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互联网

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力量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26 16:06:08
大数据时代到来,认同这一判断的人越来越多。接下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它到底会改变什么?仅仅从技术角度回答,已不足以解惑。大数据只是宾语,离开了人这个主语,它再大也没有意义。我们需要把...

大数据时代到来,认同这一判断的人越来越多。

接下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它到底会改变什么?仅仅从技术角度回答,已不足以解惑。大数据只是宾语,离开了人这个主语,它再大也没有意义。

我们需要把大数据放在人的背景中加以透视,理解它作为时代变革力量的所以然。

变革价值的力量

王立军有句名言,我读过的书可以把你们火化了。翻译成大数据的术语,相当于在说数据有多大。现在许多人定义大数据,只强调大,那意思跟这没什么两样:大数据有多大?大到可以把你们都活埋了。

预料到人们会有这种误解,所以《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马上出了第二本谈“大数据的取舍之道”的书,书名就叫《删除》,提醒人们,趁还没被大数据埋了的时候,赶紧删除那些垃圾。

为此,我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公式:数据+意义=智慧。我认为数据只是客体,一旦离开主体的意义,就会事与愿违。大数据好还是不好,判断标准要看意义的有无:有意义的数据是智慧的,没有意义的数据只是垃圾。

仅从大数据的“大”望文生义,很容易演化为又一场圈钱、圈地运动。象云计算、物联网那样,一哄而起,盲目建设。最后只是让那些推销设备的赚大钱。过去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这次必须吸取教训。

大数据值不值得中国重视,首先要看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大数据不是为了堆一大堆数据摆在那里漂亮,而是为了让我们做的事更有意义。由于做的事更有意义,而使我们变得更加智慧。一句话,大数据是为了大智慧(601519,股吧)。

再说得鲜明一点,大数据针对的反面是什么,它最大的变革对象是变什么?我认为,大数据针对的是人们净做有价值但没有意义的事,要把它改变为让做的事情既有价值更有意义。大数据所能触及的变革的最高层面(现在还不敢肯定中国能不能触及到),是将GDP导向,转为幸福导向。

当代中国做的最大的事里边,属于价值有余但意义不足的,要算GDP上去了,但环境更加污染和社会更加紧张。表现为有钱但不快乐有钱(有价值)的部分上去了,但不快乐(意义缺失)的问题总难以解决。智慧不智慧,针对的就是有意义没意义。大数据就是通过意义识别,将GDP中无意义的部分不会带来满意的部分(如污染和腐败)剔除出去,只留下既有价值,又有意义的部分。

智慧地球,不是说让地球上的砂子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把仅仅能增加GDP但对人没有意义的资源耗费(污染和浪费)节省下来,只让GDP中有意义的部分得以精准保留。

智慧*,不是说让*办公大楼上的砖头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以办实事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让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种意义信号,通过官员博客之类碎片化的渠道,进行无孔不入的官民交互。不是4年双方才呼吸一次,而是7(天)乘24(小时)地呼吸。这是没有政治*改革形式但更实质的创新。

从时代的角度讲,人类正在通过大数据,从一个以温饱和小康决定生存的时代,进入一个以意义决定生存的时代。从大块头的时代,进入大智慧的时代。在世界民族之林,丛林竞争的法则,将进入用大智慧灭大块头的时代。一个GDP上的大块头,哪怕它达到清朝1820年的水平(GDP世界第一),但如果没有大智慧,不用20年,就会输得比清王朝还惨。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竞争,将变成意义控制权之争。无论中国进入不进入大数据时代,要不要大智慧,世界各国都会进入这个时代。中国不进入,顶多是使中国显得更愚蠢一些而已。未来,美国要亡中国,日本要亡中国,没别的路,仅此一条通路。就是让中国吃成个大块头,但意义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显得傻傻的。而中国要图存,必须抓住大数据这个最后机遇,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大数据不扣这个题就是帮闲,扣这个题才是帮忙。

不懂技术的人,请从我下边这个比喻中理解什么是大数据。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什么是大数据?那就是在GDP中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如果用罗丹的“思想者”代表有意义的,如幸福和快乐,石料代表有价值的,如GDP。大数据就是根据意义的需要,把不属于“思想者”的石料去掉,把GDP中那些凡是有价值但没有意义的部分剔除。这就是“大数据的取舍之道”。

