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美文摘抄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01 12:06:05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都会让情不自禁想起杜牧这首诗来,可惜天不作美,让人断魂的清明节竟没有让人断魂的雨。
今天计划...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都会让情不自禁想起杜牧这首诗来,可惜天不作美,让人断魂的清明节竟没有让人断魂的雨。
今天计划是要画画的,但一起床便被浓郁的祭祖氛围给包围了。既不能回家上坟,那就在这里静静坐一会吧。
很多时候得感谢古人们创造的文化,诗意中欢乐和忧伤相互交织。端午节因为屈原沉江,于是人们以吃的方式记念他,包棕子,煮棕子,世俗生活的谈笑中纪念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中秋节,因为民族性格的阴柔特性,也因为驱逐鞑掳,人们相约月圆之夜吃月饼。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我门怀人、品茗、看月呆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一支笔千百年来宽慰了多少离愁别恨的心。
清明节和寒食节时间相近,是以移植了寒食节很多习俗,固千年后两节已融为一体。苏东坡曾写一帖<寒食帖>这帖虽非为清明节所写,但跟清明节能粘上一点关系我就喜欢上了,’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就连病也要病得有诗意,于苦雨中卧闻海棠花。可惜现在这屋大小虽如渔舟却不漏雨,不免遗憾了点。清明节里也应吃泡菜寒菜才对,但家里还是鱼肉满桌。
东方传统节日情与景交融不可分割,只有有了空庖煮寒菜的心方能体味那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似有似无的细雨里,上坟就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追思不起来,天空抑郁,纵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会低头前行,默默烧香。但初春新绿,没有冬的萧杀,山川浸透着清新迷濛之美,上坟的人亦不会伤感甚深泪如泉下。此时的伤感是唯美的。情与景俱在春寒里。
清明时节,桃花开了又落,杏花谢了匆匆,霏霏细雨将斑竹梨树凝固在青灰色的空气里,蓑衣拌雨剪影于阡陌桑田中。坟在潭边,祭祖是内容,挂青是形式。烧了纸,放完鞭炮,找一根合适竹杆将青挂上,该回家了,当女人小孩快快乐乐回去的时候,那年我掉在后面,猛然回头,一座孤坟静卧当地,坟前杂草庄稼一片狼藉,片刻的热闹愈加衬出亘古的凄凉。坟墓上的青尤为耀目,才挂上便如风撕碎一般’哔哗‘作响,让它好好挂着吧,静寂的山林孤独的坟茔尘世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仪式,需要它永不休止永不怠倦的舞蹈召回逝去的灵魂,逝去的灵魂你回来了么,看到了么!我迟疑一会终于掉头而去,留下如精灵一样独自舞蹈的青和逼近的黄昏。
有时我想,如果人类的繁衍亦如海龟,从蛋里孵出自个爬向大海,从小不知情为何物,就没了欢乐苦愁、生离死别,那真是人类的不幸中之万幸。
爸爸的坟在黑龙潭,今年不知下雨没有。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二)
昨夜春雷轰鸣,惊动了大地,惊醒了鸟虫。春雨绵绵,润滑着干涸的土地,冲刷掉杨柳的灰尘。早上起来,满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畅无比。
不由想起同事讲过的一位家在农村的同学,在一场春雨过后,早上起来做诗的故事,记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来,推开窗子,眼前一片绿麦。”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触景生情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南方尤其确切,几乎每年的清明前后都会下雨,这时候的雨,于庄稼是贵如油,于万物更是催化剂,你看春雨之后,路边的野草闲花儿贪婪地呼吸着春天的空气,争先恐后地拔节、开放,让你不由自己的要对它们注目。
春天的雷声好象是从地底滚滚而来,由远及近至你的脚下轰鸣着,震动着,似乎要惊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们,告诉他们清明节到了,该起来接受子孙的礼物了!
