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数博观察(一):智慧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29 14:25:44
进入2019年后,围绕“智慧社会”的讨论越发频繁,探讨的方向也开始从概念定义走向应用落地。正在进行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智慧城市”预料之中的成为分论坛的议题之一。...

2018年12月,人民日报用整个版面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如何建设智慧社会?

进入2019年后,围绕“智慧社会”的讨论越发频繁,探讨的方向也开始从概念定义走向应用落地。正在进行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智慧城市”预料之中的成为分论坛的议题之一。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在这场关于“智慧城市”的论坛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并给出了可行性的答案。

什么是智慧社会?

就学术的角度而言,智慧社会将是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

确切地说,智能化浪潮催生了智慧社会的概念,当小学生们都在谈论人工智能的时候,人类社会也在逐渐逼近新一轮变革的临界点,社会形态将进行系统化演进,进而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早在2006年的时候,新加坡就启动了“智慧国2015”的蓝图,2014年又推出了“智慧国家2025”,尝试建立覆盖全岛的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的基础设施,在了解、预测公民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2012年9月份,韩国正式发布了《智慧社会和智慧韩国的未来战略》,被视为建设智慧社会的冲锋号,聚焦于人工智能、vr与ar、无人驾驶、轻质材料、智慧城市以及精密医疗、碳资源化、雾霾治理技术、生物新药。

到了2016年前后,德国、英国等也开始推进智慧社会的建设,无外乎数字经济、数字化*、智能交通、网络安全等模块,“智慧社会”逐渐成为全球性话题。

而为何要推动社会的智慧化,或许可以在一个小案例中找到答案。

2018年9月中旬,超强台风“山竹”在澳门登陆,暴雨狂下不止、多区树木倒伏、高楼大厦微微晃动,随后海水抬升涌入澳门市区,低洼地带几乎成了泽国。但在整个台风过境期间,澳门的电力供应几乎没有中断,哪怕是被水浸而*断电的地区,也在灾后迅速恢复了电力供应。

原因在于,2000年澳门就开始实施配网自动化,2007年采用数字化变电站进行智能升级,接下来逐步打造出技术先进的智能电网。结果就是,澳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一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平均服务可用指数为99.9998%。

仅仅是居民用电的一个场景,智慧社会的诱惑力可见一斑。

转型的四个挑战

智慧社会的转型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恰恰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

拆解出来可能有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诸多细分领域,也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可回到智慧社会的大生态中,透过中科院院士梅宏教授在数博会上的演讲,在整个社会体系被重构的前夜,还需要先解决四个方面的挑战:

1、应用需求。

智慧社会关联性最大的可能是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可终究还要从数据的维度来解决问题,其中最棘手的可能正是大数据的应用需求。比如5g将让数据的分布和流转发生根本性改变,数据的量级和维度更大,已经出现了指数级增长的态势。传统计算机处理的io机制是以处理能力为核心的,还需要以数据为核心的运算机制。

2、思维创新。

几年前的云计算还是个新事物,当下却出现了从云到边的转变,云端融合的新型计算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人们以新的视角思考数据的价值,在“数字化生存”时代,应该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最初决策的思维方式,掌握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结果导向的基本技能,至少要让思维创新跟得上计算方式的创新。

3、基础通信。

5g可以说是整个科技圈最热的词汇,大带宽、低时延的优势被屡屡提及,正如梅宏教授所思考的,5g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套路,在理论上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空间,基础器件上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就像面临大数据高性能、高时效、高吞吐的极端化现象,就需要高通量的芯片、可视化的设备等等。

4、数据治理。

数据一方面是基础性战略资源,驱动智慧社会运转的关键要素,一方面有面临数据孤岛、割裂、断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涉及数据治理的问题,包括数据确权、数据质量、数据开放共享与流通管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但目前数据治理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是一项涵盖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技术支撑的复杂工程。

所幸,整个社会都会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黎明前夕的探索

所有的革命都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智慧社会也不例外。

仅仅在“效率 决策 洞察--5g+大数据推动智慧社会数字化转型论坛”上,就看到了各种创新性的尝试。

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越引用了“数据洪流”的说法,即数据不是存量有限的石油,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洪流”,并为此提出了“数据价值观”的理念:

一、要坚持数据为人类造福,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数据利用要担负必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善社会民生;

三、数据发展需要权衡和共治。

与之对应的,联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平台智能、运维智能、算法智能和安全智能四个智能中心,融合2000多个节点的数据量,采用了多种数据溯源和加密算法,并将数据的基础能力在5g的助力下应用于金融、文旅、政务等多个细分场景。

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腾讯,也在推动智慧社会的进程。

一个礼拜前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一部手机游云南”成为腾讯力推的应用案例。而在贵州的数博会上,腾讯云副总裁葛燄详细介绍了腾讯的“旅游大脑”,将景区大数据、游客大数据和管理大数据融合,打通用户的数字身份体系、商家的诚信体系,建立起一个智慧化的文旅产业运行的统筹调控体系,最终解决旅游时的各种乱象。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则在演讲中提及了两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一个是《泰晤士报》的报道,除了饭盒、布兜等传统的乞讨工具,济南的乞讨者已经开始在饭盒上贴一个二维码。因为过往的行人已经很少有人带现金,就连乞丐也开始在大浪潮下选择拥抱移动支付。

另一个是生产“数字化轮胎”的中策橡胶,通过在轮胎里嵌入传感器,可以实时告诉车主橡胶是不是老化,有没有爆胎的可能,从单纯地销售轮胎开始向服务转型,在传统效益接近天花板的时候,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可以看到,从个体到企业再到组织,无不在向数字经济主动靠近,这个过程中注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能给出各种可行性的答案。或许梅宏教授提出的“挑战”还没有最优解,却有理由相信,留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写在最后

中国信通院曾公布了这样一份报告: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31.3万亿,同比增长20.9%,占gdp的比重增至34.8%。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超过20.9万亿,约为整体数字经济的79.6%。

当数字经济逐渐成为社会支柱的时候,“智慧社会”已然不再是一种概念。

特别是在5g即将普及的当口,智慧社会可能已经到了新的临界点。林立的烟囱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不需要跑断了腿才能办成一件小事、无须再担心地沟油和食品安全……或许还有一些时间需要等待,但每个个体都将是红利的享受者。

相关标签: 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