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什么总能打胜仗?刘秀靠什么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君?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刘秀靠什么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刘秀是公认的“最会打仗的皇帝”(*语),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如此评价刘秀:
“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
那么,刘秀凭什么总能打胜仗?他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刘秀
关于刘秀的军事战术思想,论述颇多,本文不赘述。笔者认为,比他的战术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团队管理思想,和军事战略思想。
刘秀的军事团队管理“三字经”:精、合、通
刘秀对军事团队的管理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团队构成要精干,宁缺毋滥;团队骨干要通才,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郡;军事行动有配合,以协同作战取胜。
精:边纳降边遣散,始终保持精干的团队
刘秀历经的战斗,大多数是以少搏多,尤其是在平定齐地之前,兵力常常捉襟见肘。比如,更始三年刘秀登基前,他派遣邓禹西征,“中分麾下精兵两万”,就给了可怜巴巴的两万人,还是中分(一半)。
邓禹
那时候的刘秀,已经通过吞并铜马、青犊等农民军,把自己做成了“大富豪”:“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
既然这么多兵马,对邓禹太抠门了嘛!其实不是,是刘秀将收编的队伍,大多都被遣散了。比较大规模的遣散行动有三次,一次是统一河北战争中收拢的铜马、青犊军等,第二次是邓禹攻克河东地区后,招募的地方武装,第三次是冯异在关中收降的割据武装。
这些武装*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农民武装。他们数量虽然庞大,往往拖家带口,战斗力不强,所以,战斗一结束,刘秀都将他们遣散返乡。
在二征隗嚣的时候,刘秀告诫吴汉:你收拢来的士兵战斗力不强,留着空耗粮食,万一出现逃兵,还影响军心,要赶紧遣散他们。哪个将军嫌自己人多?吴汉当然不舍得,结果跟刘秀预料的一模一样,当吴汉正在与隗嚣打得最艰苦的时候,收拢来的士兵纷纷逃往,大军士气一落千丈,吴汉只能败退,丢了到手的胜果。
吴汉
队伍要精,宁缺毋滥,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像刘秀那样,真正把它作为团队管理的核心思想来执行的,少之又少。
合:群狼战术,队伍内部的协同作战
刘秀打仗很喜欢用一种战术——群狼战术,一场战役多位将军相互配合作战,以合力取胜。
刘秀的部队是部曲性质,手下大将很多是家族私人武装,因为这个独特性,刘秀的军制似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看起来不适合打配合战。但是刘秀偏偏就喜欢群狼战术,每一场争斗,他都会同时征调几路人马“群殴”。
比如平王郎,所有的将军们一起上,平定河北义军,也是一场群狼逐猎,只有邓禹和冯异西征、岑彭南征,是由单方面军独立完成的军事行动。
部曲性质最大的隐患就是利益分割,不容易统一指挥,刘秀靠什么能让将军们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呢?指挥一元制和行动目标化。
刘秀
虽然是多支部队配合作战,但是总指挥只有一人,每次都不固定,不以职务高低为准,比如,大司马吴汉,就多次作为助手,配合岑彭、祭尊、耿弇等人的军事行动。另外战前各部队的行动目标由刘秀亲自参与制定,以目标化管理部队之间的协作,避免了诸多纠纷。
刘秀的配合战,最大的好处就是,相互之间可以起到弥补作用,避免了个人可能的失利,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比如,吴汉在南阳郡被邓奉打残后,靠坚镡的人马撑住了局面;盖延被董宪打败后,靠吴汉、王常、马武、王霸的支援,又扳回了局面。
通:文武双全,骨干队伍的基本特征
仔细梳理云台二十八将的生平经历,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将军们大多是文人出身,以儒将居多,这恐怕是历朝历代开国功臣中绝无仅有的奇观!
刘秀的功臣们大多来自于两类人:一是豪门士族地主阶级,二是新朝士族官员。这两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读书人出身。这就是刘秀的将军们,大多是文人的原因。
岑彭
文人带兵打仗,总有一点公鸡打鸣的意思,能行吗?事实证明,不光行,而且很优秀。将军们马上治军,马下治郡,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冯异、岑彭、耿纯、寇恂、朱祐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每攻克一地,将军们立刻任命官员,梳理行政事务,安定地方百姓,让到手的地盘,迅速恢复秩序,老百姓对刘秀的归心,就是这么来的。
文武双全的骨干力量,给团队带来的沟通成本大大降低。比如上面所讲,团队在条块分割状态下,能完成密切配合,就跟将军们的整体素质有很大关系。
再比如说,一般团队中的派系斗争,往往会闹得很复杂,甚至你死我活(比如朱元璋手下的淮西派和浙东派)。刘秀的团队,平静地像一潭死水,从来没有大的矛盾冲突爆发,更没有复杂的派系斗争。翻遍史书,刘秀是“绝版”。
刘秀的军事战略思想“三字经”:慎、止、仁
战争的胜负在战术,决定战术的是战略,刘秀的战术里,始终渗透着慎战、知止和仁爱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就是指导战争的战略核心。
刘秀
慎战,不打无谓之仗
刘秀是一代战神,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其厌恶战争的人(《后汉书》:帝积苦兵间),他对战争的态度是,能不打就尽量不打。这样的例子,在刘秀身上比比皆是。
比如,为了以和平手段拿下洛阳,他抛开杀兄成见,以宽恕朱鲔为代价,兵不血刃占据洛阳。
对左右摇摆的西北军阀隗嚣,刘秀苦口婆心,对他进行了长达五六年不间断的劝说,甚至隗嚣被打得只剩一下一座孤城时,他还试图说服隗嚣:“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
最后一个对手公孙述,在被攻破都城前夕,刘秀还在给他写信劝降:“往年诏书比下,开示恩信,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为肉虎口,通哉奈何!将士疲惫,吏士思归,不乐久相屯守,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朕不食言。”
公孙述
这姿态,好像要失败的是刘秀。刘秀此举,绝非故作姿态,他对投降者历来优待,比如朱鲔,比如刘盆子、樊崇,甚至不断怂恿隗嚣与他作对的王元,*投降后,刘秀也给了他一个郡太守的官衔。
这些行为,都显示了刘秀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不打无谓之仗,慎战!《孙子兵法》说,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开篇就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告诫人们,慎战、不战才是战争的核心。刘秀能成为战神级人物,正是因为秉承了兵家“慎战”的思想。
知止,不求完胜立足不败
知止是一种境界,也是刘秀的战争艺术,他不做力所不能及之事,也不做企图超出预期的事。很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不够成功,而是在追求完胜的过程中,栽了跟头!知止的战略指导思想,让刘秀很少打败仗,更不会惨败。
刘秀
彭宠反叛后,负责救援的刘隆行动失败,刘秀不顾朱浮的请求,放任彭宠两年没有征讨,原因就是力所不能及,不能“怒而兴兵”,必须克制个人欲望。二征隗嚣,因为吴汉的失误,导致粮草供应困难,刘秀又及时撤军,不求完胜。
邓禹西征后期,屡屡受挫,刘秀几次下诏,令邓禹放弃西征。邓禹无法面对西征失败,不顾刘秀诏令,对赤眉军连续发动“自杀式”袭击,结果,出征时两万人,回来时仅剩二十四骑!
