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出色的技术管理者?
昨晚看了一篇Robbin大牛写的谈谈杰克·韦尔奇的《赢》特别有感触,总觉得我也应该写点什么,也算是阶段性的总结。笔者做技术管理工作的年限比较短,自认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也还称不上一名出色的技术管理者。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指导文,而是个人这段时间以来的思考感悟,不成熟之处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技术管理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治阶段、人治阶段、法治阶段。其中自治是指管理者自身管理,人治是指管理者管理技巧的运用,法治则是制度建设与文化氛围营造方面需要下的功夫。
下面展开说下三个阶段个人浅薄的认识:
一、自治阶段
要想管别人,先得管好自己
技术管理者基本也是从“被管理者”提拔上来的,所以管理者首先得具备一个出色的“士兵”素质,这样他才知道什么样的下属是优秀的,怎么样去完成工作更好,这样才有了好的指导基础。
另外打铁还要自身硬,管理者要管人,就需要“服众”。不论是个人品质、为人处事的方式,还是工作能力都需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去让下属信服。一个天天迟到的领导让下属每天早到,上班无所事事的领导要求下属认真工作这是可笑的。
所以一个好的技术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在工作中“榜样”的存在,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人人都可以是管理者
谈到人人都可以是管理者,这个笔者可能会与很多人的理解稍有出入,笔者这里所说的管理者并不局限于相应职位对应的管理者。笔者这里是想额外强调下“管理其实也可以与title无关”,即使是一个最基层的员工也可以“管理”。
任何公司的员工做为“公司的个人”,需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管好自己”;在自我管理完善的情况下,如果职位没有赋予你职责去管理他人,你可以去更多的“影响他人”,这是笔者在这里认为的“管理”,也是人人都可以是管理者的依据。
具体怎么做呢?即使做为基层员工,我们也可以去发现领导工作上的不足、公司制度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等等,这样我们可以适时地给上级提建议去改进,这样就做到了“管理上级”;在平时工作中,出色地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帮助同事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帮助同事改进与提高, 这就是“管理平级”。总之,就是在工作中不局限于职位对应的职责赋予,更多地去承担职责,更好地去帮助同事一起成长,更出色地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就是无形中的管理。
当然下面更多地还是说“职责上”的管理者,而“非职责上”的管理者可以自拟角色为“职责上”的管理者去体会。
二、人治阶段
管理是一种职责,而不是权力
管理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这个“人民”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同事,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下属,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力。它不是颐指气使,不是命令权杖,它应该是一种工作责任的分工,应该是服务公司、服务同事的一种心态,是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带领着大家更好更快地完成一件件工作事项。
不仅要管理下级,还要管理上级和同级
在工作中基本都存在上下级关系,有不少的管理者可能会认为只需要管理好下级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往往还是会遇到不少问题。管理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命题,管理下级是职责所在,而管理好同级可以让工作更加顺利,管理好上级可以协调更多的资源,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管理上级要了解预期,超出预期
做为技术管理者,同时也可能是被管理者,这个时候对于被管理者这个角色,我们要充分地了解上级的要求,特别是有工作安排时,最好能够了解工作任务的背景和目的,想要达到的效果,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工作。
这里我想到个之前看到的故事(两个员工买土豆的故事:多一盎司定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感兴趣地可以看看。这里我还有另外一个感悟就是不论在什么职位,可以考虑起码跳一级去思考工作问题,也就是站在你领导的角度去做自己的工作,这样往往工作会考虑得更全面、做得更好。
管理同级要真诚沟通,合作共赢
在公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级组织和同事之间的配合与沟通,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工作上的相互要求与磨合,甚至有存在一定的摩擦,这个时候就需要秉承“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态度,本着一切为更好地推动工作的进展的目的,坦诚地沟通协调,有问题摆在桌面上说,有要求及时地提出,一起推动工作前进。
管理下级要与同事“打成一片”
