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真的是宋国的救世主吗?
箕子和微子到底谁才是宋国的救世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尚书》载:“微子、箕子,实是畿内采地之爵,非畿外治民之君,故云子也。“微子、箕子、比干皆为后世认为的殷商贤人,比干为纣王所杀,微子开国宋国,箕子开国朝鲜,三人命运迥然不同。
在辈分上看,箕子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那么,箕子就是微子、微仲、纣王的叔父。据传其封地在箕,故称为箕子。箕子在朝廷中还是有着相当话语权的,其为太师,即是陪伴纣王成长的重要人物,因此其对纣王便也有屡次劝谏的记载,后世尚且留有《箕子叹纣》的记载。
但显然纣王根本与箕子不在同样的思想层面,于是箕子便披发佯狂,结果为纣王所*,被贬为奴隶。这跟微子是不同的,在主流观点中,箕子更像是世外高人。而微子不是,在牧野之战,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后,微子启肉袒面缚,膝行而前,主动投降周武王,也就赢得了“复其位如故”的待遇。
箕子被周武王释放而后,不愿意投降周王国,便是隐居起来,以击鼓为乐。但周王国对前朝贤人的忌讳,还是非常明显的。历朝历代,新朝往往持续招募那些前朝贤人,要么诱迫其投降,要么赶尽杀绝。周武王显然对箕子这种有着王室背景的人物非常重视,甚至专程跑到箕山去拜访箕子,一方面继承其父之志,用低姿态求得高人归降;一方面以这种方式,试探箕子的真实想法。
《尚书》载:"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这即是箕子当年对微子说过的话,其对微子的承诺即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随着周武王的来访,箕子深刻明白如果继续待在周王国的结局,便带着弟子和遗老们远走他乡,这一走,便走到了朝鲜,跟随箕子的据说有好几千人。微子的宋国子民,是周王室迁徙而去。箕子的跟随者,则是主动跟随者。如此看来,两相对比,差距立显。
当时的朝鲜尚且属于蛮荒之地,等到箕子带领具有高度文明的殷商遗民来到以后,朝鲜终于得到第一次开发。历经数年而后,朝鲜国渐有态势,其发展之事亦传到周王国。但在箕子心中,殷商才是故土,虽然当年的殷商故土已为周王国疆域,但毕竟血浓于水,箕子还是深深的怀念着家乡。
在周天子的盛情邀约下,箕子回到故都朝歌,哪里知道此地经战火,当年成长的环境,已是残破不堪。箕子遂是痛苦不已,乃作《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恐怕当日周王国正盛,敢如此表达怀念前朝之事,也只箕子了。
如果不是微子,而是箕子建立了宋国,宋国究竟会是如何模样?或许,武庚之乱,极有可能得到箕子的支持,而掀起更大的风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