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04 18:58:07
皇太极于天聪三年始置文馆,对外是掌翻译汉文书籍并记注政事,而实际上是作为汗权系统的决策参议机构。这是大汗办公室,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此时的皇太极,还只是后金名义上的共主、最高*,而朝... [详细]...

  于天聪三年始置文馆,对外是掌翻译汉文书籍并记注政事,而实际上是作为汗权系统的决策参议机构。

  这是大汗办公室,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此时的皇太极,还只是后金名义上的共主、最高*,而朝政还得由他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商定后,才能正式发出。这是死前就已推行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治*延续,只因努尔哈赤死后的汗位之争,而导致最初的八王共治改为了四联合执政。

  雄才大略亦工于心计的皇太极,自然不愿意将此四主共存的局面延续下去。所以,他在精心培育以为首的少壮派贝勒群体崛起的同时,迅速打着谈经论史的旗帜,组建特殊机构文馆,为自己的独专出谋划策。

  英勇善战的阿敏、莽古尔泰,先后被冠以阴谋自立、谋上之罪,被夺爵圈禁。老成谋国的代善,也被皇太极多次威逼谴责,最后以处死他们的姐妹作为严厉的警告。

  无情的革命,成就了皇太极在天聪六年元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实现自己南面独坐、汗王独尊。文馆儒臣们无疑是献策不少的。

  从过来的儒臣们,自然想到了如何扩大皇太极的帝王事业,于是建议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终止亲王贝勒主管部院事务,将军政与民政大权悉数集中到皇太极手中。多尔衮日后统摄六部之首的吏部,帮助皇太极改革*机构推行八衙官制,继而统辖六部,他也有执行权,真正的决定权还是由皇太极独主。

  与此同时,皇太极建起了都察院和理藩院,进一步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天聪六年十一月,皇太极询问鲍承先等诸位文馆大臣,如何考察各部职官启心郎的政绩好坏,作为升降的标准。

  鲍承先与宁完我、范文程疏言:“当察其建言,或实心为国,或巧言塞责,以为去留。”(《·鲍承先传》)降臣履新,倒是讲究起了什么是实心为国和敷衍塞责了。想当初,鲍承先在熊廷弼麾下,除了每经战阵,不逃则降,毫无原则。如果当时熊廷弼因此勒令鲍承先退伍,遣还原籍,也不能参与“设间诛”(昭梿《啸亭杂录》卷一)、助力皇太极攻明了。

  往事如烟,崇焕已矣,而鲍氏在敌国殚精竭虑,忠诚得连皇太极一度也有些生气了。

  天聪七年五月,原明皮岛总兵麾下的干将、耿仲明跳出明军的围追堵截,前来归降。他们的船停留在镇江。

  孔有德是在登州发动了吴桥兵变起家的,那些跟随孔有德的登州军人称为登州水军,曾让追剿的明军吃尽了大亏。如今,孔有德带来的正是这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

  鲍承先脑洞大开,赶紧上疏:我们应该快点以此为基础创建用水军攻打明朝,否则,明朝再用水军来抵御我们,那就不能有效攻打他们了。

  毛文龙有“海上长城”之誉。袁崇焕连败努尔哈赤、皇太极,也是因为牵制有功。但因能力超强,不听使唤,且索饷过重,被忌其军功见大、脾气见长的袁崇焕,背着和朝廷捏造了十二款斩罪,斩杀了这个战功卓著、影响巨大的大军阀。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来降,给皇太极带来了毛文龙留下的明朝辽东精锐。

  皇太极狂喜,亲率众贝勒大臣出迎十里,行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命统率旧部,各成一军,一曰天佑军,一曰天助军。

  太祖年号天命,太宗改元天聪,两降将的部队被冠以天佑、天助之名,俨然天子之师。而且不仅是皇太极盛情款待孔有德、耿仲明,就连诸贝勒也是逐次邀约宴请,视若上宾。

  此等*待遇,鲍承先是不曾有过的。他患了红眼病,于天命九年正月上疏皇太极:我私下里看见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为他们的老部下请求敕命,大汗允许他们自己决定。如果大汗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就应该注重自己的名号与仪制:“臣闻帝王开国承家,首重名器,滥则匪人倖进,豪杰灰心,而国之丧乱,因之如昔、近明天启崇祯是也。臣见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为其属员请敕,我皇上圣明,谕令随便给劄。夫上下之分,自有定礼。今待以诸侯之爵,隆宠极矣。然都元帅乃不识国体,未谙书史,要请无已,甚失人臣礼。我皇上圣德优容,原不深较。然臣观古者之臣有大功于天子,方授上卿,况都元帅之部将非管仲可比。元帅之功,爵亦非桓公可比。凡为国者,有大臣,有陪臣,自古及今,皆有一定之规。若任情滥予敕书,是窃名器也。名器一紊,贤者退,小人进矣。”(《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二)

  鲍承先引经据典,谏阻皇太极以最高规格优宠孔有德及其部众,不惜抬出乱国的唐明皇、明天启崇祯,希望喜好读史的皇太极引以为戒。

  他以齐桓公与管仲之喻,潜在劝诫皇太极莫学虚有其表的周天子,而让孔有德有机可乘地成为了齐霸王。

明朝降将为何敢强怼皇太极?皇太极还好言相劝?

  鲍承先大胆奏言,有做帝王师之心,要给皇太极定百世之规,但,皇太极的帝王心术,不是鲍承先所能理解的。

  所以,皇太极对鲍氏报怨,很不以为然,直接说,你所说的不是辽人相继而逃,而是孔有德等人率众航海远来,他们的功劳不小。任用贤人要。我诚心对待部下,之前已经有旨意了,怎么能随便更改?

  皇太极话锋一转:你鲍承先当初来降有什么功劳,都不过是临阵被擒而已,我不是也让你列诸功臣,受到朝廷的恩养吗?

  皇太极厚遇孔有德,有自己想法,但心腹还是心腹,责骂一番后,又委婉地开导鲍承先:我不是责备你,我也深知你是诚心进谏,但我希望你不要纠结于前来归顺的将领被重用是否有功劳。

  鲍承先不傻,自然洞察到皇太极的别有用意。半年后,多尔衮征战察哈尔,得到流落到漠北的传国玉玺,上有“制诰之宝”四字。此乃天子之印,鲍承先率先准备精美的盒子,马上召集文馆儒臣——他们要极力颂扬皇太极顺天意,合人心,受尊号,定国政,可以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