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见的【MYSQL优化】总结(一)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11 22:00:12
...
1、EXPLAN
善用EXPLAN来查看MYSQL的执行计划。
以下这几列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列:
- type列:连接类型。一条好的SQL语句至少要达到range级别。杜绝出现all级别,type的级别有all、index、range、ref、eq_ref、const。从左到右,它们的效率依次是增强的,详情可以到[EXPLAN中type总结]了解。(https://blog.csdn.net/dennis211/article/details/78170079)
- key列:使用到的索引名,如果没有使用到索引,值是NULL。(一些情况可以强制使用索引)
- key_len列:使用到的索引的长度。
- rows列:扫描的行数,该值是预估值。
- Extra列:详细说明。常见的不太友好的值有:Using filesort,Using temporary。
2、SQL语句中IN包含的值不应该过多
MYSQL对于IN做了相应的优化,即将IN中的常亮全部存储在一个数组里面,而且这个数组是排好序的。但是如果数值较多,产生的性能损耗也是较大的。对于连续的数值:例如 select id from table_name where num in (1,2,3),能用BETWEEN的时候就不用IN了;也可以使用连接来代替。
3、SELECT语句必须指明字段名称
SELECT * 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耗(cpu,io,内存,网络带宽等);增加了使用覆盖索引的可能性;而且在代码的维护上,在增加字段之后,Mybaties可能会发生错误。所以要求直接在SELECT后加字段名。
4、当只需要查询一条数据的时候,使用limit1
首下这样可以使EXPLAN中的type列达到const类型,其次在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查询的数据多于一条的时候,防止Mybaties发生
executor.ExecutorException: Statement returned more than one row, where no more than one was expected.
异常。(预计的结果为对象,结果查询到一个集合)
5、如果排序的字段没有用到索引,尽量别用它进行排序。
6、如果限制条件中有字段没有索引,尽量少用OR。
OR两边的字段中,如果一个不是索引字段,会导致该查询不走索引的情况,很多时候用 union all或者是union来代替OR。
7、尽量用union all 代替 union
union 和 union all 的差异主要是前者需要将结果集合并后再进行唯一性过滤操作,这样会涉及到排序,增加大量的CPU运算,加大资源消耗及延迟。当然,union all的前提条件是两个结果集没有重复数据。
8、不适用ORDER BY RAND()
这种类似的操作可以在代码中进行。
9、区分IN和EXISTS,NOT IN和NOT EXISTS
SELECT * FROM 表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表B)
已上语句相当于
SELECT * FROM 表A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表B WHERE B.id = A.id)
区分IN和EXISTS主要造成的是驱动顺序的改变(这是性能变化的关键),如果使用EXISTS,那么是将外层表作为驱动表,先被访问,如果是IN,那么会先执行子查询。所以In合适与外表大于内表的情况。EXISTS适合于外表大于内表的情况。
关于NOT IN 和 NOT EXISTS 推荐使用NOT EX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