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微信朋友圈30大谣言:你中招几次?
2019年即将结束,微信官方在每个月坚持辟谣的基础上,汇总了过去一年流传最广、影响最恶劣的30条朋友圈谣言,并分为健康、失实、视频三大类别。
这些谣言,有不少是“首次登场”,也有不少是“换上新马甲卷土重来”,让不少人中招,对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着实可恶。
【2019年十大健康类朋友圈谣言】
1、四种蔬菜都是致癌物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1)黑心商家往娃娃菜里加入大量甲醛,这种溶液里含有大量致癌物。
(2)过季蒜苔经过甲醛处理放入冷库中冷藏。
(3)新鲜木耳含有光感物质,会导致咽喉水肿,甚至引发咽喉癌,最好还是吃干木耳。
(4)过夜黄瓜会变大是因为打了很多激素膨化剂,这样的黄瓜是不可以吃的。
真相:
(1)甲醛易溶于水,将娃娃菜充分清洗后其浓度和残留量会降低,如果在蔬菜上闻不到刺鼻气味就不用过于担心。
(2)蒜苔入库贮藏前处理过程中浸泡物是保鲜剂乳液,不是甲醛溶液。
(3)光感物质就是卟啉类物质,主要存在于鲜木耳中,在晒干的过程中会分解。卟啉类物质并不会致癌,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诱发日光性皮炎,且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大量摄入+长久日晒+卟啉代谢异常体质。反倒是干木耳泡发太久产生的细菌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4)所谓激素,其实是一种叫做“氯吡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中可以发挥类似激素的作用。推荐用法用量下,在果实和土壤里的残留量都很少,不会对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合理使用完全可以放心。
2、突发心梗大力咳嗽能自救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心梗自救!首先要不停咳嗽,用力咳,每次咳嗽前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气,然后用力地、不停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处的痰咳出来一般,每次间隔大约两秒钟,一直要做到救护车赶到时,或者已经感到恢复正常,才能休息。其原理是:“深呼吸时把氧气吸进肺部。而咳嗽这个动作可以压挤心脏,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帮心脏恢复正常脉搏。
真相:
专家表示,如果心跳没停,这个方法会加重病情;如果心跳停止,患者根本来不及进行深呼吸和咳嗽。
心梗引起心跳骤停是偶然和随机的,患者无从预知何时开始用所谓的“自救法”。出现胸痛等心梗前兆时,反复深呼吸和咳嗽会明显增加体力消耗,造成耗氧增加,加重心肌缺血和坏死,增加心跳骤停猝死的风险。
如果不幸出现胸痛等心梗前兆,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冷静,就地平卧休息,保持呼吸通畅,等待专业救治。
3、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丧命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医生说,藿香正气不能与头孢一起吃,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
真相:
藿香和头孢同食没有影响。这里面的问题,主要出在头孢和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当中。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酒精和头孢类药物一起服用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使误用的人产生不适,但后果也并没有网传的“马上丧命”那么夸张。
服用头孢药物期间不饮酒,慎用含酒精的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而藿香正气软胶囊之类不含酒精的药物与头孢同用,是没有问题的。
4、一天一片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作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的功效从未被停止发掘,还有「一天一片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
真相:
对于有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生会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非人人都适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需遵照医嘱。
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能使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和中危人群明显获益。美国fda综合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后,也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而且,阿司匹林还有很多副作用,也没有降压作用,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血管持续高压状态,很容易破裂出血,阿司匹林是抗凝药物,服药后反而会增加出血机会,导致出血量加大。所以服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自服用。
5、猪肉有“钩虫”煮不烂杀不死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紧急!大家买肉注意了,现在,浙江、广东、湖南、江西、四川,猪肉已大面积出现钩虫,寄生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千万别买猪肉了!