清明祭祖,上坟、烧纸,寄托哀思,怀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化。自殷商时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认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对话,是与人间联系的主要媒介,还肩负着保佑子孙后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还认为人即使身体不存在,灵魂也是存在的这个观念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涉及到每个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时候,报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激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个人对亲人们的诚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人性深处的道德理性重被唤醒。
这一天,即使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会遥祝自己的亲人们在天堂里生活得幸福快乐!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还加强了亲友间的联系和团结,在共同的先祖和亲人墓前,缅怀他们为家族的繁衍壮大作出的一切,继而学习他们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与家人亲友一起,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美德。
清明也被称为清明节,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是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的亲人的一次聚会,先让久违的亲人们品尝家乡的小吃,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后与各路后人相见言欢,互诉衷肠,向他们告知家族的各种悲喜信息,唠叨唠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来,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真实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没在渭水河畔,不知我们从遥远的地方化去的纸钱和敬献的鲜花他们能否收到?但无论如何,在这一天,我都会遥祝自己的先祖们在地下安静长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亲人、友人们,请接受我的礼物,那是一串微带咸涩的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三)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我都要抽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到山上扫墓,本地人叫吊清,也就是清明节吊唁亡灵的意思。虽说老人先继去世,但我仍严格地尊守着先辈流下的“前三后四”的规矩,在清明前三天或后四天必须完成这项任务。不过,这正适合我们这些长年在外施工的工程人的尽孝。
因江南清明时节正是雨季,如刚好赶上清明节那一天大晴的话,孝子孙们几乎都会利用这一天赶山吊清,那山上的热闹景象确实难得形容,满山的人群簇积在一座座土坟前,从远处观望,那半山腰象山火似得热烈,烟雾缭绕,鞭炮声起此彼伏,从山脚一直向山顶漫延开去,连着了那一簇簇血红的杜鹃花,给人一股欢闹的感觉,把那祭奠亡人的伤感给冲淡得一丝无存。特别那些孩子们甩开父母的牵手,跳蹦着冲向花丛,摘下那鲜艳的花枝,一会儿便一大把,高兴得向大人们大声地喊叫,看那股喜悦真叫人羡慕,这那象祭奠,是一幅活生生的春之恋画卷。这时大人们决不会去阻止或呵斥小孩,只是提醒孩子们不要摔倒或留意不要被那花丛中夹杂着的野蔷薇刺伤手指。#p#分页标题#e#
这时,大人们便开始了工作,有的用铁锹和土萁象征性地给土坟加几锹新土,然后从山坡边挖几块草皮摆放在土坟顶端。紧接着进行祭扫仪式,在坟前点燃两支蜡烛,燃着草纸或所谓的“冥国”纸币,再点上一柱香火,每个人轮着向坟中的亲人跪拜,根据死者的身份,每个人把自己摆正位置,向着亡灵许个愿或说上几句祝福吉祥的话语,大致是求亡灵保佑活着的亲人家中顺利,病人早日康健,小孩学习进步能考上重点大学或能找到好工作好媳妇。而我妻子总忘不了求已故父母保佑我在外工作平安顺利。我也总不会忘记给邻边的几座坟也插上几根香,意思是希望邻里的亡灵们要和睦相处,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罢。
礼仪毕,吊清的主要任务也就完成了。清明时节正是杜鹃花盛开的旺季,一簇簇杜鹃花丛,远眺满山红遍,这对城里人无疑是一种诱惑。这时,不管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不会空手而归的,每人捧着一大把杜鹃花枝,有怒放的花朵,有待开的花蕾。我每次都要摘回一些花枝,把它插在花瓶里,装上水,它能鲜艳好几天。杜鹃花虽闻不到浓香,可却给人一股清新,特别对久居城市中人,在经过冬天的压抑后,这种感觉更是强烈,这是不难理解的。当你站在阳台上被四周的砖墙遮挡了你的视觉,你看着那开放得艳丽夺目的粉红的花枝,你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感受,它会把你的思想带向那无边的天宇去驰骋。
那年,我曾从山上挖了一株杜鹃花回家盆栽,没想到几天便枯黄了。我想也许是野性的缘故吧,它适应不了矫揉!或许是季节的不合时宜;要么就是我妻子浇水太勤,反正它没有活下来。本想再做试验,只因闲心不够,加之长年在外奔忙,也就作罢。但给我总觉得是留下了一种莫名的遗憾!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四)
清明节,一个复活的传统节日。原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一个,但是一个特殊的节气。清明节踏青,拜山祭祖,凭吊故去的亲人,这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二00八年国家以法定形式规定为民俗节日。其目的不外乎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倡导社会和谐,提倡尊老敬老。
不知是喜是哀!不是吗?弄虚做假有谁提倡了,虚假广告满天飞;打麻将有谁提倡了吗,几乎全民皆兵。所以要提倡,足以说明有些经过几千年沉淀的,具有民族精华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近些年几乎或已经丧失殆尽。
清明节会风一样的过去,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反思。如何保持清明节之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因为我们的老父母不会像风一样的过去,他们还要在悠悠岁月中忍受寂寞,还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倚门翘望不知何时造访的子女们!拜死人也敬活人,这才是清明节之精神!
