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汉奸袁金铠结局:被抄家 在穷困潦倒中病死
了解伪满洲国的人大多知道袁金铠这个人。“九·一八”事变后,袁金铠投靠了日本人,到各地组织维持会,接着又成为伪满洲国的大臣,落得可耻下场。人们惊诧于袁金铠的堕落,却不知,早在多年前,这个人已经露出了趋炎附势、两面三刀的奸诈本性。
计擒陈土匪
袁秀才踏入仕途
袁金铠,字洁珊,辽阳人。早在清朝初年,祖上就被编入汉军旗中的正黄旗。到袁金铠这一代,袁家仍是大地主,家里有兄弟四人,袁金铠是老幺。二十岁那年,袁金铠一举考中了秀才,接下来两次参加省试都落榜。唯一的收获是,在沈阳参加省试期间认识了王永江,并成为莫逆之交。
闹义和团时,俄国乘机出兵东三省。一时之间,各地盗贼蜂拥而起,为保家护命,各地的乡绅纷纷办起了保甲、团练。辽阳地界分设东南西北四路保甲局,袁金铠的妻弟苏会忱担任北路总办,袁金铠就在苏会忱手下办事。
有一天,一伙土匪来到袁金铠家,准备烧房子。然而,还没等房子点着即被村里人发现。一时警钟骤起,乡民敲锣打鼓将土匪吓跑。袁金铠暗中调查,发现是邻村陈永科唆使。
陈永科绰号小玩,是附近村子一个无赖,平时作恶多端,方圆十里的乡民对其恨之入骨。袁金铠明白,要想立威,在家乡立足,捉拿陈永科倒是个绝好的机会。于是,袁金铠派人邀请陈永科,称商谈联保之事。陈永科接到口信后,将信将疑。为防袁金铠暗算,特意先让父亲去袁金铠家探探虚实。陈父来后,袁金铠不动声色,热情接待,留下喝酒吃饭。酒足饭饱后,陈父回去对儿子说,无事,一切平安!第二天,陈永科带着两个保镖,骑着马,腰里别着短枪,威风凛凛地来到袁金铠家。袁金铠亲自到村口迎接,毕恭毕敬,暗地里却早已派人去通知官府巡防队。酒至半酣,袁金铠起身出去方便,官兵一拥而上将陈永科捉获。
从此之后,袁金铠在家乡声名鹊起,乡亲们赞之有勇有谋,将来必成大事。不久,清末实行新政,团练改为巡警,袁金铠也晋升为全县巡警总局的局董。这年,袁金铠邀请了好友王永江前来一起筹办辽阳警务学堂。王永江后来以善理财著称,但官场起家实在是有赖于袁金铠的筹办警务。
1905年,清*派赵尔巽出任盛京将军。赵尔巽上任后,下令所有人等,不论贵贱,都可以向他条陈新政方案。袁金铠认为这是一个加官晋爵的好机会,上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条陈。主要内容是东北设立行省,由督抚管辖,拆除城墙,修马路、设学校、办巡警等等。赵尔巽认为此人有胆有识,是个可造之材,乃认作自己的学生。1911年辛亥革命前,赵尔巽被宣统帝任命为东三省都督。赵上任后即招袁金铠入幕,为三省的行政出谋划策。袁金铠入幕不久即被选为奉天省咨议局副议长。
献策赵尔巽
绞杀关外革命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纷独立。远在东北的赵尔巽在总督府里惶惶无措,不得不召集手下亲近之人商议对策。在这次会上,袁金铠提出了决定日后东北走向的三条建议,也即上中下三策。
一、整军保境,震慑革命。袁金铠认为,这次武昌兵变纯粹是湖北新军将领统军无方所致。黎元洪虽然被推举为军*首脑,乃是刺刀下的逼不得已,并不是其本意。各革命团体尔虞我诈,矛盾重重,久必生变。唯一能收拾时局的非袁世凯不可。袁世凯掌握有北洋六镇,门生故吏遍天下,定能收拾乱局。袁金铠对时局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非常具有远见,以后的时局也确实往袁金铠所预料的方向发展。