光围着圈钱圈地来建设大数据就瞎了,中国要围绕大智慧来建设大数据。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是不是有大智慧的核心意义标准(那个“思想者”),就是国民幸福。一体现在民生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人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二体现在生态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天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总之,让我们从前10年的意义混沌时代,进入未来10年意义澄明时代。

变革经济的力量

大数据再能,也不可能光靠自己就能。大数据转化为经济能量,要同经济主战场的重量级难题的解决联系起来。以下仅仅列举一些具有万亿级能量的影响。

大数据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

阿里巴巴已经提出,要利用电子商务,用互联网的方式能聚合消费力,引导和激发消费力,从而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当前,阿里巴巴正致力于通过数据和C2B的结合,启动内需。双十一电子商务交易达到191亿元,2012年全年突破1万亿。预计到2015年,阿里巴巴交易额会达到2.5万亿,到2010年会达到10万亿。这相当于现在十个大省的实体交易量。须知,一天一个191亿,全年才7万亿。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启动内需方面有多么大的潜力。

对于启动内需来说,大数据最大作用和发力点在于,推动经济从B2C,转向C2B。野村综合研究所在预测2010年至2014年的发展趋势时,称之为“产消逆转”,即B(生产者)与C(消费者)关系的逆转。在沙集,我们看到,普通农民通过电子商务拿到订单,马上就从弱势群体,变成了龙头。生产者跟在他们后面,按他们的订单组织生产。这就是从启动内需开始激活经济的新形式。

产消逆转与大数据有内在的关联。B2C与C2B涉及的数据问题完全不同。以往,经济过程都是以生产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过程。生产者发布信息,一对多地向消费者传播,数据相对简单。今后,这个过程倒过来以后,是消费者向生产者发送信息,生产者根据这些信息定制产品。由于消费者非常分散,多对一或多对多地交互信息,要求大数据在其中发挥作用。

在青岩刘村,电子商务不是先有实物,再去找消费者。而是店主先与消费者打交道,从几千种数据包(包含商品说明和图片)的排列组合中,定制好消费者需求,再到网货超市中,根据数据包提货。而网货超市则根据数据包的需求信息,去组织货源和生产。不久前,龙永图先生与我起谈网购时,听到刘文高说青岩刘村在双十一,有的人一天就做了2000万元的生意,不禁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条启动内需的新路。

生产者是有价值的,消费者是价值的意义所在。有意义的才有价值,消费者不认同的,就卖不出去,就实现不了价值;只有消费者认同的,才卖得出去,才实现得了价值。大数据帮助我们从消费者这个源头识别意义,从而帮助生产者实现价值。这就是启动内需的原理。

建设比城市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智慧城乡

智慧城市建设是大数据与经济主战场结合的又一领域。城镇化的本意是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推进现代化建设。并不是非得农村向城市靠才叫现代化。

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城市向农村靠的更高的现代化过程。十多年前,我去硅谷的时候,看到环境非常好,就问硅谷的市长,你们是怎么“先污染后治理”的。市长说,硅谷一起步,就没想过搞工业化,是从葡萄园一步迈入信息社会的,因此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

以往的城市化建设,走的是一条物质资源高度集中,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道路。大数据使城镇建设走上以数据流动的方式配置资源的新型发展道路。智慧城市强调以数据流来配置资金流、物流,要从片面强调城市集中,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有了大数据,我们可以把城镇化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建设比智慧城市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智慧城乡”。今天,我们许多农村地区的条件不亚于起步时的硅谷,大数据通过物联网、智能地图、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新的方式,使资源可以在农村那样分散的条件下,也可以象集中的城市那样高效配置资源。新农村建设,如果能象硅谷、班加罗尔那样跨越式地实现的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就没必要把落后的城市化道路再走一圈,可以直接建设“大数据+青山绿水”型的智慧城乡。

基础设施和资源腾笼换鸟

大数据带来基础设施和资源腾笼换鸟的新机遇。在传统发展方式下,基础设施是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资源是有形资源。但大数据时代一旦来临,以实体的笼养实体的鸟这种方式,难以进行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别的不说,美国人提出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要以大数据+制造,例如DIY+3D打印等方式,重振美国制造。一旦实现,对中国的制造业就是一大冲击。 中国未来10年还照搬前10年的铁公鸡那一套,就会吃亏。因此需要腾笼换鸟,笼要换成数据基础设施,鸟要换成数据。

