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中心思想!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03 20:11:57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说教育制度产生的源头呢,这就说来话长了,不过基本可以确定的是随着阶级统治的确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愈见明显... [详细]...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要说教育制度产生的源头呢,这就说来话长了,不过基本可以确定的是随着阶级统治的确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愈见明显,便出现了传授技能和知识的人,在贵族占统治地位的当时,以教育贵族子弟为中心的教育机构略之出现。

  据甲骨文和古文献记载,自商代起便有层级分明的学校,王族的学校分成大学和小学,贵族也有学校设置。

  “夏曰校,股曰序,周曰库,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校、序、痒是当时学校的名称,都是为贵族子弟进行教育而设置的。西周时,国学和乡学体系得以确立。设在王都和诸侯国都的学校称“国学”,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国学是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它规定,太子和诸侯世子在8岁时入小学,15岁入大学;公卿大夫子弟13岁入小学,20岁入大学。“乡学”设在各地的邑镇,是一般贵族子弟的学校。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中心思想!

  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传授宗教祭礼仪式和作战技能,以适应“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的要求,也传授一定的文化知识,“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必修科目就是“六艺”,即礼(礼节、仪式)、乐(音乐舞蹈)、射(射箭、投掷)、御(驾车、骑马)、书(识字和写字)、数(计算)。

  担任教师的人,在商代是“祝、宗、卜、史”之类的人物,这些人固然主要从事宗教活动,但因为是当时拥有文化和具有一定专门知识的人,能够观察天文物候,掌握文字,厘定历法,通晓礼制,娴于乐舞,又具有官员身份,使用他们来教育贵族子弟,便成为“学在官府”。

  除这些专职任教的人员之外,夏商周三代多使用一些年老休致的贵族来担任教师,让他们把自己的统治经验传授给子弟,甲骨文中称“多老”或“多万”,在古文献中也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痒,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郊,养庶老子虞痒”。根据这些贵族的不同等级,分配到不同级别的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春秋时期,王室衰落,“礼崩乐坏”,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由官府垄断的学校渐渐衰落。由于战争,官府所藏的图书典籍也有流散到民间的,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逐渐盛行,出现许多“私学”。

  从学在官府到私人办学,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是历史上的进步。就像我们都知道的孔子办学,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的有72人。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中心思想!

  战国时期,凡著名学者都聚徒讲学,以传播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当时入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人仕资格,“仕面优则学,学面优则仕”是主导恩想,学优而入仕,正是当时士子梦察以求的出路。一时间,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纵横家、兵家、阴阳家等,所有学派的代表都汇集于此,生徒也有千余人。

  私学的发展引起官府的重视,也形成官学与私学相互补充的局面。因此在战国后期,各国大多设置“博士”等官以管理官学,把官学的管理纳入政权系统,并且走向制度化。

  夏商周三代的官学,主要是只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表现出官学教育的狭隘性和封闭性。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与各国急于物色人才和改进用人制度紧密结合,以入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当然会被*所注意,都着力加强对私学的管理,完善了候补官吏的教育。

  秦统一全国,禁止民间私学,实行“以吏为师”的制度,加强思想控制,官学又成为唯一的教育途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设立太学,以五经博士教育博士弟子。

  太学的学习科目是诗、书、礼、易、春秋等所谓“五经”,博士定期讲经,弟子听经而自学,每年按甲乙科进行考试,成绩优良者,便可以任用为官,此后又相继在郡设学,在县设校,在乡设痒,在聚设序,建立起各级地方学校,形成从*到地方的官学系统,并设置相应机构实行管理,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承袭汉代这种官学系统。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中心思想!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如唐代*设立国子篮以掌管训导之政,以蔡酒、司业为正副长官,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额定学生员额为1410人。各学均设有博士、助教以主管施教。

  地方州县也各没有经学和医学博士、助教,主管本州县学生的教育事务。这样就形成了从*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网络。当时世族门阀遗风很盛,对学生的身份限制很严,入学资格存在着难以逾越的等级鸿沟,非仕家子弟不能入学,充分体现官学的狭隘性和阶级特点。

  宋代*仅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地方州县则各自设有州县学。由于此时世族门阀政治衰落,世族地主的特权相对削减,对学生的身份限制也比较宽松,本来专为高官子弟设置的太学也可以接收庶民子弟。北宋时期比较重视官学教育,曾经有三次大规模的兴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中心思想!

  第一次是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 年),范仲淹任宰相时,普遍建立州县学,改建国子学和太学,实行“升贡”的办法,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成绩由州县递次升到太学。

  第二次是宋神宗熙宁、元丰(1068—1085年)年间,王安石为宰相时,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及格的便能逐渐开为上会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直接授官,中等地参加殿试,下等经更部考试再经殿试也可以授官,官学教育与仕进途径衔接。

  第三次是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年间,蔡京执政时,仿行王安石新法,增加太学学生名额,实行毕业授官,进而出现“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的局面。随着升贡制度的完善,至南宋时,国子学也并入太学,高官贵族子弟也被纳入竞争的行列。

  明清的官学有所变化,*的国子监既是教育管理机关,又是培养官僚的最高学府,在地方上设府、州、县学。在入仕上,明初曾经是“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成为当时主要的人任途径。士子参加科举,必先经过“童试”合格,取得府、州、县学“生员”资格,才能进一步参加科举,所以,明清“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不”,官学控制着入仕的道路。

  古代虽然是以官学教育为主,但私学教育也普遍存在。私学开创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代一度禁止,到汉代又发展起来。隋唐以后实行科举,给读书人以博取功名的机会。由于官学名额有限,再加上报考科举的条件放宽,从而使许多自学和私学学生得以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于仕途,这就给私学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中心思想!

  明代甚至一度禁止私学,然而,明中叶以后官学废弛,书院又逐渐发展起来,有些书院一时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舆论的中心,官学的声望和影响远不如这些著名的书院。总的说来,私学虽然不由国家直接控制,但所学内容还是多局限于准备科举考试,与官学并无太大的区别。而且开办私学和担任教的人大多是退职的官僚和士大夫,与*并无本质上的冲突,所以能够与官学长期并存。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逼迫清*签订《北京条约》,在“自强”的名义下,先后建立了同文馆、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南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以培养当时急需的翻译、制造技术和陆海军人才,并在1868年以后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此后,一些督抚也模仿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8 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师大学堂,地方的新式学堂也随之兴起。这种新式学堂吸收西方教育制度和课程设置。学习理、工、农、医等实用学科,开始摆脱了与入任制度相结合的旧模式,借以培养当时急需的各方面人才。面对这种新的事物,各方面的反映是不一致的,有人甚至称之为“无系统教育时期”。

  1901年,清*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与此同时,给予学堂毕业生和留学归国学生以相当科举中的举人、进士资格待遇,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起来。

  1902年,清*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再颁《奏定学堂章程》,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新式学堂教育开始发展起来。1905年,清*又宣布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中心思想!

  总结:

  劝之以学,诱之以禄,这可以看作是古代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古人上学,大部分都是把读书和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教育与入仕相结合,读书和做官联系在一起,这是古代教育的中心思想,也是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不过也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想法的催生下,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

  话说回来,无需漫谈君再做比较,我们现代的教育多么优秀也是不言而喻了,质量可能良莠不齐,但是“九年义务教育”至少赋予了大部分人站到同一起跑线上的资格。跟学弟聊完,历史君还庆幸自己早生了几年,要按照他们的学法,我可能要考不上大学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