作为“龙兴之地,朝廷的根本”的关外如何在这一乱局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呢?袁金铠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方案:充实本兵,稳住客军。所谓本兵即巡防营,早年由清军的绿营演化而来的,由东北本地人组成,本地人率领的军队;所谓客军即从关内过来驻扎在北大营的由蓝天蔚率领的北洋新军一个旅。袁金铠在这次会上对当时奉天的军事形势作了一番精彩的分析。在奉天全省的五路巡防营中,中路由赵尔巽亲自统领,右路马龙潭系秀才出身,城府太深,不可重用,马龙潭所部驻扎在东边道地带,盗匪丛生,不可轻易调动。后路吴俊升,贪财好利,可用,但其驻扎在洮南,不可轻易调动;前左两路统领张作霖、冯德麟土匪出身,头脑简单,只要对他示以利益,一定会听从赵尔巽的命令。而且,这两支巡防营离省城最近,最易于调遣。所以,充实本兵即尽快将张作霖冯德麟调到省城。至于稳住客军,即对新军的中下级军官进行拉拢,尽量分化他们的力量。最后袁金铠总结说:“待一切布置妥当,公(赵尔巽)可召集军政人员会议,公开宣布保境安民之策。这样,党人就再也无隙可乘。此乃上策。”
二、遥作勤王,静观事变。前方可由赵尔巽带领所有军队进驻山海关,后方加紧举办团练,保境安民。如果袁世凯镇压了革命,就说是为勤王,如果革命党得手,就上奏朝廷,回迁东北。此为中策。
三、响应革命党,甘居叛逆,宣布独立,请皇上退位,成败如何,非铠所知也!此为下策。
赵尔巽听了袁金铠的一番议论,茅塞顿开,当即对袁所提的第一条建议着手实施。
赵尔巽一面下令张作霖冯德麟率军来省,一面到中街的皮货店选贵重的皮衣数袋赏给张作霖和冯德麟。另外,又提取了大额现款贿赂北大营的新军。袁金铠这边也紧锣密鼓,联络了新军中的一个标统(相当于团长),给予大量赏赐,让其拥护赵尔巽反对蓝天蔚。
张作霖的巡防营进驻省城后,革命党人吴景濂和蓝天蔚质问袁金铠,大帅(赵尔巽)为何将军队调驻省城?袁金铠回答说:“现在时局不靖,这些巡防营在外怕与匪人联络,况且张作霖土匪出身,不大可靠,调到省城,可使蓝天蔚的新军就近监视。”吴景濂等对此深信不疑。
1912年1月12日,赵尔巽在奉天召开保安会议,将张作霖等带进会场。当双方为要不要起义争执不下时,张作霖一阵恫吓,逼得蓝天蔚、吴景濂等革命党人不得不听命于赵尔巽。
会后,蓝天蔚召集新军军官欲举行武装起义。谁知,手下的军官纷纷表示反对。他不知道,这些军官早已被袁金铠收买。吴景濂、蓝天蔚最后只得扔下军队逃回关内。
奉天的革命表面上是被赵尔巽、张作霖所绞杀,其实幕后出谋划策的全是袁金铠一人。
一石二鸟计
助张作霖夺权
清廷退位后,赵尔巽离开官场,去了北京,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清史馆馆长。袁金铠也跟随恩师赵尔巽,到了北京担任清史馆编纂。
在京城期间,袁金铠并没有安心编书,而是上蹿下跳,颇为活跃。当时袁世凯正在进行军事整编,要将各地的巡防营整编为新军的师团制。张作霖听说后,委托袁金铠在京城活动。袁金铠也不负其所托,为张作霖争取了一个27师的*,张作霖就此成为中将师长。此后,袁金铠为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摇旗呐喊,一度成为约法会*。后又谋求黑龙江省巡按使的地位,最后没有成功,只好又回到奉天。
袁金铠回到奉天后,马上去见张作霖。张作霖开玩笑说,洁珊是洪宪重臣,万望以后多多提携。袁金铠回答说,当下就有一个升官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不知师长是否有意?张作霖说,辛亥时期,没有您的帮助,哪有我张作霖的今天?我至今感怀在心,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我一定照做。袁金铠一听,马上为张作霖分析了奉天及全国的政治形势。
