贝到一个文件中实现内存备份,当然,也可以把文件的内容映射到内存来恢复某些服务。另外,mmap实现共享内存也是其主要应用之一,mmap系统调用使得进程之间通过映射同一个普通文件实现共享内存。

20、并发、互斥的控制

驱动里面为什么要有并发、互斥的控制?如何实现?讲个例子?

并发(concurrency)指的是多个执行单元同时、并行被执行,而并发的执行单元对共享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上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等)的访问则很容易导致竞态(race conditions) 。 解决竞态问题的途径是保证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 所谓互斥访问就是指一个执行单元在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其他的执行单元都被禁止访问。 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区域被称为临界区, 临界区需要以某种互斥机制加以保护, 中断屏蔽, 原子操作,自旋锁,和信号量都是 linux 设备驱动中可采用的互斥途径。

21、自旋锁

spinlock自旋锁是如何实现的?

自旋锁在同一时刻只能被最多一个内核任务持有,所以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允许存在于临界区中。这点可以应用在多处理机器、或运行在单处理器上的抢占式内核中需要的锁定服务。

22、信号量简介

这里也介绍下信号量的概念,因为它的用法和自旋锁有相似的地方。

Linux中的信号量是一种睡眠锁。如果有一个任务试图获得一个已被持有的信号量时,信号量会将其推入等待队列,然后让其睡眠。这时处理器获得*去执行其它代码。当持有信号量的进程将信号量释放后,在等待队列中的一个任务将被唤醒,从而便可以获得这个信号量。

23、任务调度的机制

23.1前提知识

在进行schedule分析之前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系统启动过程,内存分配使用等。这样才能自然过渡到schedule模块。

首先是Linux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可见进程调度是整个内核的核心。但这部分,我想说明的是,我的pc是怎样把操作系统从硬盘装载到内存中,并启动进程调度模块的。然后才是后面对schedule的具体分析。

首先,启动操作系统部分,涉及到到三个文件:/arch/i386/boot/bootsect.s、/arch/i386/boot/setup.s、/arch/i386/boot/compressed/head.s。编译安装好一个Linux系统后,bootsect.s模块被放置在可启动设备的第一个扇区(磁盘引导扇区,512字节)。

在经过这一系列过程后,程序跳转到system模块中的初始化程序init中执行,即/init/main.c文件。该程序执行一系列的初始化工作,如寄存器初始化、内存初始化、中断设置等。

CPU有序地从内存中读取程序并执行。前面的main从内核态移动到用户态后,操作系统即建立了任务0,即进程调度程序。之后再由schedule模块进行整个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的创建(fork),调度(schedule),销毁(exit)及各种资源的分配与管理等操作了。值得一说的是schedule将创建的第一个进程是init(pid=1),请注意它不是前面的/init/main.c程序段。如果是在GNU/Debian系统下,init 进程将依次读取rcS.d,rcN.d(rc0.d~rc6.d),rc.local三个run command脚本等,之后系统的初始化就完成了,一系列系统服务被启动了,系统进入单用户或者多用户状态。然后init 读取/etc/inittab,启动终端设备((exec)getty)供用户登陆,如debian中会启动6个tty,你可以用组合键ctrl+alt+Fn(F1~F6)来切换。

到这里就知道了Linux怎样启动进程调度模块了,也知道了进程调度模块启动的第一个进程init及之后的系统初始化和登陆流程。下面就回过头来分析schedule代码及其相关函数调用。

23.2进程调度涉及的数据结构

文件:/linux/include/linux/sched.h

下面只简单介绍数据结构task_struct中的两个字段。

在Linux中,进程(Linux中用轻量级的进程来模拟线程)使用的核心数据结构。一个进程在核心中使用一个task_struct结构来表示,包含了大量描述该进程的信息,其中与调度器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state

Volatile long state; /* -1 unrunnable, 0 runnable, >0 stopped */

Linux的进程状态主要分为三类:可运行的(TASK_RUNNING,相当于运行态和就绪态);被挂起的(TASK_INTERRUPTIBLE、TASK_UNINTERRUPTIBLE和TASK_STOPPED);不可运行的(TASK_ZOMBIE),调度器主要处理的是可运行和被挂起两种状态下的进程,其中TASK_STOPPED又专门用于SIGSTP等IPC信号的响应,而TASK_ZOMBIE指的是已退出而暂时没有被父进程收回资源的"僵死"进程。

2.counter

long counter;