其实有了前面提到的服务同事的心态,与同事打成一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然这里的打成一片并不是指与同事都有良好的私人关系,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而是指需要与下属间有通畅的沟通机制。做为管理者不能让下属有冷冰冰的距离感,甚至是厌恶感,这样有问题就不容易“上达天听”了,而且也不利于及时地帮助指导下属,这样恶性循环下来,上下级就会是割裂状态,下属也很难有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最后工作效果不好,员工的稳定性也会受影响。
至于说到管理者与下属的私交,个人觉得不用刻意为之,不用刻意拉拢,也不用故意疏远,随其自然就好,有“臭味相投”的做朋友也无妨。但是不能因为私人感情影响工作,甚至拉帮结派,立小山头。
要杜绝做老好人
谈恋爱时老好人还容易被发“好人卡”,管理者做老好人也是会被发卡的,这个卡就是“不称职卡”。为什么呢?如果管理者是一个老好人,那么下属做得好与做得差就没有多大的区别,做得差你不批评不指导不扣绩效,那么能力原因做得差的人因为没有指导,不知道做得差而得不到提高;那些因为态度做得差的人,因为没有批评,就会更加滋润地混日子;而做得好的那部分因为这样的“公平对待”,会觉得努力干嘛,累死累活的还不讨好,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汤”。
我个人在这块是有着深刻的教训与体会的,有些时候可能还会碍于私交面子“下不去手”,其实从长远来看是对双方甚至多方的不负责任。
要做到知人善用
知人善用说得容易,其实做到很难。它其实分两块:一块是知人,另一块是善用。知人就是要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需要知道他的长处与短处,对他的能力有个清晰全面的考量,做到心中有数;善用就是要结合这个人的特点,尽量扬其长避其短,或者是让他在工作中能够得到锻炼,扬长补短。
具体怎么做呢?个人觉得首先管理者要做到“打成一片”,能够经常地沟通交流,促进了解;然后要留心观察,去发现下属的优缺点,再结合工作的要求和他个人的情况特点,对应做些工作安排去尝试,这样坚持去做渐渐地就会有个比较清晰的把握了。
激发下属工作积极性
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下激发工作性,而不是简单的工作安排分配,因为调动下属主观能动性之后,他会更加觉得这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一件任务,往往事情会做得更好。
具体执行的话,我认为在做事之前先要有长远的工作规划,而且要做到大家都心中有数,这样大家做事情的时候才不会盲目,会有目标感和计划感。然后做到前面的知人善用的话,就会知道他更适合和更愿意做什么,在把公司对他个人的要求结合起来,尽量地让他去做更愿意做的事情,做有利于他个人成长的事情,这样他做得也开心,也会更加有收获。
实际工作安排的时候可以考虑认领制或沟通认领制,这跟敏捷开发的自组织思想是相似的。如果有人就是想天天打酱油怎么办?这种就是后面要讲到的淘汰的话题了。
充分地授权
不可否认地是有不少管理者是“项羽型”的,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喜欢事事亲为,总是对下属不满意不信任,这样就导致下属总会有工作上的挫败感,也得不到发展提高的空间。另外还是一种就是“谨小慎微型”的,总是对下属做事不放心,交代事情之后经常询问,还总是给出自己的方式方法,这样就会造成下属不好施展自己的才能,还会接受到一种不被信任或认可的讯息,是不利于工作开展的。
上面当然是举的反例,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得懂得如何授权,而授权的大小与合适程度就决定了这名管理者的合格程度了。做个一名管理者,不仅要做到知人善用,还要做到知人敢用,充分地授权。
适时地监督
充分地授权,也不是说放任不管了,这样也容易造成下属由于能力不足犯错误,或者由于自己判断有误,授权不合理造成严重的错误。而且监督还可以发现下属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地给予反馈和指导,没有监督就少了把事情做得更好,下属也能提高的机会。
所以不监督肯定是不行的,那什么样的监督频率和方式比较好呢?个人觉得下属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肯定会对这个事情的难易程度、风险点有个自己的判断,那么在可能出错的地方需要监督,在下属可能搞不定的地方需要监督。而频率的话就要视事情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还有下属的能力强弱去动态地评估,能力越强监督的周期就可以相应地放宽些,难度越大时间越长,监督的次数就需要相应多些。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上面提到的风险点时机去监督外,事中事后起码要监督一次,事中是为了避免方向跑偏,事后是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
无私地指导
上面只提到了监督,那么如果监督过程中发现下属犯错了怎么办?又或者下属工作思路不清楚或能力确实力有不逮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地指导了,而且是无私地指导。指导很好理解了,有错误指出错误,没有思路帮助理清思路,能力不足就从旁协助。
这里我需要着重提下“无私”,其实是不泛一些管理者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点的,要么就是或多或少有所保留,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很短视的想法,且不论管理者指导后,工作可以做得更好,下属可以学到东西得到提高,从利己的角度讲指导其实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另外还可能产生潜在的良性循环,就是大家的工作效率都逐渐提高,工作产出也会越来越好,做为管理者的业绩也其实会更加地出色。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及时地奖励
下属事情做得好,当然需要得到认可,而认可最好的方式就是奖励。当然奖励也有各种形式,比如精神奖励(口头奖励、证书奖励、委以重任、升职等),物质奖励(庆功宴、奖品、奖金、加薪等)。有些奖励可能跟公司的考核制度有关,属于比较大的奖励,有些可以在日常经常做到的。