袁金铠说:“现在袁世凯一意孤行实行帝制,西南诸省举起护法大旗,各省纷纷响应。袁世凯虽然门生故吏遍天下,然而手下大将冯国璋、段祺瑞都不赞同帝制。内部分崩离析,瓦解只是顷刻之间的事。现在奉省各军队,冯德麟虽然号称一师,还未满员,缺四营,实力不足虑。况且其手下旅长汲金纯与其矛盾极深。若对汲金纯许以重利,其必为师长您所用。吴俊升、马龙潭都是巡防队,装备差,部队驻地分散,不易集中。政治方面,奉省各大员都非段芝贵的亲信,只要许以重利,都不成问题。外交上可托付于冲汉,满铁、关东军必能鼎力支持。师长当下最重要之事乃扩充军队,提前做好布置,为将来之事做打算。
张作霖听了袁金铠一席话,大为高兴,立即着手准备。
张作霖以地方不靖为由,趁机向奉天督军段芝贵索要大批军火,扩充了一个团的兵力。随后,又以防止起事为由,将军队派驻在新立屯,实则监视防备吴俊升、冯德麟的部队。后又将张作相一个团和汤玉麟一个旅驻扎在省城。
段芝贵见张作霖调兵遣将,心慌不已,而当时正是全国反对袁世凯复辟声浪迭起之时。段芝贵为了笼络手下,特请袁世凯封张作霖为一等侯、冯德麟一等男。冯德麟一看自己竟然屈居张作霖之下,对段芝贵大为不满。私下里,张作霖遵照袁金铠的计策,拉拢汲金纯,许诺只要支持自己,将来28师师长的职位一定是他的。
期间,袁金铠上下联络,让冯德麟身边的人怂恿冯出面倒段,许诺冯德麟,事成之后,全省官绅一致支持冯就任奉天督军。在冯德麟的重压之下,段芝贵只得寻求张作霖保护,张作霖就此成为段芝贵所倚仗的重要力量。事后,段芝贵在袁世凯面前极力推荐张作霖,袁世凯顺水推舟,任命张作霖为都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冯德麟为奉天军务帮办。
一山不容二虎,冯德麟因没当上奉天最高军政长官对张作霖大为不满,两人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袁金铠提醒张作霖:“冯德麟因大帅升任奉天将军,时有不满,此人不除,迟早酿成*。”张作霖念及结拜兄弟情谊,迟迟未能动手。1917年,张勋复辟,袁金铠又向张作霖进言说:“不如令冯德麟进京拥戴宣统帝归位,事成,有你一份功劳;事不成,将责任推给冯德麟。”张作霖对袁金铠的这个调虎离山、一石双鸟的计策极为满意,马上亲自登门与冯德麟商议。冯不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慨然应许。结果落入袁金铠的圈套,复辟失败后,以复辟分子的身份被北京*通缉,自此在政治舞台上消失。
就这样,在袁金铠的一步步策划下,张作霖设计赶走段芝贵、冯德麟,顺利独掌奉天大权,为张作霖进一步统治东三省,称霸关内打下了基础。当时的《盛京时报》评论说,张督军唯对袁洁珊言听计从!
袁金铠早年从一个穷秀才,一步一步登上东北政权的中心台位。张作霖死后,又成为14人的东北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正像坊间所评价的那样,此人太过工于心计,善于玩弄权术,纵一时得意,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袁金铠被列为东北十大汉奸之一,被抄家,最后在穷困潦倒中病死辽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日媒:华为在芯片设计领域已逼近苹果
下一篇: 张彖,韦方质不趋炎附势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