我们以前提的宽带、云计算、物联网等等,都只是智能基础设施的子集。未来10年,对智能基础设施要有更全面的理解。

首先,基础设施的核心不仅是宽、快这些表面的东西,更主要的是智能化。要高度重视语义网建设。语义网带来的变革,既不是宽,也不是快,而在于对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支撑,核心是对复杂生态系统的把握能力。

现有的互联网只能在简单系统水平处理信息。一旦上了大数据,它要求对数据背后的隐含意义进行挖掘,实现从数据到意义的飞跃。

其次,围绕大数据形成的信息产业,将形成规模庞大的基础产业,对各行各业而言,也将具有基础设施的意义。一是数据技术产业,包括硬件方面的智能管道、物联网、服务器、存储、传输、智能移动设备等,软件方面的语言、数据平台、工具、结构与非结构数据库、应用软件等,服务方面的IDC、云计算、WEB应用等;二是数据采集业,包括定位、支付、SNS、邮件等行业;二是数据加工业,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咨询等产业;三是数据应用业。

未来我国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中,由于大数据推动,服务本身也将升级,笼子里的鸟也会被替换,从实体的服务,转向数据服务。从人工即服务,如搓脚服务、跪式服务,转向分析即服务(AaaS)。广义的分析即服务,包含一切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附加值的创造性服务,例如面向制造的创客服务(DIY+3D打印)、基于咨询数据平台的生活方式设计师服务、基于统计数据挖掘的商业分析服务、基于设计平台的创意服务,还有基于大数据的设计服务、管理服务、教育服务、翻译服务以及基于行业或价值模块细分的服务等等。

数据业务主营化带来各行各业转型升级

大数据将带来的另一个始料未及的变革性影响,是将使数据业务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营业务,从而改变各行各业的业态。

在上个世纪中期美国学者将信息经济分为第一信息部门(相当于信息技术产业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各行各业内部的信息部门,如信息中心)。如今,大数据的兴起,使第二信息部门的工作从各行各业的辅助业务,变为各行各业的主营业务。

至少在三个传统行业,这个变革过程已经开始。在电信业,原有的主营业务是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只是辅助性业务。但在移动互联网中,数据业务上升为主营业务(有的占到76%以上),而语音业务成为副业。在流通业,交易是原来的主营业务,为交易服务的数据分析是副业。但对阿里巴巴来说,交易可以免费让店主去做,但数据业务却成为未来的主营业务之一。在金融业,以往的主业是做金融业务,靠佣金赚钱;未来可能清算结算免费,利用支付信息的衍生信息增值业务赚钱。等等。

各行各业数据业务的主营化,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与大数据内在相关。它们都伴随着业务转型,从因大为美,转向因小而美:从集中但赢利越来越薄的大企业服务,转向分散但高价值的最终消费者服务。大数据的优势,正在这个方面。

数据业务主营化,实质反映的是意义的专业化。以往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在价值的生产上是专业的,但在把握意义上是业余的。数据业务成为主营业务,标志着业态从价值形态升级为意义形态。

变革组织的力量

大数据的特点在于意义主导价值,它将引起组织结构的变革。

对于组织来说,价值体现在结构之中,意义也体现在结构之中。原有的组织形式,是为价值而建立的,其结构是价值的结构。未来的组织形式,是为意义而建立的,其结构是意义结构。

组织的价值结构与意义结构非常不同,最核心的不同在于,价值结构是机械结构;意义结构是生态结构。具体表现在:第一,机械结构是自上而下控制的,生态结构是自下而生涌现的;第二,价值结构是以集中方式控制的,意义结构是以去中心的方式自组织自协调的。

大数据所赖以存在的语义网,就是一个自下而上涌现生成意义,在分散的节点间自适应与他适应的网络。

随着具有语义网特征的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发展起来,组织的变革就越来越显得不可避免。大数据将推动网络结构产生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最先反映这种结构特点的,是各种各样去中心化的WEB2.0应用,如RSS、维基、博客等。

这些变化,一开始不易为人们理解。例如,人们经常不明白碎片化是怎么回事。事实上,碎片化是意义存在的状态。意义只有呆在适合自己的结构中,才得以呈现。人们容易忽略这是一种让组织变得更加智慧的力量。例如,新浪上的政务微博一年间就从不到2万增加到6万。这种碎片化之所以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在于它建立了一条意义通道,使官员与赋予*意义的人民群众建立了一种多元化的联系,使官民产生一种象鱼水关系那样的无间隔的互动,从而从源头上获得更多的智慧。

大数据之所以成为时代变革力量,在于它通过追随意义而获得智慧。