比如下属做的事情超出预期了、或者解决了什么难题,这个时候就最好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表扬最好是公开透明的,这样也是树立一个好的典范,同时被表扬者也会有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庆功宴这种在完成公司的项目、或者做出成绩的时候也是可以或大或小的举行的。
恰当地批评
工作有做得好的,也难免会有做得差的。做得好的要奖励,做得差就需要批评,不过批评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合当众批评,这样也是照顾下属的面子,不至于太难堪。另外批评也不宜批头盖脸地说,这样不容易接受,容易有防卫和抵触情绪,最好是先肯定他的成绩、再清楚明确地指出他的不足,而且要有理有据,就事论事,这样才能更容易接受,接受的讯息也更加准确。
不过有些错误也适合在大众场合或者多人场合提出了,比如下属态度方面的问题或者比较典型的问题,这种就最好在公开场合指出,视问题的严重性考虑点名还是非点名批评。
果断地淘汰
上面提到的批评我们希望事情后面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如果出现累教不改的情况怎么办呢?累教不改的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态度不端正的,能力确实上不来的。态度不端正的这种如果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基本就可以放弃治疗了,直接淘汰掉;如果是因为公司的原因,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问题无法解决而个人的状态也无法改善的话,那也只能说再见。至于能力上不来的,如果态度良好,前期肯定是多花点心思去辅导的,但是如果长期没有提高的话,这种也必须要淘汰,可能他换一份工作或岗位更加地合适。
这里一定要注意是累教不改的,在淘汰前做为管理者是有责任与义务去帮助下属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不能搞突然袭击,不然下属在心里接受程度上是会有很大冲击的,另外也没有给下属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是职业道德缺失,甚至是违法乱纪的,比如贪污受贿、假公济私、出卖公司机密等,这种就需要立马严肃地处理了。
三、法治阶段
招聘对的人
招聘是公司新鲜血液的保证,个人觉得招聘最好由应聘者求职部门的直属上级和上级去直接面试,因为他们更加清楚部门的招聘要求,也能更加了解将来他的下属的情况与能力,所以好的招聘机制也是非常的关键。
招聘需要秉承两个原则:宁缺勿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宁缺勿滥就是一定不能将就,特别是小公司在招聘时相对没有太大的优势,有些时候选择性的余地并不大,招聘的要求可能会一降再降,这种做法其实最后还是伤害了自己,因为后面可能有很多坑需要自己去填。
至于什么才是合适的人才?个人觉得有三个维度需要去考虑的:品质、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品质包括求职者的人品、性格、主观能动性、责任心、耐力、稳定性等,这些是求职者合适工作的基础;工作能力包括工作背景、掌握的技能、工作成绩等,这些是求职者合适工作的硬性要求;学习能力包括学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这些是求职者长久合适工作的保障。这三个维度缺一不可,如果都达到工作所需的要求即为合适。
一碗水端平,赏罚分明
这里并不是仅仅指管理者需要做到心态上的公平,还要建立公平的机制,比如考核机制、奖励机制、升职机制、加薪机制等。当然其中有些制度是需要高层管理者去制定,而制度一旦制定就需要严格地执行,有问题再去修正。
通畅的沟通机制
很多工作中的问题其实是沟通不畅导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让问题更早地发现并解决,也是大家的工作更加地顺畅与高效。所以很多公司都推崇扁平化管理,开放式的办公环境,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直接有效地沟通。
学习型氛围
技术是日新月异的,身为技术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所以在公司一定要营造学习型的氛围,这种氛围不是说大家都不干活了,天天看书学习,而是推崇分享机制,推崇大家在工作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另外也可以建立 培训分享制度,加强内部互训,也可以多提供与其它公司学习交流的机会,或者参与外部培训的机会。
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曾经被李彦宏先生在百度内部特别提倡过,我个人的理解是需要营造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仅仅把工作完成,不局限于手头的工作事项的文化氛围。需要倡导大家跳出舒适圈,超预期地完成工作,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主人公的心态去创造工作业绩。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也需要在招聘制度、奖惩制度、公司文化氛围上面多下功夫。
推荐阅读
本来想写一篇干货,突然发现一不小心写成了一篇鸡汤,如果有消化不良者请不吝赐教,如果在思路方法上对于各位有些许的帮助,那万幸还有点营养,不甚欢喜。
为了避免误导他人,这里推荐几篇个人看过还觉得不错的博文:
- 谈谈杰克·韦尔奇的《赢》
- 技术不是最重要的领导力
- 豆瓣研发管理的三板斧:规则、考核和激励
- 究竟什么样的技术 Leader 是称职的?
- 如何更好地进行技术工程管理?谷歌是这样做的!
- 不会带团队的领导,只能自己干到死
另外也推荐两本关于软件管理的书籍:
当然德鲁克、杰克韦尔奇、稻盛和夫先生等管理界大牛的书籍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管理有很多技巧,它同时也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个中深浅就需要慢慢学习实践思考体会了,笔者仍然是门外汉,这里也只是表达一些粗浅的思考罢了。
上一篇: 网站国际化实现(1)—JDK的国际化支持
下一篇: Java研发知识图谱【互联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