在征讨河北农民军时,刘秀特别注意“知止”,不做赶尽杀绝的事,甚至主动帮他们设计好出路。刘秀还曾经利用这一点,给更始政权的大将谢躬挖了个大坑。那一回,刘秀耍了个阴招,怂恿谢躬对青犊军“包饺子”,谢躬果然上当了,走投无路的青犊军反过来把谢躬杀得大败而逃。
克制欲望,及时停手,看着消极,其实大智慧,虽有可能错失完胜的机会,但往往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战争的结果,往往不取决于赢了多少,而是避免栽跟头!比如项羽,一生都很牛,乌江一战就送命!
铜马军*范围
仁爱,让战争不失回到本源
如果说刘秀配不得一个“仁”字,绝没有第二位开国之君敢用这个字!刘秀将他的“仁”,贯穿于战争之中。从数量上来说,刘秀消灭的农民军数量最庞大,至少一百多万。有人说农民军战斗力弱,好对付,那么请问,更始政权为何败在赤眉军手下?王莽的新朝为何对付不了农民军?邓禹也被农民军打得全军覆没?事实上,农民军的摧毁能力绝对一流,他们滚雪球式的人数暴涨速度,让谁见了都要发狂。与其说刘秀打败了他们,莫不如说刘秀征服了他们。刘秀跟农民军作战,就两条原则:一是降服,二是遣散。农民军都是一群为生存底线而战的人,一旦被逼到绝路上,他们的战斗力比谁都强,可是如果给他们出路,他们立刻又回到最淳朴的状态。这需要仁爱之心,真正走到他们的心里去。
战铜马刘秀为何被人称作“铜马帝”?就是因为铜马军几乎整体搬移到刘秀帐下了。刘秀是怎么降服他们的呢?诚意、大爱!“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庞大的投降队伍,骚动不安的心,危机重重。这种事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长平之战,一次是巨鹿之战,其结果是白起坑四十万赵卒,项羽坑二十万秦军!刘秀面对的数量比他们还要大得多,他是怎么做的呢?人家独自骑一匹马,到这些农民军大营里窜门!就这一个举动,让悍匪们找回了淳朴的本性:从此为刘秀效死命!但凡有一点私心杂念,刘秀都不敢这么做!如果没有博大的仁爱,刘秀更不会有这么大的魅力!战争虽然无法避免杀戮,但是仁爱却让刘秀的军队中,人性的光辉时时闪烁。刘秀曾经指示冯异:“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掳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冯异意思说,你此番西征,攻城略地其次,安民平乱才是首要任务。当今并不缺能打的将军,可惜大多数人喜欢劫掠害民,你要解老百姓之苦!冯异严格执行刘秀的指示,每征服一地,毁掉武装堡垒,不让他们重新聚集,给收降的军士发放路费,遣散回家兴农桑。同时将上林苑土地拨给失地的百姓,短短两三年,把上林苑打造成了城市。除了冯异,刘秀手下还有几位“爱民标兵”,如朱祐、陈俊、李忠、岑彭等。苦陉之战后,刘秀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总结会,他问各位将军,你们都得了多少财物?将军们一个个竞相炫耀,只有李忠什么也没得到。刘秀突然宣布:“我要把我的坐骑大骊马和绣花锦被赐给李将军,各位将军不会埋怨我吧?”众人愣了一下,被羞得满面通红!仁,让刘秀的军队,直击战争的本源,还人民以安宁,是一种大爱。
刘秀综述“精”、“合”、“通”是刘秀打造核心军事团队的基石,也是刘秀的功臣团队,区别于其他团队的最明显标志。“慎”、“止”、“仁”则是刘秀最重要的军事战略思想,它贯穿于列次战争的战术当中,是战争指导原则。“六子经”是刘秀军事思想的沉淀,更是刘秀个人的品行彰显,是助力他走向成功的内驱力。离开这六个字,刘秀充其量是一名将军,有了这六个字,他就是伟大的政治家,心怀天下苍生的仁君圣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 汇聚爆笑剧情中的截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