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基础详细版笔记理论
前言
java语言基础笔记
一、java 语言基础
1.1 java主类结构
- java程序基本组成单元是类,类体中包括属性和方法两部分。
- 每个应用程序都必须包含一个main()方法,含有main方法的类称为主类。
package number;
public class First{
static String s1 = "你好";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in 方法调用
String s2 = "java";
System.out.println(s1);
System.out.println(s2);
}
}
1.1.1 整数类型
整数类型用来存储整数数值,没有效数部分的数值。可以正数,可以负数。
①十进制:除了数字0,不能以0作为其他十进制的开头
②八进制:必须以0开头
③十六进制:必须以0x或0X开头
二进制转十进制:
小数点前或者整数要从右到左用二进制的每个数去乘以2的相应次方并递增,
小数点后则是从左往右乘以二的相应负次方并递减。
例如:二进制数1101.01转化成十进制
1101.01(2)=120+021+122+123 +02-1+12-2
=1+0+4+8+0+0.25=13.25(10)
十进制转二进制:
用2整除十进制整数,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再用2去除商,又会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如此进行,直到商为小于1时为止,
然后把先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有效位,后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有效位,依次排列起来。
255=(11111111)B
255/2=127=余1
127/2=63余1
63/2=31=余1
31/2=15=余1
15/2=7余1
7/2=3=余1
3/2=1=余1
1/2=0===余1
0.625=(0.101)B
0.6252=1.25取出整数部分1
0.25*2=0.5取出整数部分0
0.52=1========取出整数部分1
十进制转八进制
①整数部分方法:除8取余法,即每次将整数部分除以8,余数为该位权上的数,而商继续除以8,余数又为上一个位权上的数,
这个步骤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商为0为止,最后读数时候,从最后一个余数起,一直到最前面的一个余数。
②小数部分方法:乘8取整法,即将小数部分乘以8,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8,
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又乘以8,一直取到小数部分为零为止。
整数的数据类型 :
数据类型 内存空间 取值范围
byte 8位(1字节) -128~127
short 16位(2字节) -32768~32767
int 32位(4字节) -2147483648~2147483647
long 64位(8字节)
注意:如果赋值大于int型最大值或小于最小值,则需在数字后加L或l,表示位长整型
public class numb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yte byte1 = 124;
short short1 = 32546;
int int1 = 4564564;
long long1 = 456456481;
long result = byte1 + short1 +int1;
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result);
}
}
1.1.2浮点类型
数据类型 内存空间
float 32位
double 64位
注意:①默认情况下,小数作为double
②使用float类型,需要小数后面加上F或f
float f1 = 12.23f;
double d1 = 4562.21d;
double d2 = 4562.21;
1.1.3字符型
- char型
字符型(char)用于储存单个字符,占用16位(2个字节)。
定义字符变量时,要用单引号表示。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ar word = 'd';
char word2='@';
int p = 23045;
int p2 = 455454;
System.out.println("d在unicode表中顺序为"+(int)word);
System.out.println("@在unicode表中顺序为"+(int)word2);
System.out.println("23045在unicode表中顺序为"+(int)p);
System.out.println("455454在unicode表中顺序为"+(int)p2);
}
}
运行结果
转义字符
\n 换行
\r 回车
\b 退格
\f 换页
\’ 单引号字符
\ 反斜杠字符
1.1.4 布尔类型(boolean)
- 只有true and false 两种类型
1.2 标识符
①标识符:用来标识类名、变量名、方法名、数组名、文件名的有效字符 序列。
规定:标识符由任意顺序字母,下划线,美元符号$ 和数字组成,第一个字符不能为数字
1.2.1 声明变量
规则:①变量名必须是要有效标识符。
②变量名不能使用java关键字
③变量名不能重复
④选择有意义的单词作为变量名
1.2.2 声明常量
-
程序运行过程中一直不会改变的量叫常量,也被称为final变量。
-
常量名通常使用大写字母,但不是必须
-
定义final变量属于 成员变量 时,必须在定义时就设定它的初值
final double PI=121.2135D; //声明double 常量并赋值
final double BOOL=true; //声明boolean 常量BOOL 并赋值
public class Demo2 {
static final double PI = 3.14; //声明常量PI 如果不对PI 进行赋值则会出现错误提示
static int age =23; //声明int型变量age并进行赋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final int number = 1235;//声明int型常量number 并赋值
age =22; //再次对变量进行赋值
System.out.println("常量PI的值为"+PI);
System.out.println("赋值后number的值为"+number);