真相:
钩虫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的线虫,不可能长在肌肉里面。网上流传的“猪肉钩虫”相关图片,大部分都是猪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肌腱以及筋膜等结构,只是看起来像虫子。
此外,寄生虫及微生物均可通过高温处理后被灭活。网上所说的“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因为它们本身不是虫子,而是肌腱等致密结缔组织,所以一般烹饪方法很难煮烂。
6、低盐饮食不健康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胃酸是以盐作为原料产生的,盐能促进消化,低盐会使消化出现问题。同时低盐饮食可能导致麸质过敏。另外国外有人因为低盐饮食,在极端高温天气里中暑而死。
真相: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分均衡的分布,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还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
另外,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因为气候炎热或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流失的时候,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
如今我国大部分居民日常运动较少,夏天吹空调保持凉爽,导致排汗较少,所以绝大部分人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低盐饮食与麸质过敏并无关系,麸质过敏是谷物蛋白诱发的。
7、吃点姜汁豆角、桑葚、猪肝 醒酒快还护肝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姜汁豆角,味道非常不错,菜里多放点姜,都能够帮助醒酒保护肝脏;桑葚就是比较好的解酒美食,是可以降低酒精对大脑的刺激,缓解这些疼痛的;猪肝内含有很多的营养物质,是可以帮助减少体内酒精的含量,补充维生素的。
真相:
从医学的角度看,还没有一种真正的解酒药。人体主要通过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三大途径代谢酒精,其中肝脏最为重要。
要想不醉,就是需要乙醛脱氢酶在肝脏中大量产生,把乙醛氧化——这一过程是一个缓慢的生物化学反应,在人体中是不能迅速完成的。所以无论姜汁豆角、猪肝、桑葚,都是不能解酒的。
8、喝白酒能抗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最近一则轰动整个科学界的消息让广大酒友欢呼雀跃,喝酒居然能防癌!白酒中的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其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溶纤活性和抑菌活性非常突出,这项研究证明了白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降胆固醇的功效。
真相:
白酒中抗癌成分含量太低。目前没有任何临床证据能证明白酒抗癌。白酒发酵剂中含丰富的菌系,有酵母菌、霉菌和细菌,目前白酒成分对我们也尚是未解之谜。
单凭酵母菌“可能的抗癌作用”就对神秘的白酒下结论太片面了。早在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宣布酒精是致癌物。“白酒抗癌”的说法只是个美丽的误会,但“酗酒伤身”却是不争的事实。
9、美国医生协会已经找到致癌元凶是塑料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美国医师协会发现了引发癌症的原因 :
(1)不喝塑料杯子中的茶、咖啡或任何热的饮品。
(2)不要吃任何包在纸里的或塑料袋子中的热食(如炸薯条) 。
(3)不要吃塑料盒中的食品或微波食品。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当塑料暴露在高温下时,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引起52种癌症。因此,您必须避免饮用各种软饮料,如可乐、百事可乐、芬达等所有浓缩饮料。
真相:
这是一条流传已久的旧谣言。通过查找资料,未发现美国有“医生协会”这个组织,只有“美国医学协会”和“美国医师协会”两个相似的词条,也未发现任何有关塑料致癌的新闻或相关科学论文。
如果搜索“塑料致癌”的词条,就会出现许多相关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表明,目前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塑料加热与致癌之间存在着“令人信服的证据”。
目前业内没有塑料导致癌症方面的科学研究结论。塑料肯定是化学品,但不能说它是有毒物质,一般情况下,塑料还是比较安全的。塑料包装上明确注明可以放在微波炉内加热,就不用担心,可以正常用。
一句话概括,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塑料产品,且合理使用,就无需担心。
10、维生素c与虾同吃会中毒而亡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典型谣言样本
吃海鲜的同时不能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由于海产品中含砷,在生果中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涌现砷过量的状况,激发中毒。
真相:
专家表示,这则传言纯属谣言。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含有大量维c的水果与虾就成为相克的食物,而实际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虾果同吃的现象,临床上却未见有类似骇人的报道,同时,也未见药监管理部门发布过维生素c与食物的相克的提醒,可见这种说法并无依据。
维生素c有可能使五价砷转变为毒性很强的三价砷,但在饮食上不容易。如果一定要说会中毒,那么首先要吃几公斤被严重砷污染的虾;之后,维生素c要一次性服用500毫克以上,才有中毒的可能性,一般人也吃不了那么多。
上一篇: 燕麦片与牛奶可以一起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