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创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 挖掘出约8000亿的优质信贷场景
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广泛应用金融领域之后,区块链技术正在加速落地金融场景。
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兴起的时间相差无几,发展却一波三折,时而火爆时而冷落。区块链技术虽拥有不可篡改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快速获得行业和大众的认可。曾被广泛看好的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因波动太大一度遭遇严监管,这些都让区块链技术看起来很美好,落地很难。
日前,顶层设计对区块链技术的鼓励和支持,给这一新兴技术注入了强大动力。连日来业界对区块链技术的探讨一波高过一波,与此同时金融创新的探路者们分享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据媒体报道,已有500多个区块链项目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登记备案。2019年1月,该机构要求所有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都要注册其项目并备案,接受监管。在已登记备案的项目中,大部分涉及贸易融资、资产管理和跨境支付等金融领域的应用。
目前,两家大型国有银行和四家地方银行在内的六家银行已提交了14个区块链项目的申请。作为首个备案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于2017年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开展区块链技术研究,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区块链融资平台。在此次备案中,工商银行又创新提出了2项区块链服务,即“工银玺链区块链服务”和“中国工商银行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为客户交易提供便利。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公司也陆续传递出区块链探索的最新成果。
在近日召开的2019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百融云创创始人、董事长、ceo张韶峰表示,已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账款管理履约信用平台,与塑化、钢铁、快消、纺织品、物流等多个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基于区块链技术,将中心企业与产业互联网的上游供应商、下游采购方交易中的关键业务数据进行上链管理,并将金融机构引入各个平台,为平台上下游上百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实时线上信贷服务。目前,百融云创已经开发了15大行业的头部产业互联网平台,挖掘出约8000亿信贷规模的优质场景。
张韶峰认为,区块链的防丢失、防篡改、易追溯的特点使得可以在泛金融领域进行信用的重构,征信更加的高效,降低征信和金融监管的成本。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技术落地金融场景最好的方式之一。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陈立吾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紧跟发展趋势,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一些区块链应用成果。但金融业如何用好区块链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具体来看,一是节点规模、性能、容错性之间的难以平衡。二是链上链下信息一致性难以保证。三是技术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区块链应用的问题和瓶颈,陈立吾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区块链技术跟踪研究;二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标准制定;三是引导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合理应用;四是加强区块链技术的行业协作。
谈及未来发展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张韶峰表示,目前区块链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技术框架本身还不够成熟,基础设施建设及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行业监管机制亟待攻克难关。除了数字货币与供应链金融,其他刚性的应用场景还有待发掘。
“未来,百融云创在踊跃与各级金融监管部门沟通交流的前提下,将持续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促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安全合规应用,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张韶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