System.out.println("int 型变量age的值为"+age);
}
}
运行效果
1.2.3 变量的有效范围。
-
变量的有效范围指程序代码能够访问该变量的区域,若超出该区域,则在编译时会出现错误。
-
. 根据变量的“有效范围”分为“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 成员变量
- 在类体中定义的变量称为成员变量,成员变量在整个类中都有效。
- 类的成员变量分为 静态变量 和 实例变量
class demo{
int x = 45;//实例变量
static int y = 90; //静态变量
}
- 静态变量的 有效范围可以跨类,甚至达到整个应用程序之内。
2.局部变量
-
在类的方法体中定义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
类的方法中声明的变量,包括方法参数,都属于局部变量。
-
局部变量只在当前定义的方法内有效不能用于其他方法中。
-
局部变量可与成员变量的名字相同,但此时成员变量被隐藏,这个成员变量在此方法中暂时失效。
public class Demo3 {
static int times=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times=4;
System.out.println("times的值为"+times);
}
}
1.3.1 赋值运算符(“=”)
public class Demo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15;
int b=a+4;
int c=b;
System.out.println(c);//输出c的值
System.out.println(b);//输出b的值
}
}
1.3.2算数运算符
+(加) -(减)×(乘) /(除)%(取余)
public class demo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loat number1 =45.66f;
int number2= 15;
System.out.println("和为"+(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差为"+(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积为"+(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商为"+(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求余"+(number1%number2));
}
}
1.3.3自增 自减运算
++a(–a)
a++(a–)
区别:加号在前先加1在进行运算,加号在后先进行运算,在自增1
1.3.4比较运算符
- 比较运算符运算结果是boolean型
public class Demo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umber1 = 4;
int number2 = 5;
System.out.println("number1>number2返回值"+(number1>number2));//大于
System.out.println("number1<number2返回值"+(number1<number2));//小于
System.out.println("number1==number2返回值"+(number1==number2));//等于
System.out.println("number1!=number2返回值"+(number1!=number2));//不等于
System.out.println("number1>=number2"+(number1>=number2));//大于等于
System.out.println("number1<=number2"+(number1<=number2));//小于等于
}
}
1.3.5 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一假全假,全真为真)(左为假时不判断右边真假)
- || (逻辑或)(一真为真,全假为假)(左为真时不判断右边真假)
- !(逻辑非)(真为假,假为真)
- &(两边都要判断真假)
- | (两边都要判断真假)
public class Demo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2;
int b=3;
boolean result=((a>b)&&(a!=b));
boolean result2=((a>b)||(a!=b));
System.out.println(result);
System.out.println(result2);
}
}
1.3.6 位运算符
& 按位与(全真为真)
| 按位或(全假为假)
~ 按位取反(真为假,假为真)
^ 按位异或(同为真或同为假时,结果为假,否则为真)
1.3.7 三元运算符
格式: 条件式?值1:值2;
boolean a = 20<45? true:false;
1.4.数据类型转换
1.4.1 隐式类型转换
- 系统自动执行
- 类型精度从低到高: byte<short<int <long<float<double
public class Demo1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yte byte1=123;
int int1= 456;
float float1=123.456f;
double double1 =123.4567;
System.out.println(byte1+float1);
System.out.println(int1+float1);
System.out.println(int1+double1);
System.out.println(byte1+double1);
}
}
1.4.2 显示类型转换
- (类型名)要转换的值
- 将整数赋值给 byte short int long 时,超出范围则需使用强制类型转换
int a =(int)456.123; //输出值为a=456
1.4.3代码注释
-
单行注释 //
-
多行注释
/**/
-
文档注释
/** */
1.4.3 编码规范
① 声明变量时,使每个变量声明单独占一行,相同数据类型也要独占一行
②对于关键方法多加注释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8948532/article/details/10960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