现在的后辈,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农村不养老不敬老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把老人赶出去乞讨。城镇里生活条件好一点,但仅仅是给点生活费就够了的吗?想想这些人等老人死后也在烧香焚纸钱祭拜,其意义何在?与其死后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尽了孝,心中无遗憾,死后何须祭?当然祭也好,是一种表达纪念的不错方式。
我是愧对父母的。我的父亲是苦大仇深的放牛娃出生,带头闹土改的老农民。母亲是任劳任怨,勤劳善良的典型农村妇女。我的父母都是二十年前死与疾病,由于经济的原因,我们兄弟仨没能积极配合给以及时有效的治疗。这让我引为终身的遗憾。但我们不能让遗憾延续,不能把遗憾遗传给后代!
有老人开玩笑说,敬父母不如把父母当子女。我赞成这样的观点。虽然说辈分是颠倒了些,但实质性的待遇却提高了。想想不是吗?一代一代,父母给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报父母的却是何其少啊!有几个父母不是时刻惦记孩子的,有几个孩子在时刻惦记父母?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见多少!
现代社会发展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要少点交际,减点应酬,找点空闲,挤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吧!我们的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代,这无异于一笔精神和欢乐的高息储蓄!
节日丢失了可以复活,但人死了是不能复活的。请记住吧,年轻的人们!江河有底海有边,父母恩情大如天,只要生前多孝顺,死后不祭也心安。是谁抚养我们成长,是谁给我们一个家?小时候是谁为我们担惊受怕,长大了是谁为我们牵肠挂肚?这个人是父母,这个人是爹妈。小鸟尚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怎能不思报答!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再来后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都会让情不自禁想起杜牧这首诗来,可惜天不作美,让人断魂的清明节竟没有让人断魂的雨。
今天计划是要画画的,但一起床便被浓郁的祭祖氛围给包围了。既不能回家上坟,那就在这里静静坐一会吧。
很多时候得感谢古人们创造的文化,诗意中欢乐和忧伤相互交织。端午节因为屈原沉江,于是人们以吃的方式记念他,包棕子,煮棕子,世俗生活的谈笑中纪念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中秋节,因为民族性格的阴柔特性,也因为驱逐鞑掳,人们相约月圆之夜吃月饼。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我门怀人、品茗、看月呆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一支笔千百年来宽慰了多少离愁别恨的心。
清明节和寒食节时间相近,是以移植了寒食节很多习俗,固千年后两节已融为一体。苏东坡曾写一帖<寒食帖>这帖虽非为清明节所写,但跟清明节能粘上一点关系我就喜欢上了,’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就连病也要病得有诗意,于苦雨中卧闻海棠花。可惜现在这屋大小虽如渔舟却不漏雨,不免遗憾了点。清明节里也应吃泡菜寒菜才对,但家里还是鱼肉满桌。
东方传统节日情与景交融不可分割,只有有了空庖煮寒菜的心方能体味那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似有似无的细雨里,上坟就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追思不起来,天空抑郁,纵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会低头前行,默默烧香。但初春新绿,没有冬的萧杀,山川浸透着清新迷濛之美,上坟的人亦不会伤感甚深泪如泉下。此时的伤感是唯美的。情与景俱在春寒里。
清明时节,桃花开了又落,杏花谢了匆匆,霏霏细雨将斑竹梨树凝固在青灰色的空气里,蓑衣拌雨剪影于阡陌桑田中。坟在潭边,祭祖是内容,挂青是形式。烧了纸,放完鞭炮,找一根合适竹杆将青挂上,该回家了,当女人小孩快快乐乐回去的时候,那年我掉在后面,猛然回头,一座孤坟静卧当地,坟前杂草庄稼一片狼藉,片刻的热闹愈加衬出亘古的凄凉。坟墓上的青尤为耀目,才挂上便如风撕碎一般’哔哗‘作响,让它好好挂着吧,静寂的山林孤独的坟茔尘世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仪式,需要它永不休止永不怠倦的舞蹈召回逝去的灵魂,逝去的灵魂你回来了么,看到了么!我迟疑一会终于掉头而去,留下如精灵一样独自舞蹈的青和逼近的黄昏。
有时我想,如果人类的繁衍亦如海龟,从蛋里孵出自个爬向大海,从小不知情为何物,就没了欢乐苦愁、生离死别,那真是人类的不幸中之万幸。
爸爸的坟在黑龙潭,今年不知下雨没有。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二)
昨夜春雷轰鸣,惊动了大地,惊醒了鸟虫。春雨绵绵,润滑着干涸的土地,冲刷掉杨柳的灰尘。早上起来,满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畅无比。