该属性记录的是当前时间片内该进程还允许运行的时间。

23.3就绪进程选择算法(即进程调度算法)

文件:/kernel/sched.c

1.上下文切换

从一个进程的上下文切换到另一个进程的上下文,因为其发生频率很高,所以通常都是调度器效率高低的关键。schedule()函数中调用了switch_to宏,这个宏实现了进程之间的真正切换,其代码存放于include/i386/system.h。switch_to宏是用嵌入式汇编写成的,较难理解。

由switch_to()实现,而它的代码段在schedule()过程中调用,以一个宏实现。

switch_to()函数正常返回,栈上的返回地址是新进程的task_struct::thread::eip,即新进程上一次被挂起时设置的继续运行的位置(上一次执行switch_to()时的标号"1:"位置)。至此转入新进程的上下文中运行。

这其中涉及到wakeup,sleepon等函数来对进程进行睡眠与唤醒操作。

2.选择算法

Linux schedule()函数将遍历就绪队列中的所有进程,调用goodness()函数计算每一个进程的权值weight,从中选择权值最大的进程投入运行。

Linux的调度器主要实现在schedule()函数中。

调度步骤:

Schedule函数工作流程如下:

(1)清理当前运行中的进程

(2)选择下一个要运行的进程(pick_next_task)

(3)设置新进程的运行环境

(4)进程上下文切换

23.4 Linux调度器将进程分为三类

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调度器只是调度过程中的一部分,进程调度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系统协同工作完成。本文所关注的仅为调度器,它的主要工作是在所有 RUNNING 进程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作为一个通用操作系统,Linux 调度器将进程分为三类:

1.交互式进程

此类进程有大量的人机交互,因此进程不断地处于睡眠状态,等待用户输入。典型的应用比如编辑器 vi。此类进程对系统响应时间要求比较高,否则用户会感觉系统反应迟缓。

2.批处理进程

此类进程不需要人机交互,在后台运行,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但是能够忍受响应延迟。比如编译器。

3.实时进程

实时对调度延迟的要求最高,这些进程往往执行非常重要的操作,要求立即响应并执行。比如视频播放软件或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很明显这类程序不能容忍长时间的调度延迟,轻则影响电影放映效果,重则机毁人亡。

根据进程的不同分类 Linux 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对于实时进程,采用 FIFO 或者Round Robin 的调度策略。对于普通进程,则需要区分交互式和批处理式的不同。传统 Linux 调度器提高交互式应用的优先级,使得它们能更快地被调度。而 CFS 和 RSDL 等新的调度器的核心思想是“完全公平”。这个设计理念不仅大大简化了调度器的代码复杂度,还对各种调度需求的提供了更完美的支持。

23.5调度时机:调度什么时候发生?即:schedule()函数什么时候被调用?

调度的发生主要有两种方式:

1:主动式调度(自愿调度)

在内核中主动直接调用进程调度函数schedule(),当进程需要等待资源而暂时停止运行时,会把状态置于挂起(睡眠),并主动请求调度,让出cpu。

2:被动式调度(抢占式调度、强制调度)

用户抢占(2.4 2.6)

内核抢占(2.6)

(1)用户抢占发生在:从系统调用返回用户空间;

从中断处理程序返回用户空间。

内核即将返回用户空间的时候,如果need_resched标志被设置,会导致schedule()被调用,此时就会发生用户抢占。

主动式调度是用户程序自己调度schedule,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代码中能引用schedule吗?也许不行吧,但大家知道wait4我们是可以调用的,前面我们没有给出wait4的代码,但我们知道在执行了wait4效果是父进程被挂起,所谓的挂起就是不运行了,放弃了CPU,这里发生了进程调度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在代码中有如下几行:

current->state = TASK_INTERRUPIBLE;schedule();

还有exit也有

current->state = TASK_ZOMBIE; schedule();

这2种发生了进程调度,从代码上也可以看出(状态被改成了睡眠和僵死,然后去调度可运行进程,当前进程自然不会再占有CPU运行了),从效果中也能看出。这说明用户程序自己可以执行进程调度。

(2)内核抢占:在不支持内核抢占的系统中,进程/线程一旦运行于内核空间,就可以一直执行,直到它主动放弃或时间片耗尽为止。这样一些非常紧急的进程或线程将长时间得不到运行。

