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银:用云计算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在生物界,任何生物的行为都具有明确的唯一目的性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很多时候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如动物的长途迁徙。和其它生物不同,人类借助大脑的独特思维能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明了大量的工具,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生存资源完全被动依赖的局面,人们可以通过工具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产品,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
然而现代科技在给人们带来局部的短暂享受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同时也给整个生物界带来了生存危机。这种后果由科技本身的缺陷导致的,缺陷来自人们对物理世界认识的局限。云计算将带来世界观的改变,从整体的角度在更大的尺度上考虑科学技术发展路线,寻找真正解决人类所面临危机的方法。
一、产业结构和区域资源的关系
作为寄生在地球上的生物来说,人类的存在离不开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作为存在载体,为人们提供了构成躯体所需要的物质。人类的演化是建立在从地球获得生存资源的基础上的。或许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仍然需要通过自然资源来获得生存物质,直到更高级的文明的出现可以创造能量的文明。
当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时,为了最大效率的获得群体所需要的生存资源,就出现了社会分工。
地球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这就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产业分工,比如软件产业的产生是计算机的出现带来的。目前大量的技术发明是在以前的技术体系之上产生的,所以其带来的相关产业分工也仅仅是在之前的产业分工之上的进一步细分。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新技术并不是单一类型的技术,而是多个领域技术的结合体,这就使得整个产业结构变得复杂了。比如生物医药产业里,基因工程药物作为细分产业,如果要取得更大的突破,就会变成信息、化学合成、材料构造、生物遗传、药物等多个产业的复合结构,靠传统的试验方式是很难获得重大突破的。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最大效益地创造出价值,所以对于不同区域的管理者来说,弄清楚自然资源(包括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等)的分布以及变化状况,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人们采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在1935年提出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把国民经济中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把国民经济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部门称为第二产业;把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