不由想起同事讲过的一位家在农村的同学,在一场春雨过后,早上起来做诗的故事,记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来,推开窗子,眼前一片绿麦。”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触景生情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南方尤其确切,几乎每年的清明前后都会下雨,这时候的雨,于庄稼是贵如油,于万物更是催化剂,你看春雨之后,路边的野草闲花儿贪婪地呼吸着春天的空气,争先恐后地拔节、开放,让你不由自己的要对它们注目。
春天的雷声好象是从地底滚滚而来,由远及近至你的脚下轰鸣着,震动着,似乎要惊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们,告诉他们清明节到了,该起来接受子孙的礼物了!
清明祭祖,上坟、烧纸,寄托哀思,怀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化。自殷商时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认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对话,是与人间联系的主要媒介,还肩负着保佑子孙后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还认为人即使身体不存在,灵魂也是存在的这个观念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涉及到每个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时候,报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激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个人对亲人们的诚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人性深处的道德理性重被唤醒。
这一天,即使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会遥祝自己的亲人们在天堂里生活得幸福快乐!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还加强了亲友间的联系和团结,在共同的先祖和亲人墓前,缅怀他们为家族的繁衍壮大作出的一切,继而学习他们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与家人亲友一起,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美德。
清明也被称为清明节,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是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的亲人的一次聚会,先让久违的亲人们品尝家乡的小吃,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后与各路后人相见言欢,互诉衷肠,向他们告知家族的各种悲喜信息,唠叨唠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来,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真实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没在渭水河畔,不知我们从遥远的地方化去的纸钱和敬献的鲜花他们能否收到?但无论如何,在这一天,我都会遥祝自己的先祖们在地下安静长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亲人、友人们,请接受我的礼物,那是一串微带咸涩的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三)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我都要抽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到山上扫墓,本地人叫吊清,也就是清明节吊唁亡灵的意思。虽说老人先继去世,但我仍严格地尊守着先辈流下的“前三后四”的规矩,在清明前三天或后四天必须完成这项任务。不过,这正适合我们这些长年在外施工的工程人的尽孝。
因江南清明时节正是雨季,如刚好赶上清明节那一天大晴的话,孝子孙们几乎都会利用这一天赶山吊清,那山上的热闹景象确实难得形容,满山的人群簇积在一座座土坟前,从远处观望,那半山腰象山火似得热烈,烟雾缭绕,鞭炮声起此彼伏,从山脚一直向山顶漫延开去,连着了那一簇簇血红的杜鹃花,给人一股欢闹的感觉,把那祭奠亡人的伤感给冲淡得一丝无存。特别那些孩子们甩开父母的牵手,跳蹦着冲向花丛,摘下那鲜艳的花枝,一会儿便一大把,高兴得向大人们大声地喊叫,看那股喜悦真叫人羡慕,这那象祭奠,是一幅活生生的春之恋画卷。这时大人们决不会去阻止或呵斥小孩,只是提醒孩子们不要摔倒或留意不要被那花丛中夹杂着的野蔷薇刺伤手指。#p#分页标题#e#