在支持内核抢占的系统中,更高优先级的进程/线程可以抢占正在内核空间运行的低优先级的进程/线程。

关于抢占式调度(强制调度),需要知道的是,CPU在执行了当前指令之后,在执行下一条指令之前,CPU要判断在当前指令执行之后是否发生了中断或异常,如果发生了,CPU将比较到来的中断优先级和当前进程的优先级(有硬件参与实现,如中断控制器8259A芯片;通过比较寄存器的值来判断优先级;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形成有硬件参与实现,等等,具体实现请见相关资料和书籍),如果新来任务的优先级更高,则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在返回中断时,将执行进程调度函数schedule。

关于抢占式调度,系统代码中,除了前面我们说到的wait4和exit等外(这两个系统函数是自愿或主动调度),还有一个地方会出现了schedule,就是中断返回代码里面出现了,这里出现了还加了限制条件,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代码(所谓的中断返回代码,就是恢复中断现场的代码,每一个发生中断都会执行到的代码,无论是什么中断),这段代码是:

277 testl $(VM_MASK | 3),%eax # return to VM86 mode or non-supervisor?

278 jne ret_with_reschedule

279 jmp restore_all

我们看到jne ret_with_reschedule在此之前还有一次条件判断,代码就不过多解释了,意思是:当中断发生在用户控件时候才会执行ret_with_reschedule,那么我们就看到,在中断返回到用户空间的前夕也是可能会发生进程调度的。

简单的说进程调度发生的两种情况:中断返回用户空间前夕,和用户程序自愿放弃CPU,这2种情况会发生进程调度。

在支持内核抢占的系统中,某些特例下是不允许内核被抢占的:

(a)内核正在运行中断处理程序,进程调度函数schedule()会对此作出判断,如果是在中断中调用,会打印出错误信息。

(b)内核正在进行中断上下文的bottom half(中断的底半部)处理,硬件中断返回前会执行软中断,此时仍然处于中断上下文。

(c)进程正持有spinlock自旋锁,writelock/readlock读写锁等,当持有这些锁时,不应该被抢占,否则由于抢占将导致其他cpu长时间不能获得锁而死锁。

(d)内核正在执行调度程序scheduler

为了保证linux内核在以上情况下不会被抢占,抢占式内核使用了一个变量preempt_count,称为内核抢占计数。这一变量被设置在进程的thread_info结构体中,每当内核要进入以上几种状态时,变量preempt_count就加1,指示内核不允许抢占,反之减1。

内核抢占可能发生在:

1:中断处理程序完成,返回内核空间之前

2:当内核代码再一次具有可抢占性的时候,如解锁及使能软中断等。

调度标志——Tif_NEED_RESCHED

作用:内核提供了一个need_resched标志来表明是否需要重新执行一次调度。

设置:当某个进程耗尽它的时间片,会设置这个标志

当一个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进入可执行状态的时候,也会设置这个标志位,进程并发不能靠进程自觉调度,只有靠中断(时钟中断)。

23.6内核调度和内核的理解

  1. 内核调度也算是一个任务吗??

答:不,内核调度只能说是一种任务调度的算法,它不一直在运行,只是在任务结束/时间片结束的时候才执行,选择下一个要运行的任务。

  1. 任务和内核的关系?

答:任务是运行在内核的管理之下的,也可以说任务是运行在内核的这个环境里的。内核调度只是内核功能的一部份。内核本身不存在调度,它可以说一直在运行,主要是运行在任务之内和之间,它负责任务所需的资源处理。

  1. 它和正在运行的那个最高优先级的任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

答:不管优先级多高,它都是运行在内核环境下的,内核是一直在运行的,只不过它是把CPU和其它资源分配给任务,让它运行而已。

  1. 什么是内核?

答:其实内核不是一个进程,也不是一个现程。内核通过他提供的api,融合进了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内核只是一种抽象的说法,他本身并不存在,而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条件才运行,才给我们的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

24、GPIO

什么是GPIO?

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GPIO是相对于芯片本身而言的,如某个管脚是芯片的GPIO脚,则该脚可作为输入或输出高或低电平使用,当然某个脚具有复用的功能,即可做GPIO也可做其他用途。 也就是说你可以把这些引脚拿来用作任何一般用途的输入输出,例如用一根引脚连到led的一极来控制它的亮灭,也可以用一根(一些)引脚连到一个传感器上以获得该传感器的状态,这给cpu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控制周边设备的途经。如果没有足够多的gpio管脚,在控制一些外围设备时就会力有不逮,这时可采取的方案是使用CPLD来帮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