这时,大人们便开始了工作,有的用铁锹和土萁象征性地给土坟加几锹新土,然后从山坡边挖几块草皮摆放在土坟顶端。紧接着进行祭扫仪式,在坟前点燃两支蜡烛,燃着草纸或所谓的“冥国”纸币,再点上一柱香火,每个人轮着向坟中的亲人跪拜,根据死者的身份,每个人把自己摆正位置,向着亡灵许个愿或说上几句祝福吉祥的话语,大致是求亡灵保佑活着的亲人家中顺利,病人早日康健,小孩学习进步能考上重点大学或能找到好工作好媳妇。而我妻子总忘不了求已故父母保佑我在外工作平安顺利。我也总不会忘记给邻边的几座坟也插上几根香,意思是希望邻里的亡灵们要和睦相处,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罢。
礼仪毕,吊清的主要任务也就完成了。清明时节正是杜鹃花盛开的旺季,一簇簇杜鹃花丛,远眺满山红遍,这对城里人无疑是一种诱惑。这时,不管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不会空手而归的,每人捧着一大把杜鹃花枝,有怒放的花朵,有待开的花蕾。我每次都要摘回一些花枝,把它插在花瓶里,装上水,它能鲜艳好几天。杜鹃花虽闻不到浓香,可却给人一股清新,特别对久居城市中人,在经过冬天的压抑后,这种感觉更是强烈,这是不难理解的。当你站在阳台上被四周的砖墙遮挡了你的视觉,你看着那开放得艳丽夺目的粉红的花枝,你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感受,它会把你的思想带向那无边的天宇去驰骋。
那年,我曾从山上挖了一株杜鹃花回家盆栽,没想到几天便枯黄了。我想也许是野性的缘故吧,它适应不了矫揉!或许是季节的不合时宜;要么就是我妻子浇水太勤,反正它没有活下来。本想再做试验,只因闲心不够,加之长年在外奔忙,也就作罢。但给我总觉得是留下了一种莫名的遗憾!
清明节的生活摘抄(四)
清明节,一个复活的传统节日。原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一个,但是一个特殊的节气。清明节踏青,拜山祭祖,凭吊故去的亲人,这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二00八年国家以法定形式规定为民俗节日。其目的不外乎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倡导社会和谐,提倡尊老敬老。
不知是喜是哀!不是吗?弄虚做假有谁提倡了,虚假广告满天飞;打麻将有谁提倡了吗,几乎全民皆兵。所以要提倡,足以说明有些经过几千年沉淀的,具有民族精华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近些年几乎或已经丧失殆尽。
清明节会风一样的过去,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反思。如何保持清明节之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因为我们的老父母不会像风一样的过去,他们还要在悠悠岁月中忍受寂寞,还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倚门翘望不知何时造访的子女们!拜死人也敬活人,这才是清明节之精神!
现在的后辈,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农村不养老不敬老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把老人赶出去乞讨。城镇里生活条件好一点,但仅仅是给点生活费就够了的吗?想想这些人等老人死后也在烧香焚纸钱祭拜,其意义何在?与其死后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尽了孝,心中无遗憾,死后何须祭?当然祭也好,是一种表达纪念的不错方式。
我是愧对父母的。我的父亲是苦大仇深的放牛娃出生,带头闹土改的老农民。母亲是任劳任怨,勤劳善良的典型农村妇女。我的父母都是二十年前死与疾病,由于经济的原因,我们兄弟仨没能积极配合给以及时有效的治疗。这让我引为终身的遗憾。但我们不能让遗憾延续,不能把遗憾遗传给后代!
有老人开玩笑说,敬父母不如把父母当子女。我赞成这样的观点。虽然说辈分是颠倒了些,但实质性的待遇却提高了。想想不是吗?一代一代,父母给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报父母的却是何其少啊!有几个父母不是时刻惦记孩子的,有几个孩子在时刻惦记父母?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见多少!
现代社会发展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要少点交际,减点应酬,找点空闲,挤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吧!我们的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代,这无异于一笔精神和欢乐的高息储蓄!
节日丢失了可以复活,但人死了是不能复活的。请记住吧,年轻的人们!江河有底海有边,父母恩情大如天,只要生前多孝顺,死后不祭也心安。是谁抚养我们成长,是谁给我们一个家?小时候是谁为我们担惊受怕,长大了是谁为我们牵肠挂肚?这个人是父母,这个人是爹妈。小鸟尚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怎能不思报答!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再来后悔。
上一篇: “马桶”是怎么和马扯上关系的?“马桶”的故事和来历!
下一篇: 漫画大全:经典黑白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